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杨继盛

明代著名谏臣
杨继盛
杨继盛[明][公元1516年-1555年,明代著名谏臣]+像 河北雄安新区容城县人物
杨继盛:铁肩担道义的明朝谏臣传奇
杨继盛(1516年6月16日-1555年11月13日),字仲芳,号椒山,直隶保定府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是明朝中期极具影响力的著名谏臣。他的一生,以刚正不阿的气节和敢于直谏的勇气,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寒门苦读 崭露头角
明武宗正德十一年五月十七日辰时,杨继盛出生于容城一个世代耕读之家。七岁时生母曹氏离世,父亲续弦陈氏对他颇为苛刻,命其放牛。年幼的杨继盛路过村塾,看到学童读书,心生向往,便向兄长表达求学意愿。面对兄长“年纪小,学什么”的质疑,他反问“年纪小能放牛,就不能学习吗”,这番话打动父亲,得以边牧牛边求学。十三岁时,他终于能够全身心从师学习,尽管家境贫寒,却凭借刻苦自励,在乡试中脱颖而出,后入国子监深造,得到国子祭酒徐阶的赏识,为其日后的仕途发展奠定基础。

科举入仕 初展锋芒
嘉靖二十六年,三十二岁的杨继盛参加会试,中第三十八名,殿试位列二甲第十一名,成为丁未科进士,开启了他的仕途生涯。六月,他担任南京吏部主事,考功司郎中郑晓对其颇为赏识,常传授“居官守身之道与夫古今典故” 。嘉靖二十八年,杨继盛跟随南京吏部尚书韩邦奇学习,深入钻研乐律学问,亲手制作十二律,吹奏时音律和谐美妙,深得韩邦奇真传,声名远扬。

直谏权贵 蒙冤遭贬
嘉靖二十九年,三十五岁的杨继盛调任兵部车驾司员外郎。彼时,蒙古首领俺答汗频繁侵扰明朝北部边境,奸臣严嵩党羽、大将军仇鸾提议开马市求和。杨继盛毅然上书《请罢马市疏》,力陈仇鸾此举“十不可五谬” 。奏疏呈上后,明世宗朱厚熜一度心动,但在仇鸾等人的阻挠下,杨继盛被下诏狱,后贬为狄道典史。

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任上,杨继盛展现出卓越的治理才能。狄道番汉杂居,文化落后,他兴办学校,在东山超然台盖书院,于圆通寺设馆,招募番、汉童生百余人,聘请教师授课;还多方筹措资金购置学田二千亩,保障生员生活 。他疏浚河道,使城西园圃灌溉面积增加一倍以上;开发煤山,解决百姓烧柴难题;整顿褐市,禁止公差人员巧取豪夺,保障百姓收入;核查户籍,重新分配粮草征收,杜绝弊端,并将多出的粮草用于购置学地 。这些举措深受当地百姓拥戴,被尊称为“杨父”,离开时,千余人送行至百里之外。

再劾严嵩 惨烈蒙冤
被贬一年后,马市失败,俺答继续扰边,朱厚熜意识到杨继盛的先见之明,于嘉靖三十一年再度起用他,杨继盛先后任山东诸城县令、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等职,后改任兵部武选司员外郎。严嵩起初想借他之手打压仇鸾,却不料杨继盛憎恶严嵩更甚于仇鸾。嘉靖三十二年正月十八日,斋戒三日后,杨继盛上《请诛贼臣疏》,历数严嵩“五奸十大罪” 。严嵩抓住奏疏中提及二王(裕王朱载坖、景王朱载圳)之事,向朱厚熜进谗,杨继盛被下诏狱,遭受廷杖一百。廷杖前,他拒绝友人送来的蛇胆止痛,豪迈地说“椒山自有胆,何必蚺蛇哉”,谈笑赴刑 。

入狱后,杨继盛创伤发作,半夜苏醒,竟用碎瓷碗割腐肉,截断挂膜的筋,其坚韧令狱卒震撼。朝审时,围观百姓堵塞道路,为之叹息落泪。严嵩党羽想以诈传亲王令旨之罪将他绞死,在多方保护下,他在狱中存活三年 。最终,严嵩在党羽赵文华的奏疏后附上杨继盛之名,朱厚熜未加留意批准处刑。杨继盛妻子张氏伏阙上书愿代夫受死,严嵩扣下奏疏不呈。嘉靖三十四年十月朔日,杨继盛与张经、李天宠等九人被处决弃尸于市。临刑前,他留下“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的绝命诗,其妻张氏不久后殉夫自缢。燕京士民感佩其气节,将他的故宅改为庙奉祀,尊为城隍,其妻配祀。

沉冤昭雪 后世敬仰
嘉靖四十一年,严嵩倒台,其子严世蕃被斩首,严嵩凄惨死去。隆庆元年,明穆宗朱载坖继位,抚恤直谏诸臣,杨继盛居首,被追赠太常少卿,谥号“忠愍”,予以祭葬,一子获任官职 。隆庆二年,在保定百姓请求下,朱载坖批准为杨继盛立祠,命名为旌忠祠。

杨继盛著有《杨忠愍文集》,《皇明经世文编》辑有《杨椒山集》,其弹劾严嵩奏疏虽历经波折,部分文稿得以留存,成为研究其生平与明朝历史的重要资料。他以生命践行“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信念,其刚正不阿的精神和气节,成为后世敬仰的典范,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而奋斗。 
杨继盛:千秋褒贬中的忠烈丰碑
杨继盛以生命践行忠义,其刚正不阿的气节与敢谏精神,自明代至今始终是人们敬仰与探讨的焦点。历代人物对他的评价,如同璀璨星辰,映照出他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朽地位;而围绕他的逸闻、亲属及纪念建筑,则勾勒出其鲜活立体的人生图景。

历代贤达的赞誉与评说
明代郑晓初见杨继盛,便断言“此人心志、气节、事业,将来不可言也”,精准预见了他非凡的一生。鄢懋卿从奸佞视角,道出“继盛负海内重望,徐阶得意门生”,侧面印证其影响力之大,也凸显奸党对他的忌惮。徐阶为他撰写铭文,称赞他“万物禀气以为命,公生其中得厥正”,将他的忠义之举视为天地正气的彰显,认为他以死报国的行为重于泰山。

王世贞指出杨继盛之死“功实在社稷”,肯定他对国家的巨大贡献;屠隆将他与刘球、邹智等忠谏之士并列,称其为“龙比之俦”,尤其推崇他“百炼之刚”的气节。张岱高度评价他弹劾严嵩、仇鸾的奏疏,认为可与秦汉时期的经典政论相媲美,文学价值与思想深度俱佳;查继佐从他赴朝审的诗作中,感悟到他“闻道澈生死”的超然境界。

王夫之将杨继盛弹劾严嵩与杨涟弹劾魏忠贤相提并论,认为他们的牺牲为正义增添了光辉;谷应泰则感叹世宗朝因诛杀杨继盛等谏臣,而蒙上政治污点。顺治帝盛赞杨继盛为明朝“忠谏之臣”的典范,尤其肯定他“不为强御,披膈犯颜”的勇气;张伯行将他与杨涟并称为“二杨”,赞誉他们“丹可磨而不可改其色”的忠义品格。

汪有典驳斥世人对杨继盛“愚戆”的误解,认为他深知时机未到,却仍毅然进谏,展现出真正的大智大勇;张廷玉从明朝士风角度,指出杨继盛等直臣的抗争,彰显了百余年文化培养的精神力量。秦笃辉虽对他进谏时机提出不同看法,但也从侧面肯定了其行为的壮烈;马长淑、刘墉、吴省钦等文人,或赋诗赞颂,或品评手迹,表达对他忠肝义胆的敬仰。蔡东藩在历史著作中,将杨继盛的奏疏比作“千金肘后方”,认为他虽死犹荣;《明朝那些事》更以饱含深情的笔触,称他的名字“即使再过500年,仍将光耀史册” ,将其信念与勇气奉为永恒的精神丰碑。

传奇轶事与家族传承
据杨继盛《自书年谱》记载,他幼年时头长且圆大,被邻居视为“寿星头”,这一奇异模样为他的生平增添了神秘色彩。在家族方面,他出身于容城耕读世家,六世祖杨百源以下,祖辈世代传承。父亲杨富,母亲曹氏为同县曹忠之女。他与同母长兄杨继昌感情深厚,另有次兄杨继美。妻子张氏是胡村张杲次女,在他弹劾严嵩蒙冤入狱后,张氏伏阙上书愿代夫受死,其情义令人动容。二人育有长子杨应尾、次子杨应箕,延续家族血脉。

千年不朽的纪念印记
杨继盛逝世后,人们以多种方式缅怀他的功绩。他的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东落堡乡东引村卧龙岗,成为后人凭吊的圣地。保定市区金线胡同的杨公祠,正殿塑杨继盛像,两旁碑亭分别刻有《罢马市疏》与《劾严嵩疏》,记录他两次关键谏言。清顺治十三年,清世祖福临御制文两篇刻碑立于祠内,彰显对他的尊崇;祠外“表”字牌坊与祠后“旌忠坊”,无声诉说着他的忠义。

因风水之说,皇华馆街建起第二座杨公祠(旌忠祠),大学士孙承宗撰写《旌忠祠碑记》,前门“昭代忠臣坊”、康熙十年增建的“成仁坊”,共同构成庄严肃穆的纪念建筑群。清世祖御制《褒忠录序》《褒忠录论》,清高宗为其画像题诗,这些都让杨继盛的忠烈形象,在历史的长河中愈发清晰、愈发璀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追寻正义与真理。 
上一篇:李万春下一篇:陈德华
明清小说四大家
明朝开国皇帝
明初道士
明朝末年名将
明朝开国功臣
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子
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明朝官员
明代潮汕文化巨擘
孝勇双全
明末清初杰出的书法家、文学家
湖南省委原书记
原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唐代风水大师
开国大校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抗日救国的英勇先驱
交通运输部原党组书记
坚毅无畏的革命先驱
国务院原副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主席
革命烈士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
明代著名谏臣
明代著名谏臣
明代著名谏臣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