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赵金科

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金科
赵金科[公元1906年-198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河北保定市曲阳人物
赵金科(1906年6月10日—1987年5月18日),河北曲阳人,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赵金科,1906年6月10日出生于河北曲阳文德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是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以下是他的详细生平介绍。

早年经历与教育背景
赵金科秉性温和,勤奋好学,在全家的支持下进入学堂。1926年中学毕业,同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地质系。在北大地质系学习期间,他善于学以致用,利用寒暑假考察曲阳县境内的地质矿产。他曾给灵山煤矿和开采汉白玉的人提出专业建议,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当时北大地质系名师荟萃,如葛利普、李四光、孙云铸、谢家荣等,赵金科深受教益,为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1932年,他因成绩突出毕业后留任助教。

解放前的学术生涯
美国深造:1937年,赵金科前往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在美期间,他常利用假期独自考察美国地质,扩大视野。他深感地质学科野外工作的重要性,由于国内学校教育经费有限,难以开展野外工作,便致函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李四光,表达归国后想到该所工作的意愿。
抗战时期的工作:1939年夏,赵金科学成归国,直奔桂林,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当时条件艰苦,设备缺乏、经费不足,不少人离所,但他选择留下。在李四光领导下,他和张文佑一起进行广西煤田地质调查,以解决抗战用煤问题,同时研究广西地质及其发展,重点关注广西山字形构造。他以坚毅的精神,在大瑶山区克服困难,一个月踏遍八个县,完成四幅1∶10万地质图的测制任务,查明了广西山字形的西翼反射弧和中轴。1942年,赵金科升任研究员。1944年,研究所搬迁至重庆,他又与吴磊伯、徐煜坚合作,进行湘黔铁路的工程地质和沿线煤田地质调查,风餐露宿,为抗战贡献力量。1945年,他因研究工作成绩卓越,获得首届“许德佑先生纪念奖金”。

解放后的科研与教育事业
投身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成立前夕,赵金科积极参加反迁护所斗争,与国外的李四光取得联系,坚守岗位迎接南京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他投身建设事业。1950年,政务院决定建立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他被任命为副所长,1964年任所长,1984年改任名誉所长。他为研究所的筹建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学术任职与成就:赵金科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参加制定国家12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他还担任《中国科学》编委,全国地层委员会第一、二届常委兼三叠系学科组副组长,《地层学杂志》主编,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名誉理事,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第一届理事长等职务。他在学术研究上成果丰硕,30年代提出震旦纪地槽呈环状分布于极区泛大陆周围和内部的理论,是我国最早的以活动论为基础的大地构造学论文。他与张文佑合著《广西地质》,与李四光、张文佑合编1∶200万广西地质图,成为广西地层和构造地质研究的奠基者之一。40 - 50年代,他研究头足类化石和二叠、三叠纪地层,取得突破性进展。他命名了“华夏菊石动物群”,对全球二叠纪晚期地层划分、对比有重要意义。其70万字的专著《广西西部下三叠统菊石》对我国早三叠世地层和菊石研究做了最完整、全面的论述,也是国际早三叠世菊石研究的重要著作之一。晚年,他领导并参与对华南二叠系最高层位长兴阶的层型以及二叠 - 三叠系界线层型的专题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为我国这一重要地层界线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育贡献:赵金科重视教育事业。1932 - 1936年在北大任助教期间,协助教授教学,管理教学行政和学生实习等工作。60年代多次应邀去北大为师生讲授古生物学专门章节。自1953年起,他共指导研究生5名,包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吴望始。他注重培养学生自由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尊重他人劳动,培养的研究生都成为各研究领域的骨干。

个人荣誉与社会活动
政治荣誉:1950年,赵金科加入九三学社,曾任九三学社南京分社常委。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研究所党组成员、第一届党委委员。他还当选为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江苏省第六届委员会候补委员。
学术奖项:多次获得国家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的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肯定和高度评价,为中国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发展赢得了国际声誉。

逝世
1987年5月18日,赵金科在江苏省南京市逝世,享年81岁。他一生勤于思索,对科学事业孜孜以求,为中国的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研究奉献了毕生精力,留下了宝贵的科学研究资料和精神财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中国地质科学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印记。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将永远激励着后来的科学工作者。
上一篇:张寿荣下一篇:南志标
中国科学院院士、晶体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南宋末代皇帝
山东省委原书记
北宋第五位皇帝
原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央政治局常委
南宋第六位皇帝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原总书记
国务院原党组成员
诗人、文化传播者、文艺活动推动者
赵国君主
宋朝第四位皇帝
陕西省委书记
山东省委原书记
革命烈士
原重庆市市长
开国中将、原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苏联第四任最高领导人
原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副主席
开国上将、军事家
清朝末代皇帝,近现代政治人物
开国大校
革命烈士
新月派诗人、散文家
原文化部副部长
开国少将
开国大校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印度政治家
赤坎晨光小学创办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开国大校
国家科委委员兼地方局局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狼牙山五壮士之一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