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1402年-1424年在位),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第四子 。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军事谋略和开拓精神,在明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位期间,他巩固了中央集权,拓展了明朝疆域,促进了文化交流,开创了“永乐盛世” 。 1360年5月2日,朱棣出生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 。彼时,朱元璋虽已建立自己的政权,但仍在扫除称帝障碍 。朱棣七岁时,天下形势初步安定,朱元璋准备称帝,才正式为其取名 。1370年,十岁的朱棣受封燕王 。年少时,他与兄弟们一同接受朱元璋教诲,平常出行穿草鞋,出城稍远时,骑马只能走三分之二路程,其余需步行,以此体验艰辛 。为教育诸子,朱元璋于1370年下令建造大本堂,存放古今图籍,聘请四方名儒授课,并为诸王选定“老成明经慎行之士”为官属,还找来青年才俊伴读 。朱棣习文后,14岁开始习武 。1376年,他娶中山王徐达长女徐氏为燕王妃 。不久后,朱棣与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等即将前往藩国的皇子,前往祖居地凤阳缅怀祖先,铭记江山来之不易 。 1380年,朱棣就藩燕京北平 。1382年八月,马皇后因病逝世,朱棣赶回南京奔丧 。之后,他连同诸位藩王请求朱元璋派遣高僧回藩府诵经为马皇后祈福 。道衍(即姚广孝)因此被推举给朱棣 。1390年正月,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大将军,率赵庸、曹兴等列侯前往北平训练兵马,受朱棣管辖,准备出征漠北,山西军队则服从晋王管辖 。晋王畏惧不敢远行,朱棣却趁大雪进军,奇袭元军成功 。他还派部将观童(归顺明廷的蒙元全国公,乃儿不花旧交)劝降乃儿不花,乃儿不花最终带着部落和牲畜归降 。晋王忌惮朱棣功劳,向太子朱标报信,称其不听约束冒险行事 。太子进言诋毁朱棣,太祖却不听,反而重用朱棣,多次让他参与北方军事,管理兵马 。次年,朱棣又率颍国公傅友德出征,擒获番将阿失里等人 。1395年,皇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1398年,朱棣二哥朱樉去世 。1396年三月,朱棣率军北征,在彻彻儿山打败并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等人,又追击到兀良哈秃城,打败哈剌兀军队 。1398年,朱元璋令朱棣管辖北平都司、行都司、辽东都司及辽府护卫兵马,带领各王防备边患 。两年后,朱棣三哥晋王朱棡去世 。朱棡与朱棣有隙,曾在朱棣患病上朝时言语侮辱,病重请求归国时派人监视,并搜集其“国中细故”上报朝廷 。 1398年,朱元璋去世,遗诏要求诸王留守封地,不得进京奔丧 。朱棣在前往京师奔丧途中得知遗诏,返回封地 。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后,采纳齐泰、黄子澄建议削藩 。因朱棣势力强大,朱允炆先对势力较小的周王、代王、岷王、湘王、齐王下手,他们先后被削夺王位,湘王自焚,其余皆废为庶人 。朱棣见状装病示弱,建文帝在齐泰、黄子澄劝诫下,未趁机除掉朱棣,仅采取软性应对措施 。建文帝以边防为名调走朱棣护卫精锐,派谢贵任北平都指挥使,工部侍郎张昺任布政使,观察朱棣及其王府动向 。他还命都督宋忠选朱棣护卫担任燕王府护卫,将忠于燕王的胡骑指挥关童等人召入京城,调军驻扎北平、彰德、德州,在临清和山海关进行军事演习,形成对北平包围之势 。1399年六月,燕山百户倪谅密告朱棣将举兵造反,建文帝下令抓捕朱棣属下官吏及其家属 。朱棣谎称病重,此时都指挥使谢贵、布政使张昺重兵把守燕王府 。朱棣与僧人道衍密谋,让张玉、朱能等八百勇士潜入府内防备 。七月五日,朱棣安排士兵诱杀谢贵、张昺,命令燕王府护卫趁夜攻夺北平九门,占领北平 。随后,朱棣以“清君侧”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之名,誓师出征 。 战事之初,朱棣连续攻克怀来、密云、遵化、永平等地,半个月内集结几万兵力 。朱允炆以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三十万讨伐朱棣,命刑部尚书暴昭为平燕布政使司司事,前往真定(今河北正定)协助伐燕 。耿炳文军队八月十二日入驻真定,前方河间、雄县和莫州已完成兵力部署,作为对抗朱棣军队的三道防线,其中雄县距北平最近 。三日后中秋节,朱棣半夜围住雄县,次日黎明攻占 。之后,朱棣在莫州军队救援路上设伏,活捉将领潘忠,得知莫州兵力情况 。他亲自带领先锋部队前往莫州,莫州将士归顺 。朱棣占领莫州后,回退到白沟河积蓄实力 。探查真定情况后,八月二十五日,朱棣率军攻打,耿炳文出城迎战 。燕军将领张玉、朱能正面进攻,朱棣率奇袭部队从后方进攻,大败耿炳文军,耿炳文入城不再迎敌 。燕军击退前来救援的安陆候吴杰军队,朱棣连攻三日不下真定,选择撤军回北平 。耿炳文战败消息传回南京,朱允炆以曹国公李景隆代替耿炳文,再次调兵五十万伐燕 。同年九月,朱棣得知辽东军队攻打北平屏障永平和李景隆南上消息,为防两面夹击,决定先救援永平,引导李景隆攻打北平后回师夹击,令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 。朱棣成功守住永平后,准备攻占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西),派人告诉世子朱高炽固守北平,不要出战 。十月二日,朱棣率军前后夹击攻破刘家口,直奔大宁 。四日后燕军到达大宁城下,朱棣独自进城与宁王相见,派亲信以金钱和土地引诱,收买朵颜三卫 。 此后,朱棣与朝廷军队多次交锋 。1400年,朱棣在白沟河之战中击败李景隆 。1402年,朱棣率军连克河北诸县、徐州、泗州等地,通过进入京师的第一道屏障淮河后兵至扬州,直逼南京 。不久后,朱棣攻破京师南京,夺取皇位,即位后年号“永乐” 。 朱棣即位之初,对功臣和建文旧臣进行赏赐与处理 。他保留部分建文帝改革措施后,恢复洪武旧制,强调与民休息,不兴严法 。政治上,朱棣着手削藩,革除旧臣,确定迁都一事,下令营建北京城 。他设立内阁和东厂,加强专制统治 。军事上,下令重修万里长城,解除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央政府的威胁 。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等地,在奴儿干地区和哈密地区设置机构管理 。征讨蒙古、安南等地,在京师设立三大营,调整边防指挥系统,打击沿海倭寇 。经济上,疏通运河,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管理制度,保证军饷和边饷供给,鼓励农民垦种荒闲田地促进生产 。文化上,下令编纂《永乐大典》等书,维持社会稳定 。尊儒重道,对佛教也保持信奉态度 。民族方面,实行改土归流政策 。对于蒙古采用赏赐、瓦解和平定等手段,对西藏多位高僧进行分封,将满洲各女真部落纳入明朝纳贡制度 。外交上,派遣太监郑和出访海外,扫除禁海闭关的痼疾,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 。设置市舶司、会同馆等机构接待朝贡使者与宾客,和西域、朝鲜保持良好外交关系,与日本建立国交 。 1406年,因安南国相黎季牦谋杀安南王后上位,还袭击护送安南王孙陈天平回国的部队,朱棣下令征讨安南 。1409年,鞑靼可汗本雅失里杀死使臣,朱棣在将领多次战败情况下决定亲征,先后击败本雅失里和北元太师阿鲁台后班师回朝 。1411年,朱棣下令讨伐交趾,平定在福州作乱的海盗,并册立皇长孙朱瞻基为皇太孙 。1414年2月,因瓦剌趁机壮大并多次挑衅,朱棣再次率50万大军亲征,重创瓦剌 。瓦剌战败后,鞑靼的阿鲁台又趁机发展并挑衅明朝,1421年七月,朱棣下令北征,因追击不上阿鲁台选择班师,途中大败兀良哈部 。1423年7月20日,朱棣再次亲征阿鲁台,击败鞑靼西部军队后得知阿鲁台被瓦剌击溃,于是不再前进,接受迤北王子也先土干的投降后班师回朝 。次年,因阿鲁台不断出兵骚扰明朝边界,朱棣再次亲征,但未搜寻到其踪迹 。朱棣五次亲征漠北,带来明朝北部边境的安宁 。1424年,朱棣病逝于北征返程途中,享年65岁,在位22年,后葬于长陵(今北京十三陵),庙号太宗 。1538年,嘉靖帝将他的庙号改为成祖 。 朱棣现存所知个人作品主要为序文、诗作、书法作品等,例如《太祖高皇帝实录序》《赐太子少师姚广孝七十寿诗(二首)》《佛说五十三佛大因缘经》等 。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对明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巩固政权、开拓疆土、促进文化交流等举措,为明朝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他在靖难之役中的行为以及对建文旧臣的处理方式,也备受后世争议 。总体而言,朱棣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帝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