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占云(1903年10月~1977年2月27日),原名毕瑞祥。四川省广安县人(今华蓥市永兴镇乐山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毕占云:从旧营垒走向革命的传奇将领
毕占云,这位出生于四川广安贫苦农家的革命先辈,以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卓越的军事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早年坎坷,投身旧军
1903年,毕占云出生在四川广安县禄市乡甘溪场的贫苦农民家庭。在生活的重压下,1922 - 1926年,他无奈投身四川军阀部队当兵。1927年,毕占云出川后加入湘军,凭借自身努力,从排长逐步晋升为连长、营长。在旧军队中,毕占云目睹了军阀混战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也深刻感受到旧军队的腐败与黑暗,心中逐渐萌生出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弃暗投明,加入红军
1928年,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二次“会剿”。此时,毕占云所在部队正处于复杂的局势之中。此前,部队中的进步士兵秘密开展革命活动,教唱革命歌曲,毕占云虽有所察觉,但并未过多干涉。当团部要对两名共产党员连长执行处决命令时,毕占云不仅违抗命令,还资助他们脱离险境。此后,毕占云因倾向进步思想,遭到排挤,被降职并频繁换防。
然而,井冈山地区蓬勃发展的革命运动深深触动了毕占云。桂东一带,红军领导的土地革命运动如火如荼,“红军是解放穷人的队伍”等标语深入人心。红军官兵平等的作风,与旧军队形成鲜明对比,让毕占云看到了希望。加之朱德同为四川人这一因素,更坚定了他投奔红军的决心。
1928年8月24日,毕占云部与红军交战时,故意放红军安全转移。10月下旬,毕占云决定率部起义。在起义准备过程中,因被反动军官举报,处境危急。10月25日深夜,毕占云果断行动,除掉三个反动军官后,率部起义。次日,陈毅亲自前来迎接,对他们的起义表示热烈欢迎。随后,毕占云部被编为红四军特务营,直属军部领导,从此踏上革命征程。起义后不久,毕占云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从旧军人到革命战士的蜕变。
南征北战,屡立战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毕占云在红军中迅速成长,先后担任红四军特务营营长、第四支队支队长、二纵队司令员等重要职务。他率部参与多次战斗,为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在担任红十二军一〇二团团长、军参谋长、代军长等职期间,毕占云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指挥部队多次粉碎敌人的进攻。长征途中,他历任红七军第九师参谋长、红二十二军第六十六师师长等职,面对重重困难,始终坚定地带领部队前行,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毕占云先后担任军委一局副局长兼参谋主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参谋处处长等职。他在后方积极组织防御,保障根据地安全,为前线作战提供有力支持。在太岳军区担任参谋长期间,毕占云协助军区领导,组织部队开展游击战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解放战争时期,毕占云任冀东军区副司令员、豫皖苏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在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中,他负责组织豫皖苏地区的支前工作,为战役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他积极动员群众,筹集物资,组织运输队,确保前线部队的物资供应,为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建国之后,守护安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毕占云先后担任河南省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在河南省军区工作期间,他致力于加强地方武装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积极组织部队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河南的发展和稳定作出重要贡献。在武汉军区,毕占云继续发挥自己的军事经验和领导才能,为国防事业的发展和军队建设贡献力量。
1955年,毕占云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这是对他革命生涯的高度肯定。
家庭相伴,革命同行
毕占云的夫人刘彩香也是一位英勇的革命者。刘彩香是江西赣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共党员,曾担任中共会昌县委妇女部巡视员、县委妇女部部长等职,是红一方面军走完长征的26位女红军之一。长征进入遵义后,刘彩香与毕占云结为革命伴侣。此后,她随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而毕占云则参加西路军征战。西路军失败后,毕占云历经艰难险阻回到延安。建国后,刘彩香在河南省军区工作,与毕占云相互支持,共同为革命事业奋斗。
1977年2月27日,毕占云在郑州病逝,后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从旧军队的营垒中走出,投身革命洪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了全部力量,他的功绩和精神将永载史册,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