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昌杰[革命烈士] 云南楚雄州牟定县人物 毕昌杰(1906—1928),字子英,曾用名康寿,云南省牟定县安乐区安益乡化石村人,爱国运动学生。 毕昌杰是云南楚雄州牟定县的杰出革命烈士,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为云南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少年求学与爱国萌芽 毕昌杰于1906年出生在云南省牟定县安乐乡化石村。他出身于一个比较富有的家庭,这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6岁时,毕昌杰开始上学,先后在化石、圆通寺和牟定县城读小学和初中,在校期间他品学兼优。
1923年春,毕昌杰从牟定县圆通寺高等小学毕业,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云南省立一中高中部。当时,“五四运动”的影响已广泛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如春风般吹进校园。在一批进步教师的教育和熏陶下,毕昌杰深受感染,积极投身于爱国学生运动,努力学习革命理论,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他逐渐认识到,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摆脱受压迫、受剥削的命运。
投身革命斗争 揭发豪绅与加入进步团体:毕昌杰对地方豪绅的不法行为深恶痛绝。1924年4月5日,他与唐德同、陈文润等牟定县留省青年团代表,向省铁路总局揭发控告国会议员陈光勋侵吞公款。省长唐继尧受理控告后,令牟定县知事查传陈光勋弟兄到案勒缴款项,毕昌杰等为民请命取得胜利。同年冬,毕昌杰参加了省立一中图书管理员李国柱发起组织的秘密进步团体“云南青年努力会”,并成为骨干之一。该会以唤醒云南青年、改造云南社会为宗旨,毕昌杰积极参与活动,在唐继尧与广东革命政府敌对的形势下,宣传国民革命,传播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和国民党一大宣言,同时学习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领导反帝爱国运动: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英、日帝国主义分子的暴行激起云南人民的反帝怒潮。在李国柱、毕昌杰等领导下,“云南青年努力会”成员发动昆明各校学生,成立“云南学生沪潮后援会”。他们集会演讲、游行示威、印发传单,揭露惨案真相。毕昌杰等登台演讲,愤怒声讨帝国主义罪行。9月,共青团中央批准在云南建立共青团特别支部,毕昌杰成为团员。 参与反拍卖斗争与成立学联:1926年初,唐继尧为缓解财政困境,欲将省立一师等官产拍卖给法帝国主义分子,引发各界反对。毕昌杰与李国柱等人领导学生游行示威,支持师生反拍卖斗争,最终唐继尧被迫收回成命。此次胜利彰显了学生力量,增强了青年斗争勇气。3月23日,昆明12所中等学校学生代表在“云南学生沪潮后援会”基础上,建立云南学生联合总会。 声讨军阀暴行:1926年3月18日,北京发生三一八惨案,云南旅京学生范士融、姚宗贤牺牲。云南学生联合总会发起组织追悼大会筹备处。4月18日,追悼大会在云南省议会会场召开,毕昌杰代表省学联报告惨案经过,李国柱讲演追悼意义,他们愤怒声讨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罪行,引起强烈反响。 创办刊物与反击反动言论:为满足青年阅读革命书刊需求,1926年春,云南学生联合总会创办《云南学生》,毕昌杰为主要撰稿人。刊物宗旨为反对帝国主义、军阀,唤起民众参加革命运动。6月,针对唐继尧政府“反赤”布告,毕昌杰等在刊物上撰文回击批判,有力地捍卫了革命思想。
寻求真理与入党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唐继尧加紧“反赤”活动,通缉李国柱、毕昌杰等。毕昌杰在群众掩护下秘密离开昆明前往广州。同年秋,党组织为在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开展政治工作,根据周恩来指示,在广州大沙头举办云南政治补习班(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训班)。毕昌杰在此学习,聆听了周恩来、恽代英、萧楚女、阮啸仙等的讲课,确立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人生目标。不久,他经王德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毕昌杰和赵祚传又到国民党党部受训,取得国民党中央特派员资格,准备回云南帮助国民党组建党部,推动国民革命。
为党工作与积劳成疾 云南特委工作:1927年初,北伐战争胜利,云南革命形势高涨。3月1日,中国共产党云南特别委员会成立,毕昌杰当选委员,分管组织工作。4月中旬,为提高党的骨干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毕昌杰根据党组织决定,举办特别训练班,为支部书记授课,他讲授了“中国CP组织”等内容。 武汉汇报工作:1927年5月中旬,毕昌杰受中共云南特委指派到武汉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他离开昆明经越南海防到广州,因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局势复杂,几经周折才在南昌见到姐夫孙子和,并通过他见到朱培德。朱培德欲驱逐毕昌杰,后在孙子和劝说下,才发给旅费将其送往武汉。毕昌杰到武汉后向中共中央领导人汇报了云南工作,并于7月6日以个人名义写了《云南工作情况报告》,之后带着400元活动经费返回云南。 参与驱逐李宗黄运动:1927年7月下旬,蒋介石派李宗黄到昆明调解军阀矛盾,促其联合拥蒋反共。中共云南地下党发动驱逐李宗黄群众运动,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宣传队上街演讲。11月3日,宣传员梁元斌被李宗黄卫队枪杀。毕昌杰等受省特委委派,通过学联召集全市学生集会游行,抗议李宗黄暴行,为梁元斌举行追悼和殡葬仪式。8日,昆明万余人召开联合救滇大会,通电揭露其罪行,最终李宗黄溜回南京。
病逝与身后事 1927年12月,中共云南特委召开扩大会议,毕昌杰肺病复发,但仍坚持贯彻会议精神。1928年1月,云南省政府成立“清共”委员会,大肆逮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毕昌杰也被通缉。他因长期带病工作,病情日益加重,在太和街舅父杨绍山家隐蔽养病。后因敌人追捕太紧,曾被转移,但又因无处可去返回杨家,藏于三楼天花板上。尽管亲人和同志尽力照顾,但终因医治无效,毕昌杰于1928年1月28日在昆明病逝,年仅22岁。
毕昌杰逝世后,遗体被运回家乡牟定县安乐乡大平地安葬。他的妻子在娘家听到噩耗后,痛不欲生,服毒自尽,追随他而去,与他合葬在一起。毕昌杰短暂的一生,始终坚定地为革命事业奋斗,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无数后人,成为云南革命历史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27 1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