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韩权华

卫立煌将军的妻子
韩权华[公元1903年-1985年,卫立煌将军的妻子] 天津市人物
韩权华,1903 年降临于世,号筱文,作为 “天成号” 韩家后人,祖籍安徽,生于天津。她的一生,与时代浪潮交织,尤其在与国民党爱国将领卫立煌将军结合后,其经历更具传奇色彩。
韩权华出身名门,天津 “天成号” 韩家乃当地八大家之首,靠海运业发迹,家族底蕴深厚。到了 20 世纪初,韩家从天津迁至北京,在南城西琉璃厂尽头南柳巷购置了一处拥有 101 间房的大宅院。韩权华的父亲韩渤鹏曾为清末候补道,民国初年于北京政府国务院任谘议 。这样的家庭环境,赋予了韩权华优渥的成长条件和良好的教育基础。
1922 年,韩权华凭借自身才学考入北大文科预科,甫一入学,便以出众的容貌与气质被誉为北大 “校花”。1924 年,她卷入 “杨栋林情书事件” 。彼时,北京大学教授杨栋林的不当行为被韩权华控诉,《晨报副刊》登载了韩权华的控诉文,指责杨栋林诱惑女生、道德败坏。此事件引发轩然大波,北大学生发起 “驱杨” 运动,最终杨栋林引咎辞职。该事件不仅反映了当时校园中的一些问题,也在客观上对男女同校制度产生了一定影响。经历此事后,韩权华转入女师大。在女师大,她的学业方向发生转变,由中文专业改学音乐,师从著名音乐家刘天华 。在刘天华的悉心指导下,韩权华深入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艺,音乐素养得到极大提升。毕业后,凭借优异的成绩,她获得河北教育厅保送的官费留美资格,前往华盛顿附近的巴尔的摩城皮尔德音乐学院,专攻音乐史 。在美留学期间,韩权华沉浸于音乐学术研究,不断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和知识边界。
1937 年 “七七” 事变爆发,国内局势动荡,国家停发了官费留学经费,韩权华的留学生活难以为继 。为维持生计,她接受赵元任先生的聘请,在檀香山的一所华侨中学任教 。在华侨中学的教学工作中,韩权华不仅传授音乐知识,还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在异国他乡为华侨子弟的教育贡献力量。
1941 年,身处檀香山教书的韩权华,经人牵线搭桥,收到了时任国民政府陆军副总司令的卫立煌的来信 。彼时,卫立煌中年丧偶,而韩权华听闻卫立煌在抗日战场上的英勇事迹,对其心生敬意,感念他是抗日英雄,便同意了与他书信往来 。二人开始了一段跨越山海的交流,在频繁的信件沟通中,彼此的了解逐渐加深,感情也悄然萌芽。然而,珍珠港事件的爆发打乱了一切计划,局势突变使得韩权华无法回国与卫立煌相见 。无奈之下,她写信告知卫立煌,让他不必再等。但卫立煌心意坚定,并未因此放弃,选择独身等待韩权华长达 6 年之久 。直至 1945 年抗战胜利前夕,中国远征军打通中印公路,取得滇西战役胜利后,韩权华自美返回昆明,与卫立煌喜结连理 。遗憾的是,韩权华与卫立煌婚后并未生育子女。
1946 年 11 月,韩权华陪同卫立煌赴美考察 。他们在美期间,受到美国军界人士的隆重礼遇,深入考察了美国的军事等多方面情况 。此后,二人又前往欧洲游历考察,进一步增长见识,拓宽视野 。1948 年 12 月,随着国内局势的变化,韩权华与卫立煌飞离北平 。1949 年正月初三,他们在上海登上英国轮船,抵达香港,并在香港寓居长达 6 年 。在香港的日子里,他们密切关注着国内局势的发展,思考着未来的方向。
1955 年,中共发出 “爱国不分先后” 的号召,对流离海外的著名人士开展统战工作 。彼时,周恩来得知卫立煌有归国之意,但韩权华有所顾虑,毕竟卫立煌是 1948 年 12 月 25 日共产党公布的 43 名国民党战犯中的第 28 名 。为打消韩权华的顾虑,周恩来与邓颖超邀请韩权华的六姑婆韩恂华进入中南海,在总理家中用餐 。席间,周恩来、邓颖超嘱托韩恂华给韩权华写信,让妹妹放心归来 。同时,周恩来还让韩德庄手书一封,表达对卫立煌夫妇归来的期待 。在多方努力下,1955 年 3 月 15 日,卫立煌偕夫人韩权华从香港经澳门回到广州 ,正式踏上祖国大陆的土地,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回国后,他们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相关活动,如陪同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庐剧,留下了一段佳话 。
1960 年,卫立煌不幸病逝,韩权华的生活再次面临重大转折 。此后,她接过新的使命,担任国务院参事,为国家建设建言献策 。1975 年,韩权华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并在后续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举行全体会议时,多次被选为主席团成员 。她积极履行代表职责,为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1974 年 10 月 1 日,建国 25 周年大庆,韩权华因病卧床未能参加 。第三天,邓颖超亲自前往韩权华家中探望,传达总理对她的关怀 。邓颖超与韩权华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此前邓颖超在探望中发现韩权华家中寒冷,便立刻向有关部门反映,为韩权华等爱国民主人士解决了取暖问题 ,足见她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1985 年 1 月 30 日,韩权华因病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 82 岁 。2 月 9 日,韩权华参事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真、邓颖超,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昌照、民革中央主席屈武等同志,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政协全国委员会、国务院、中共中央统战部等单位纷纷送花圈悼念 。姬鹏飞、朱学范、杨静仁、周培源等同志参加了追悼会,追悼会由国务院副秘书长艾知生主持,郑思远致悼词 。韩权华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她的一生,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在不同阶段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其事迹与精神,值得后人铭记与敬仰 。

上一篇:徐国梁下一篇:陈恭澍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卫立煌将军的妻子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男导演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战国末期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
元末大宋红巾军领袖
成就斐然的画家
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
革命烈士
原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
卫立煌将军的妻子
广东省革命烈士
原广东省政协常委
革命烈士
阜宁人物
开国中将
磁县人物
革命烈士
中国十大武术家
原吉林省委书记
卫立煌将军的妻子
[公元1900年-1985年] 江苏省南京人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吉林省委书记
开国上将、军事家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
革命烈士
极具爱国情怀的重要人物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