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王琼

明代三孤三辅
王琼
王琼[明][公元1459年-1532年,明代三孤三辅] 山西太原市晋源区人物
王琼(1459年—1532年8月22日),字德华,号晋溪 ,晚号双溪老人。山西太原县(今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人 。中国明朝中期名臣。 
明宪宗成化二十年(1484年),王琼举进士,曾任工部主事、都水郎中、参政、布政使等职。在弘治、正德之际,他负责处理淮、扬地区漕运事务,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漕运、盐政状况;正德中期任兵部尚书期间,平定了多地“流贼”之乱及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且在明武宗巡边期间,镇守京师,有力地维护了京师及周边地区的安全。在此期间,其足迹遍历杭州、徐州、扬州、陕西、山东、河南、南京、甘肃等地,还曾在朝任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到嘉靖时期,他一度因罪被罢官,派往绥德充军。后因西北边事紧急,被起复为兵部尚书,并总制三边军务。任内主张朝廷开通边关,与周边民族相互交往,使明朝与吐鲁番汗国及边疆民族的关系渐趋缓和,维护了西北边疆的稳定。他凭借此功被加授为太子太保。嘉靖十年(1531年),王琼入朝,再任吏部尚书,次年病逝于京师。累赠太师,谥号“恭襄” 。 
王琼历事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功绩显著,在兵部时被比作前辈名臣杨一清。但因其与武宗身边佞幸交往密切,且与阁臣杨廷和等人存在较大的政见分歧,致使其形象在后世受到一定贬损。著有《晋溪奏议》《漕河图志》《掾曹名臣录》《北边事迹》《西番事迹》等。
王琼:跌宕起伏的传奇仕途人生
王琼生于天顺三年(1459 年),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天赋。四岁时,他便能书写工整的楷书;五岁时,凭借出众的才学被乡里举荐为“奇童”;八岁时,已对《尚书》有着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这些幼年的表现,为他日后的仕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化十六年(1480 年),王琼在乡试中脱颖而出,成功中举。四年后的成化二十年(1484 年),他参加会试并考中进士。次年(1485 年),被授予工部屯田主事一职,正式开启了他的仕途生涯。弘治元年(1488 年),王琼奉命处理易州薪厂事务;弘治六年(1493 年),他署理都水郎中,并外调治理漕河长达三年。在漕河治理期间,王琼将工作中所经历的大小事务详细记录,于弘治八年(1495 年)编著成《漕河图志》八卷。这部著作内容详实准确,后来接任漕河事务的官员依据此书查考各项事宜,竟毫无差错,王琼也因此以勤勉、干练的形象闻名。

弘治九年(1496 年)四月,王琼改任户部陕西司郎中;弘治十二年(1501 年)正月,升任山东右参政 。弘治十四年(1501 年),王琼因丁忧离职,直至弘治十六年(1503 年)十二月服阕,随后被起复为河南左参政 。弘治十八年(1505 年)十一月,翰林检讨刘瑞进献“求贤首务”,向朝廷大力推荐王琼等人。同年十二月,王琼被擢升为河南右布政使 。

正德元年(1506 年)夏,王琼晋升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同年十月,他奉命处理淮浙盐法事务 。正德二年(1507 年)五月,王琼开始负责总理漕运 ;九月,他又被特别晋升为户部右侍郎 。当时,衡王府拥有朝廷赏赐的土地,但这些土地因荒芜无法耕种,衡王朱祐楎却仍勒令百姓按正常标准交租,还诬告赵贤等百姓侵占其土地。王琼奉命前去勘查,却将周围百姓的土地划给衡王,并将赵贤等人发配到边境充军,这一做法引发当地百姓的强烈不满。

正德三年(1508 年)正月,吏部左侍郎空缺,朝臣先后推举七人,均未得到武宗认可。最终,王琼与工部右侍郎胡谅被推荐,武宗选择王琼担任吏部右侍郎 。五月,因王琼在户部任职期间,边疆大臣使用太仓银子未及时归还,且有关人员上报延迟,户部尚书顾佐被扣发俸禄,王琼则被调往南京任吏部右侍郎 。同年九月、十一月,时任户部左侍郎吏部左侍郎的王琼两次奉命前往南京、庐凤、淮扬等地进行赈济工作 。

正德四年(1509 年)正月,王琼补任南京户部右侍郎缺。二月至三月间,他又三次奉命赈济凤阳或南京地区 。正德六年(1511 年)十一月,王琼改任户部侍郎兼佥都御史,负责赈济北直隶和山东地区。同年,刘六、刘七起义爆发,王琼等人前往当地“宣朝廷德意” 。正德七年(1510 年)四月及六月,王琼两次奉命赈济北直隶和山东;七月,他奏请修筑广平等府滏阳河口等处堤岸;九月,王琼升任户部左侍郎,并因直隶、山东、河南、江西等处“盗贼”被平定而受到赏赐 。

正德八年(1513 年),王琼升任户部尚书。他极具计算才能,善于核查账目。早在担任郎官时,就将过去的文牍、规则详细抄录,对户部钱财的收支、亏盈情况了如指掌。成为尚书后,他对国家财政的掌握更是全面而精准。当边境将领请求拨发粮草时,他能迅速根据各仓库、草场的储备量,以及各郡每年的运送量、边防士卒每年的秋收粮草量,准确判断是否足够,并指出虚报情况,众人因此愈发认可他的才干 。正德九年(1514 年)三月,王琼充任殿试读卷官 。

正德十年(1515 年)闰四月,王琼接替陆完担任兵部尚书;五月,兼任提督团营操练 。当时,各地盗贼猖獗,官兵以斩杀敌人头颅数作为论功升官的标准。王琼上书指出,这种做法是“败国政策”,只适用于边境,内地作战不应以此论功。他认为江西、四川的官兵因这一规定乱杀平民,不仅纵容了盗贼,还留下隐患,建议内地讨伐盗贼以扫荡、平息为标准论功,此建议得到武宗批准 。

武宗前往边塞远游,长期未归,京郊盗贼趁机兴起。王琼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局势稳定:在河间设置总兵,在大名、武定各设兵备副使,责令他们平息当地盗贼;传令顺天、保定巡抚严守要害,防止外敌侵入;征集辽东、延绥兵马到武宗行宫附近保护皇上,使朝廷内外得以安定。孝丰盗贼汤麻九造反,王琼密令勘粮都御史许廷光出其不意将盗贼一网打尽。各地捷报频传,大多归功于王琼的谋划,他也因此多次受到赏赐、封荫,官职逐渐升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儿子被封为世袭锦衣千户。乾清宫修建完毕后,他又荫封两个儿子为锦衣千户,在众尚书中备受宠爱 。正德十二年(1517 年)三月,王琼再次充任殿试读卷官 。

正德十四年(1519 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王琼迅速做出部署,奏请武宗令南和伯方寿祥率操江部队防守南京,南赣巡抚王守仁、湖广巡抚秦金各自率部开往南昌,应天巡抚李充嗣镇守京口,淮扬巡抚丛兰扼守仪真。奏章呈上后,武宗有意御驾亲征,君臣争议多日。最终,武宗下诏亲征,命王琼与杨廷和等人在北京坐镇 。此前,王琼早已察觉朱宸濠的不轨意图,于正德十一年(1516 年)特举王守仁出任南赣巡抚,并赋予其“便宜提督军务”的权力,让他见机行事。朱宸濠叛乱后,满朝大臣忧心忡忡,王琼却胸有成竹地表示:“我任用王伯安到赣州,就是为了应对今日之事,反贼很快就会被平定。” 正德十五年(1520 年)二月,王琼改任户部尚书 。

王琼虽才能出众,但善于结交权贵,与钱宁、江彬等人交往密切,借此获得施展才华的机会,其提议也能迅速得到批准。陆完倒台后,他接任吏部尚书。因嫉妒彭泽平定流贼后名望超过自己,王琼勾结钱宁诬陷彭泽,还将云南巡抚范镛、甘肃巡抚李昆、副使陈九畴等人下狱,致使朝廷内外官员大多畏惧他。杨廷和也因王琼所行赏罚多由中旨决定,不经过内阁,对他无可奈何 。

嘉靖元年(1521 年),明世宗继位,谏官纷纷揭发王琼的问题,他被关进都察院监狱。王琼为自保,竭力攻击杨廷和,这反而让世宗认为他不正直。经大臣们议论,王琼被以“交结近侍”的罪名判处死刑,后改判充军庄浪。他上诉称自己年老,又被改派到绥德充军 。

张璁、桂萼、霍韬掌权后,因王琼与杨廷和不和,便推荐他,但世宗未同意。嘉靖六年(1527 年)边境战事吃紧,桂萼等人再次坚决请求任用王琼,仍未成功。不过世宗怜悯王琼年迈多病,让他返回家乡做平民。御史胡松因弹劾桂萼被贬官,御史周在为胡松求情也被关进诏狱。桂萼再次提及王琼曾批评杨廷和,致使满朝大臣排斥他。于是,世宗命令王琼官复尚书,等候任用 。

嘉靖七年(1528 年),因西北边事紧急,在阁臣桂萼等人的推荐下,王琼以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的身份提督三边军务。当时,吐鲁番汗国占领哈密,朝廷已关闭关门并拒绝其进贡四年。吐鲁番将领牙木兰因受速檀满速儿猜疑,率领二千人请求内附;沙州番人帖木哥、土巴等受吐鲁番奴役,也率领五千多人入关内附。吐鲁番进犯,多次被参将云昌等击败,他们引诱瓦剌侵犯肃州,也被游击彭溶击退。吐鲁番孤立无援且屡战屡败,于是归还哈密,请求上贡,并要求归还被扣押的使臣,言语傲慢。王琼上书请求安抚、结交吐鲁番,世宗采纳兵部尚书王时中的意见,按王琼的奏请进行处置。霍韬提出反对,王琼再次上书请求遣还吐鲁番使臣,恢复其进贡,西域由此得以平定,但北方鞑靼时常骚扰边疆。鞑靼首次进攻庄浪,被王琼部下将领阻击,斩首数十级;不久又从红城子进攻,杀害部饷主簿张文明。嘉靖八年(1529 年),鞑靼数万骑兵进犯宁夏,后又侵犯灵州,王琼派游击梁震等拦截,斩敌七十多人。同年秋,王琼征召三万精兵在塞下巡行,敌人闻讯远逃,明军分路进攻,放火示威后收兵 。此前,南京给事中丘九仞弹劾王琼,世宗予以慰留。张璁、桂萼被罢免后,弹劾他们的大臣转而攻击王琼,世宗命令王琼致仕,不久又收回成命,派人慰问。番人在临洮大肆掳掠,王琼征调兵力讨伐若笼、板尔各部,焚烧其巢穴,斩杀三百六十人,收附七十多个部族,因战功被加封为太子太保。王琼在边疆整顿战备,成效显著。鞑靼曾在山西获利,次年又来抢劫,假意东进,王琼命令西部做好准备,贼寇果然中计,遭到官兵沉重打击。番人被平定后,西部边陲更加太平。甘肃军民因长期受吐鲁番欺凌,担心王琼离开,请求当地守臣上书留任,巡抚唐泽、巡按胡明善也上书陈述其功劳,世宗为此下诏奖励王琼 。

当初,世宗厌恶杨廷和,怀疑朝中大臣多为其同党,因此接连任用桂萼、方献夫主管吏部。方献夫离任后,世宗不愿另选他人,致使吏部尚书一职空缺许久。嘉靖十年(1531 年)冬季,世宗派行人拿着敕书召王琼回朝任吏部尚书。然而,南京御史马敭等十人上书痛斥王琼为先帝一朝遗留的大奸臣,世宗大怒,将马敭等人关进诏狱,并对王琼加以安慰。不过,不久后马敭等人官复原职。花马池传来战报,兵部尚书王宪请求派兵支援,王琼认为花马池战备严整,敌军难以攻入,大军前往只会耗费人力财力,王宪最终仍派出六千人,行至彰德时,敌人已撤军 。

嘉靖十一年七月二十二日(1532 年 8 月 22 日),王琼在任上去世 。他最初被追赠少保,后累赠太师,谥号“恭襄”。王琼的一生,历经仕途的起起落落,既有治理漕运、平定叛乱的卓越功绩,也因权力争斗和处事方式备受争议,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成为了历史上一段引人深思的传奇。 
王琼:轶事、遗存与艺术印记中的传奇人生
一、轶事典故:智慧与谋略的生动写照
驭人有方:恩威并施显智慧
在修筑花马池边墙时,王琼委派两位指挥负责工役事务。二人尽职尽责,不仅督役勤勉,更使边墙修筑得坚固异常,还大幅节省了修建费用。工程结束后,结余二千多两银子,两位指挥如实禀报并将银子交予王琼。王琼对他们说道:“花马池一带的城墙,乃是西北要害之处。你们能尽心竭力完成此事,这点钱财又何须计较,就当作赏赐给你们吧。”这番话语既肯定了二人的功绩,又展现出豁达的气度。后来鞑靼侵犯边境,王琼派遣这两位指挥率兵抵御。战场上,二人感念王琼的知遇之恩,争先冲锋陷阵,其中一人更是奋勇作战,最终壮烈牺牲。王琼以巧妙的驭人之道,激发了下属的忠诚与斗志,成为一段佳话。

智平变乱:兵不厌诈破危机
王琼担任兵部尚书期间,湖州孝丰县爆发了汤麻九(汤毛九)起义,起义军声势浩大,震动一方。御史将此事奏报朝廷后,奏文转至兵部。王琼召来属下,故意大声斥责道:“汤麻九不过是个小小毛贼,派几十名火夫就能将他捆绑来见,有什么值得奏报的?还请求朝廷出兵平定,实在是有损朝廷颜面,巡按御史如此行事,明显不称职,待考察后我定要奏请将他罢职。”这番言论很快传开,众人都认为兵部轻视此次起义,甚至有人指责兵部“玩寇”,为此忧心忡忡。起义军得知朝廷无意发兵,防备也逐渐松懈,开始肆意抢夺。

实际上,此前户部为核查各州县钱粮,曾派都御史许廷光前往浙江。王琼暗中奏请朝廷,密令许廷光负责平定此次起义,并向他传授了详细策略。许廷光依计而行,命令副将率领数千民兵趁夜偷袭起义军。由于起义军毫无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很快便被击败,这场来势汹汹的起义就此平息。王琼通过故意示弱、麻痹对手,再出其不意发动攻击的策略,充分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智慧。

二、主要作品:历史与经验的珍贵留存
王琼一生著述颇丰,留下了《晋溪本兵敷奏》《西番事迹》《北边事迹》《晋溪奏议》《漕河图志》《掾曹名臣录》等多部著作。其中,《漕河图志》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它详细记录了早期京杭运河的相关情况,包括河道状况、漕运管理、水利设施等内容,为后世研究古代漕运制度和京杭运河历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是了解古代水运交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文献。

三、后世纪念:跨越时空的缅怀与敬意
墓址:蒙山脚下的安息之所
王琼离世后,他的长子王朝立扶柩归乡,将其安葬于蒙山脚下,此地后来被称为王家坟。这片墓地见证了王琼生前的辉煌与身后的哀思,成为家族后人缅怀先祖的重要场所。

故居:历史风貌的传承印记
王琼故居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南端的刘家堡村,整体为明清风格的二进四合院落,占地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王琼故居和王氏宗祠等。村口曾立有“王琼故里”石碑,彰显着此地与王琼的深厚渊源。故居俗称“五面牌院”,院内悬挂着“品端金玉”“浑金璞玉”“枢密增荣”“武德待诏”等牌匾,这些牌匾不仅是对王琼品德与功绩的赞誉,也为故居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让后人得以从中窥见王琼昔日的风采。

祠庙:精神传承的文化象征
王琼被贬绥德(今属陕西榆林)后,最初居住在绥德城里,后来迁至张家砭乡清水沟村南的石洞中。他以自号“晋溪”为山野石洞命名并题书,称为“晋溪洞”;又将长子为自己修筑的颐养天年之所命名为“晋溪园” 。当地还有“晋溪书院”,承载着文化传承的使命。“晋溪园”中的王琼祠是纪念他的重要场所,祠前两株古银杏树,相传为王琼亲手所植,历经岁月沧桑,依然枝繁叶茂,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王琼祠自明嘉靖以来,多次修葺。祠内至今仍供奉着王琼塑像,两边悬挂着王琼十四世孙王惠所书的木刻楹联。上联“举朝汹汹,谁知讨擒宸濠,此事已付王新建”(王守仁),下联“公论啧啧,试看总督甘陕,厥功何如杨应宁(杨一清字)”,短短两联,高度概括了王琼在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以及总督甘陕期间的主要功绩,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也成为后人缅怀和敬仰他的生动写照。

相关传说:民间记忆的文化瑰宝
王琼从出生、求学到从政的诸多经历,在民间衍生出大量故事,并在小店区刘家堡乡刘家堡村广泛流传。这些传说与当地紧密相连,生动地展现了王琼的生平事迹、性格特点和智慧谋略,反映了民众对他的崇敬与爱戴之情。王琼传说已被列为第二批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瑰宝,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将王琼的传奇人生继续传承下去。

四、艺术形象:银幕上的历史再现
2023年,电影《明臣王琼》上映,演员成泰燊饰演王琼一角。这部电影通过光影艺术,将王琼波澜壮阔的一生搬上银幕,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更加立体、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成泰燊的精彩演绎,让观众得以跨越时空,感受王琼在复杂的政治环境和激烈的军事斗争中,展现出的智慧、勇气与担当,也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位明代名臣的传奇故事和历史贡献 。 
上一篇:王播下一篇:张政
明清小说四大家
明朝开国皇帝
明初道士
明朝末年名将
明朝开国功臣
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子
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明朝官员
明代潮汕文化巨擘
孝勇双全
明末清初杰出的书法家、文学家
中国第二大姓氏
开国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国务院原副总理
湖北省委书记
纵横家
西汉改革家、政治家、新朝皇帝
香港声名赫赫的导演、编剧、制片人
落马官员
开国上将
文化领域的开拓者
浙江省委原书记
清代著名朴学大师
明代三孤三辅
明代三孤三辅
明代三孤三辅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