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光裕[公元1916年-200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河北雄安新区安新人物 刘光裕(1916年~2003年6月10日),河北省安新县燕涝淀村人。1932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安新地区抗日游击队第一大队政治指导员,政治部主任。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冀中抗日根据地反“扫荡”等战役战斗。2003年6月10日在北京逝世。 刘光裕:戎马一生的革命将领 刘光裕(1916 - 2003),出生于河北省安新县燕涝淀村。他自青年时代便投身革命浪潮,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国家和人民立下赫赫战功,其一生堪称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
1932年,刘光裕参加反帝大同盟,自此踏上革命征程。1937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为党组织的一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光裕活跃于抗日一线,先后担任安新地区抗日游击队第一大队政治指导员,冀中军区第四军分区独立团政治处主任、特务团政治处主任等重要职务。他还曾任职冀中军区第九军分区,在三十三团担任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后任第四十二地区队政治委员、第九军分区敌工部部长,以及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主任等职 。在此期间,他参与了著名的百团大战,以及冀中抗日根据地反“扫荡”等诸多战役战斗,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为抗击日寇、保卫根据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解放战争时期,刘光裕继续在战场上奋勇拼搏。他先后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八旅政治部主任、第七旅副旅长兼参谋长,后又出任第十九兵团六十三军一八七师政委、骑兵第六师政委 。在大同集宁、正太、清风店、石家庄、察南绥东、平津、太原、兰州、宁夏等一系列重大战役,以及和平解放西藏的进程中,都能看到他指挥作战的身影,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刘光裕的脚步并未停歇。他奔赴抗美援朝战场,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为保卫新生的共和国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回国后,他先后任职华北军区防空部队参谋长、北京军区空军参谋长、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1959年,他指挥部队开创了中国空军以地空导弹击落敌高空侦察机的先例,这一壮举在我国空军作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彰显了我国空军捍卫领空主权的强大实力。
在荣誉方面,1955年9月,刘光裕被授予大校军衔,并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以表彰他在革命战争时期的卓越贡献。1964年,他晋升为少将军衔,进一步肯定了他在军事领域的杰出成就。1988年7月,他获独立功勋荣誉章,这是对他为党和国家奉献一生的高度认可。
2003年6月10日,刘光裕在北京逝世。他的一生,是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的功绩和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丰碑上,激励着后人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