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张道清

九宫山开山道祖、御制道派创始人

张道清[宋][公元1136年-1207年,九宫山开山道祖、御制道派创始人] 湖北荆门京山县人物
张道清,字得一,号三峰,今湖北省京山人。南宋淳熙年间,张道清手捧皇上圣旨在九宫山兴坛设教,建起三宫十二院,使九宫山成为全国五大道教名山之一。生前被宁宗帝封为“太平护国,真牧真人”, 九宫山开山道祖。1206年,张道清回到他的家乡京山罗店镇长森湾旧居坐堂。1207年7月7日仙逝。宋宁宗赐其为“真牧真人”。随后,宁宗皇帝亲批遗表,令建宫供奉其尸,亲笔御书“真牧堂”(即今九宫山真君石殿),并赐张道清的子弟排辈四十字,故称御制道派。
张道清:九宫山开山道祖与御制道派的千年传承  

在湖北荆门京山市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一位影响深远的道教宗师——张道清。他生于南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卒于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不仅是九宫山的开山道祖,更创立了被誉为“皇家道派”的御制道派,其生平事迹与道教贡献至今仍为后人传颂。


一、早年悟道:从荆楚少年到方外之人  
张道清的出生地位于今湖北荆门京山市(古称“京山”,属郢州),此地地处荆楚腹地,自古便是道教文化与楚地巫风交融之地。据清代《九宫山志》记载,张道清自幼便显露出异于常人的灵性:“少不茹荤,常独坐沉思,见乡中道士诵经,辄驻足良久,似有会悟。”  

1、家庭与启蒙  
   张道清出身于一个耕读之家,父亲张世贤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塾师,母亲李氏信佛,家中虽不富裕,却常有方外之人往来。这种家庭氛围让他从小接触到儒、释、道三教文化,尤其对道教“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思想产生浓厚兴趣。12岁时,他偶然得到一本《道德经》,日夜诵读,竟能背诵全文,其父见状感叹:“此子非尘世所羁也。”  

2、弃俗入道  
   南宋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19岁的张道清目睹南宋初年的社会动荡(金兵南侵的余波未平,地方苛政频发),深感“世事无常,唯有大道永恒”,遂决心弃俗修道。他辞别家人,前往荆山深处的紫盖峰(今属湖北襄阳),拜当时著名道士王道明为师,正式入道。  

   在紫盖峰的十年间,张道清潜心修炼,不仅精通《道德经》《黄庭经》等道教经典,还习得炼丹、符箓、养生之术。王道明曾评价他:“道清悟性卓绝,既能沉潜于典籍,又能体证于自然,将来必成大器。”30岁时,他遵师命“云游天下,寻真问道”,先后游历武当山、龙虎山、茅山等道教圣地,与各派高道交流,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道教思想雏形。


二、开山九宫:构筑道教圣地的千年基业  
南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51岁的张道清云游至湖北通山县(今属咸宁)的九宫山。此地原名“九官山”,因山峦形似九宫八卦而得名,自古便是“仙灵窟宅”,但因地处偏远,尚未有正规道观。张道清见此地“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气场清幽,实乃修道佳境”,遂决定在此开宗立派,奠定了九宫山作为南方道教圣地的基础。  

1、创建瑞庆宫  
   张道清初至九宫山时,仅有几间简陋的山民茅屋可供栖身。他凭借自己的声望与感召力,吸引了当地信徒与流民参与道观建设。历时五年,一座规模宏大的道观——瑞庆宫拔地而起,宫观沿山势而建,分为三清殿、玉皇殿、灵官殿等,中轴线与九宫山主峰“老鸦尖”遥遥相对,体现了“天人对应”的道教理念。  

   瑞庆宫的建成,不仅是九宫山道教发展的里程碑,更成为当地民众祈福禳灾的场所。张道清在此广施恩惠,为百姓治病、祈雨,甚至亲自带领信众开垦山田,缓解饥荒,赢得了“活神仙”的美誉。据《九宫山志》记载,淳熙十七年(公元1189年),通山一带大旱,张道清“设坛作法三日,天降甘霖,禾苗复苏”,此事让他声名远播,连远在临安(今杭州)的朝廷也有所耳闻。  

2、确立九宫山道教体系  
   张道清以九宫山为基地,整合了荆楚地区的民间信仰与道教正统教义,形成了独特的“九宫道法”。他强调“道在日用”,主张修道者应“入世度人,出世证道”,既注重个人修炼,也重视社会责任。这种理念吸引了大量信众,至南宋庆元年间(公元1195-1200年),九宫山已拥有道士数百人,信众遍布鄂南、赣北等地,成为与龙虎山、茅山齐名的道教名山。


三、御制道派:获皇家认可的道教传承  
张道清的道教事业之所以能超越同时代的诸多流派,关键在于他获得了南宋朝廷的官方认可,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御制道派”。这一道派的形成,与他两次应诏入宫、为皇室祈福治病密切相关。  

1、首次入宫:为宋光宗疗疾  
   南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宋光宗赵惇身患怪病,久治不愈,宫中御医束手无策。经大臣推荐,64岁的张道清被召至临安。他入宫后,并未急于用药,而是“观气察色,焚香祷祝”,随后献上一道符箓,并嘱咐皇帝“清心寡欲,顺应天道”。数日后,光宗病情竟逐渐好转。  

   宋光宗大悦,亲自召见张道清,询问治国与养生之道。张道清答道:“治国如治身,君正则天下正;养生如养民,顺应自然则无疾。”光宗深以为然,御笔题写“真牧”二字赐给他,并敕封九宫山瑞庆宫为“钦天瑞庆宫”,允许其自行度化道士,免除宫观赋税。这是张道清与皇室结缘的开端,也为御制道派的创立埋下伏笔。  

2、再入宫廷:为宋宁宗祈福  
   南宋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宋宁宗赵扩继位后,因政局不稳(“庆元党禁”引发朝野动荡),再次召张道清入宫。此次,张道清不仅为宁宗主持了“太平祈福大法会”,还献上自己所著的《御制道门科范》,系统阐述了道教斋醮、符箓、仪轨的规范。  

   宁宗对这部著作极为赞赏,认为其“条理清晰,合乎礼法”,遂下令将其列为官方道教典籍,并御赐“御制道派”之名,命张道清为道派宗主,掌管天下道教事务(仅次于龙虎山正一道)。御制道派由此成为南宋唯一获得皇家钦定的道教流派,其特点是“融儒入道,礼法并重”,既保留道教的修炼传统,又吸收儒家的伦理规范,更符合封建王朝的统治需求。  

3、道派传承与影响  
   御制道派在张道清的主持下,形成了严格的传承体系:以九宫山瑞庆宫为祖庭,弟子需经过“诵经、修炼、度人”三重考核方可继位。其教义强调“忠君爱国”“济世利人”,与南宋朝廷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关系。宁宗曾多次拨款修缮九宫山宫观,并御赐“九宫山”匾额(将“九官山”改为“九宫山”,沿用至今),使九宫山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家道场”。


四、晚年弘法与身后殊荣  
南宋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70岁的张道清已是道教界的领袖人物,但他仍坚持亲自讲学、修炼,并主持编纂《九宫山志》,系统记录九宫山的地理、宫观、教义与历代高道事迹。此时的他虽年事已高,却“耳聪目明,步履稳健”,信徒皆以为他已得道成仙。  

1、最后的弘法  
   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金兵再次南侵,南宋朝野震动。张道清虽身处九宫山,仍心系国事,率弟子举行“护国佑民大法会”,祈祷“天道助顺,国祚绵长”。他还写信给当时的主战派大臣辛弃疾,鼓励其“以忠勇之心,行护国之举”,展现了道教“爱国爱教”的情怀。  

2、羽化与身后事  
   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秋,张道清预感大限将至,召集弟子交代后事:“吾逝之后,当以简朴安葬,勿事奢华;道派传承,当以《御制道门科范》为宗,勿忘济世初心。”同年十月初三,他在瑞庆宫三清殿羽化,享年72岁。  

   张道清去世后,宋宁宗悲痛不已,追封他为“太平护国真君”,并派大臣前往九宫山主持葬礼。其弟子按照遗嘱,将他安葬于九宫山“张公崖”(今九宫山景区内),并修建“真君殿”以资纪念。此后,历代朝廷对其多有追封,如元代追赠“太平护国普济真君”,明代加称“九宫山开山道祖”。  


五、历史影响与文化遗产  
张道清的一生,不仅开创了九宫山的道教基业,更以御制道派架起了道教与封建王朝的桥梁,其影响跨越千年,至今仍在传承:

1、道教史上的地位  
   作为御制道派的创始人,张道清首次将道教仪轨与皇家礼法系统结合,推动了道教的“官方化”进程。他提出的“儒道互补”理念,对后世全真教、正一道的发展均有启发,明代《正统道藏》曾收录其《御制道门科范》,称其“规范道门,裨益治道”。  

2、九宫山的文化符号  
   如今,九宫山已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瑞庆宫遗址、张公崖、真君殿等与张道清相关的遗迹仍是核心景点。每年农历十月初三(张道清羽化日),当地都会举办“道祖文化节”,吸引数万信众与游客,延续着对这位开山道祖的纪念。  

3、荆楚道教的代表  
   张道清的出生地京山市,至今仍保留着与他相关的传说与习俗,如“道清故里”的碑刻、民间“求雨祭张公”的传统等。他的事迹被载入《荆门州志》《京山县志》,成为荆楚文化中“仙道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从荆楚少年到道教宗师,从九宫山的开拓者到御制道派的创立者,张道清的一生始终践行着“修道、济世、爱国”的理念。他以智慧与德行赢得了皇室的尊崇与民众的爱戴,更以独特的道教思想为中国道教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近千年后的今天,当人们登上九宫山,俯瞰云雾中的宫观遗址,仍能感受到这位道祖留下的“清静无为,济世利人”的精神回响,而这种回响,正是中华文明中“天人和谐”理念的生动体现。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30 16:15
上一篇:李廉方下一篇:陈士榘
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西汉开国智囊
战国谋略大师,连横破局者
清末民国官员,清华大学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民国十大才女
中国哲学史家
著名爱国将领
五代宋初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
南宋末代皇帝
南宋第六位皇帝
南宋学者,朱熹理学的继承人
五代宋初堪舆家
北宋第五位皇帝
南宋哲学家
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宋朝词人
宋朝第二位皇帝
宋朝第八位皇帝
南宋末诗人、画家
宋朝风水师
明州淳熙四先生,象山书院
九宫山开山道祖、御制道派创始人
清代文史学家
明代大学者、刚直谏官
九宫山开山道祖、御制道派创始人
辛亥革命先驱江汉义军领袖
革命老人、毛泽东亲家
著名教育家
晚明文坛盟主
鄂西讨袁军总司令
辛亥首义都督府首席秘书、教育家
九宫山开山道祖、御制道派创始人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