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李万春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李万春
李万春[公元1911年-1985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艺术教育家] 河北雄安新区雄县人物
李万春(1911年一1985年9月14日),出生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满洲正黄旗人,原籍河北雄县道口村,京剧演员、戏曲艺术教育家。父亲李永利是清末武花脸演员。李万春的妻子李砚秀是京剧旦角演员。李万春4岁随父母迁居上海。6岁上学读书,不足五岁就开始随父练功学戏。《佟家坞》《阴阳鱼》《田七郎》《大力将军》等为其独有剧目。
李万春:京剧艺术的传奇人生
李万春,这位在中国京剧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艺术大师,1911年出生于哈尔滨。1915年,年仅4岁的他跟随父亲李永利从哈尔滨前往上海,就此踏上了充满传奇色彩的京剧艺术之路。

1918年,李万春以“客串李”为艺名,在荀慧生(白牡丹)主演的《三戏白牡丹》中扮演仙童,初登舞台便崭露头角。彼时,马连良抵沪演出,李万春的表演深得其青睐,得以受教多部好戏,为日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次年,他以“客串李”之名,在芜湖、扬州、苏州等地巡回演出,积累舞台经验。1920年,李万春在杭州演出时,正式启用“李万春”为艺名,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艺术篇章。

1921年,李万春在上海向马连良学戏,进一步精进技艺。1922年,他前往天津演出,并获邀参加溥仪大婚堂会;1923年,加入“斌庆社”,凭借在《战马超》中的出色表现,荣获“童伶奇才”的美誉。此后几年,他持续在“斌庆社”演出,并于1924年排演《佟家坞》 。1927 - 1928年,李万春多次参加北京梨园公义演,展现其艺术担当。

1929年,李万春随梅兰芳二次赴上海,在大新舞台和天蟾舞台演出期间,他广泛拜师学艺。向李桂春学习《风波亭》《泥马渡康王》等剧目,从林树森处习得《斩华雄》《古城会》,又跟随李吉瑞钻研《独木关》《百凉楼》等黄派戏,博采众长,艺术造诣不断提升。

20世纪30年代,李万春大胆创新,将《走麦城》与《玉泉山关公显圣》《伐东吴》等剧目连演,命名为《生死桃园》,为京剧艺术注入新活力。1930 - 1931年,他先后在上海演出并参加杜月笙堂会;1932年,组建“永春社”,开启带班巡回演出之旅。1938年,李万春在北京建立“鸣春社”科班,致力于京剧人才培养 。

抗战期间及战后,李万春的演艺生涯充满坎坷。1945年,他因打“汉奸”官司陷入纷争;1946年遭诬陷入狱,直至1947年才重获自由,恢复演出。1948年,李万春在上海演出时与二弟李桐春、五弟李圜春分别,后两人赴台湾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投身京剧事业,1950年组建“首都实验京剧团”,担任主演与团长;1953年建立北京市京剧一团。

1956年,响应“发掘传统,继承遗产”号召,李万春对《铁公鸡》进行内容改编,重新塑造剧中人物形象,并凭借整理后的《四霸天》在北京市直属戏曲团体年终汇报演出中荣获一等奖。同年,他还负责京剧工作者联合会办公室工作。然而,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李万春被错划“右派” 。此后,他辗转各地剧团,先后参与新华京剧团、西藏自治区京剧团、内蒙古自治区京剧团的建设与演出工作。

“文革”期间,李万春遭受批判斗争,被从北京押回内蒙古。1977 - 1978年,他逐渐恢复艺术活动,先后参加谭富英追悼会,指导李小春出国演出,并在北京演出《闹天宫》。1979年,李万春落实政策调回北京,参与组建北京京剧院二团,并在多个重要演出中登台献艺。

20世纪80年代,李万春依旧活跃在京剧舞台与传承事业中。他多次参与义演,提携后辈,收马少良等为徒,还受邀前往各地传艺授课。1983年,李万春公费赴香港探亲,与五弟李圜春重逢,并在新光戏院演出《武松》《古城会》。1985年,他应邀赴沈阳授课、示范演出,频繁参与各类演出活动 。但不幸的是,1985年9月14日凌晨四时四十六分,李万春与世长辞,享年75岁。

李万春出身梨园世家,兄弟五人皆投身京剧事业,他作为兄长,在艺术与家庭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妻子李砚秀,长子李小春(享誉梨园,英年早逝)、次子李卜春(北京京剧院名武生),嫡孙李继春、李阳鸣,都在京剧领域延续着家族的艺术血脉。他师从马连良、余叔岩、杨小楼等名家,亲传弟子董文华、石庆福、马少良等众多,桃李满天下。

李万春的代表剧目丰富多样,传统戏如《武松》《闹天宫》《古城会》,新排剧目《岳飞》《戚继光斩子》等,都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他艺术特色鲜明,功力深厚,念唱俱佳,文武兼擅,无论是长靠、短打,还是猴戏、红生戏,均造诣非凡。他将南派功夫技巧融入北派表演风格,创新表演形式,善于刻画人物,其塑造的武松、猴王、关羽等形象栩栩如生,被誉为北派“活武松”,并创立了武生行的新流派——李派 。

张云溪评价他“艺融南北第一家,发展了北派艺术”;人民网称赞他“为人平易诚恳,幽默乐观,尊师重道,爱徒如子”;中国侨网则指出他“武戏文唱,倡导创新,擅演红净戏,尤以猴戏闻名天下” 。2005年,为纪念李万春诞辰95周年,其亲属、弟子及中国京剧院一团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两场“李派”名剧,以此缅怀这位京剧艺术大师,他的艺术成就与精神风范,将永远在中国京剧历史上闪耀光芒。 
上一篇:扁鹊下一篇:杨继盛
山西省委原书记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脱口秀演员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国务院总理
西夏政权的奠基者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原国务委员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大丰区人物
新鸿基地产的创办人之一
开国少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中央顾问委员会原委员
澳大利亚自由党政治家
长征女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坚毅无畏的革命先驱
开国大校
卫立煌将军的妻子
[公元1900年-1985年] 江苏省南京人物
原吉林省委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开国上将、军事家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革命烈士
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
开国大校
极具爱国情怀的重要人物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明史研究专家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祖
十七史百将传
获金质奖章
被誉为“活关公”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