登陆  注册

张文秋

革命老人、毛泽东亲家

张文秋

张文秋[公元1903年-2002年,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 湖北荆门京山县人物
张文秋(1903年12月18日-2002年7月11日),女,出生于湖北省京山县孙桥镇青树岭村谢家湾。她1919年参加了“五四”运动,1922年参加了湖北女师学潮,1924年3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
长期从事地下工作,经历颇为传奇,是毛泽东的亲家,其大女儿刘思齐嫁予毛岸英,其二女儿邵华嫁予毛岸青。
张文秋堪称世纪老人,她几乎经历了中国革命全过程,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革命老人,她一生经历坎坷,曾两次坐过国民党的大牢。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任中国银行人事室副主任,中国盲人福利会总干事。“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82年9月离职休养。
2002年7月11日21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锋战士,中共中央组织部离休老干部张文秋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张文秋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她一生历经五四运动、北伐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以下是其详细生平:

出身大户,求学寻道
1903年12月18日,张文秋出生于湖北省京山县孙桥镇青树岭村谢家湾一个大户人家。祖父是晚清官僚,父亲张楠为举人,母亲孔庆兰是私塾先生之女,家境殷实。她7岁入孙桥小学,10岁初小毕业后在家随父亲学习四书、五经。13岁父亲去世后,她先后进入天门县立女子高等小学、武昌湖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附小就读。

1917年,张文秋考入湖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当时,陈潭秋教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董必武教国文和历史,在他们的影响下,张文秋开始接受进步思想。1919年,她积极参加恽代英、李求实、林育南等在武汉领导的五四运动,从此踏上革命道路。

投身革命,崭露头角
1923年,张文秋参加武汉学生联合会,担任女师学校联合会分会副主席,兼武汉工团联合分会副主任,积极投身工人运动和妇女运动。她参与组织了声援汉阳兵工厂、汉口沙厂等罢工斗争,以及武昌粤汉铁路和京汉铁路的“二七”罢工斗争。1924年4月,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暑假,张文秋回家乡孙桥,秘密成立了京山县第一个青年团支部。1926年1月,经袁传鉴、刘素贞介绍,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为迎接国民革命军进入武汉,张文秋积极准备宣传品,为北伐军进城造声势。

年底,张文秋受中共湖北区委指派,与袁传鉴、刘素贞一同返回京山,建立了中共京山县委和国共合作的京山县党部。她担任县委宣传委员,兼任县党部宣传部长和审判土豪劣绅委员会副委员长。在她的努力下,京山成为湖北地区农民运动发展最快的7个先进县之一。

历经磨难,坚守信仰
1927年2月,张文秋奉京山县委之命前往武汉采购枪支,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期间,她与北伐军第11军政治部宣传队总教官刘谦初结识并结为伴侣。5月,她将100多支长短枪及其弹药运送回京山,为武装斗争做准备。随后,她职务调整为县委副书记,继续领导当地革命工作。

“七一五”政变后,京山县城被“剿共”军队包围,张文秋等县委主要领导被悬赏追捕。她依靠群众掩护,藏在夹壁墙内,后又藏在棺材中逃出城。之后,她前往驻马店参与秋收起义,9月25日,成功组织发动了一次武装暴动。

1928年春,张文秋担任湖北省委秘书处机要秘书,后到上海开展女工运动,任沪西区委宣传部长。1929年4月,她前往山东与担任山东省委书记的刘谦初相聚。然而,两个月后,两人因叛徒告密在济南被捕。张文秋被判处一年半有期徒刑,后经营救刑期减至半年,1930年春节前夕刑满释放。

出狱后,张文秋再次接受组织任务,与林育南假扮夫妻,参加“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预备委员会筹备处”工作。1931年9月,她受命到上海共产国际远东第四局左尔格手下工作,负责收集整理国民党统治区报纸上的情报。1935年6月,她调往上海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的中央联络部情报处工作。

延安岁月,再陷囹圄
1937年夏天,张文秋前往延安,途中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与红军干部陈振亚相识,同年冬,二人结为夫妻。在延安,她先后在最高人民法院、抗属学校和鲁迅小学工作,后担任八路军115师留守处《生活星期刊》主编兼机要秘书。

1938年10月30日,张文秋二女儿邵华出生。同年冬天,毛泽东等中央首长观看话剧《弃儿》,张文秋的大女儿刘思齐扮演主角,毛泽东得知其为刘谦初后代后,收她为干女儿,张文秋一家成为毛泽东家的常客。

1939年8月,中共中央派陈振亚等去苏联治疗养伤,张文秋带着孩子随往陪伴,途径迪化(乌鲁木齐)时,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扣留。1941年5月,陈振亚摔伤后被盛世才与白俄医生密谋毒杀。1942年9月17日,盛世才将在新疆工作的100多名共产党干部软禁,张文秋也在其中。

1946年7月11日,在周恩来与国民党当局的斗争下,张文秋等131人被释放。同年10月10日,她带着三个孩子回到延安,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接待。

新中国成立后,贡献力量
1949年3月,张文秋随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平,参加了10月1日的开国大典。10月15日,她的长女思齐嫁给毛泽东长子毛岸英,她成为毛泽东的亲家。

1953年7月,中国盲人福利会在北京成立,张文秋担任总干事,为中国盲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1960年5月1日,张文秋次女邵华嫁给毛泽东次子毛岸青,她再次成为毛泽东的亲家,成为一段佳话。

“文化大革命”中,张文秋被江青、康生诬为“新疆马明方叛徒集团”成员,遭长期关押审查和迫害,双腿致残。1975年,她被释放,1982年在中央组织部离休。

2002年7月11日,张文秋逝世,享年99岁。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国家和民族无私奉献的一生,她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无数后来人。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30 16:37
上一篇:龚兴业下一篇:邓家泰
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西汉开国智囊
战国谋略大师,连横破局者
清末民国官员,清华大学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民国十大才女
中国哲学史家
著名爱国将领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广东省革命烈士
原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
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
原吉林省委书记
开国中将
阜宁人物
革命烈士
磁县人物
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
著名爱国将领
浙江省委原书记
原中顾委委员、中央党校原校长
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原副馆长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原河南省委书记
雷州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
孙中山先生的孙女
山东省委原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澳大利亚自由党政治家
民间文学大师,现代散文作家,中国民俗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儿科医学事业开拓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开国大校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革命老人、毛泽东亲家
清代文史学家
明代大学者、刚直谏官
九宫山开山道祖、御制道派创始人
辛亥革命先驱江汉义军领袖
著名教育家
晚明文坛盟主
鄂西讨袁军总司令
辛亥首义都督府首席秘书、教育家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