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黑儿[清][?-1900年,清末天津义和团首领之一] 天津市人物林黑儿,清末天津义和团首领之一,作为“红灯照”的组织者,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过,关于她的具体出生时间并无确切记载,只知她活跃于1900年前后,籍贯为天津 。她的生平事迹充满传奇色彩,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抗争。 林黑儿出身于天津南运河上船户人家,另有说法称她后流落为天津红桥区南运河南岸侯家的妓女 。自幼,她便跟随父亲在江湖卖艺,走南闯北。在长期的卖艺生涯中,林黑儿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也练就了一身本领。她幼时学过拳棒,精通杂技表演,同时还略懂医道,能够看病治伤。这段经历不仅塑造了她泼辣、果敢的性格,更为她日后领导红灯照组织奠定了基础。 15岁时,命运的重击降临到林黑儿身上。她的父亲因得罪洋人被抓入牢房,最终惨死于洋人之手。对于父亲的死因,说法众多。有人说林黑儿父亲是因为拒绝和洋人合作,拒绝给洋人当向导勘探路线,而被杀害的 。亲人的离世在林黑儿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也让她对洋人有了刻骨铭心的痛恨。 1900年,义和团运动如燎原之火,在全国各地迅速蔓延,其“扶清灭洋”的口号深得人心。天津作为重要的通商口岸,深受外国侵略之苦,民众对洋人的积怨已久,义和团运动在这里得到了热烈响应。林黑儿在此时找到了天津城外的坎字团首领张德成,表达了自己想要参加义和团、抗击洋人的强烈愿望。张德成被她的勇气和决心所打动,决定帮助她。 在张德成的支持下,林黑儿着手组织红灯照。她规定,凡加入“红灯照”者,皆为女子,需穿红衣红鞋,一手提红灯,一手执红扇。林黑儿充分利用当时百姓的封建迷信思想,凭借自己的表演才能和略懂医术的优势,为组织的发展壮大制造舆论。在一次仪式表演中,她将一包据称重达百斤甚至有说法称是400斤的盐抓起扔到河里,并自称“黄莲圣母”下凡 。这一事件迅速在民间传开,百姓们对她的“神力”深信不疑,将她视若神明,她的名声也因此大噪,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 红灯照在当时的主要活动时期是1900年6月到7月14日天津陷落前。组织成员们手持红灯笼,积极宣传灭洋教的主张,她们救助义和团伤员,并且勇敢地参与到义和团的作战中。在老龙头车站和紫竹林等地的战斗中,红灯照的成员们与义和团并肩作战,虽武器简陋,但她们毫不畏惧,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给予八国联军一定的打击 。“女的红灯照,男的义和拳。赶也赶不尽,杀也杀不完”,这首当时流行的诗,生动地描绘了红灯照组织的勇猛精进以及顽强的生命力。 林黑儿到达天津之时,清王朝的直隶总督裕禄亲自迎接,甚至行跪拜大礼,这一方面显示出清政府对义和团及相关组织在对抗洋人方面作用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提升了林黑儿和红灯照的威望 。然而,义和团及红灯照所面临的敌人——八国联军,拥有先进的枪炮武器,在武器装备上占据绝对优势。尽管林黑儿带领着成员们奋勇杀敌,但冷兵器终究难以抵挡子弹的威力。随着战斗的持续,义和团军队在和洋人的对战中逐渐处于劣势,最终惨败,伤亡惨重。 1900年7月14日,天津城陷落。城陷之后,林黑儿下落不明,她的结局成为历史谜团。有记载称林黑儿被抓到都统衙门关押,之后被杀害 。还有一种较为广泛流传且令人痛心的说法是,她被洋人带往欧洲,饱受折磨而死,死后洋人还将她制成标本进行展览 。《拳变余闻》中就有类似的讲述,这种说法虽无法完全证实,但反映了当时洋人对中国反抗者的残忍与侮辱。 在义和团时期,林黑儿成立的红灯照组织对义和团起义起到了极大的支持作用。很多百姓对“黄莲圣母”焚香膜拜,对红灯照宣传的“法术”深信不疑,在精神上给予了义和团运动强大的支持 。辛亥革命时期,“黄莲圣母”被塑造成女英雄,成为革命党人进行政治宣传的工具,用以激发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1949年之后,随着对农民起义研究的深入和重视,农民起义的影响扩大,“黄莲圣母”成为了爱国、妇女解放的代表人物,她的形象激励着广大妇女追求自由解放,投身国家建设 。文革时期,“黄莲圣母”的形象朝着烈士和烈女的方向转移,被授予反帝反封建先锋的徽号,成为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学习和敬仰的榜样 。 林黑儿的一生,是充满抗争与悲壮的一生。她虽借助了百姓的迷信心理来壮大组织,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国家遭受列强侵略、民族面临危机的时刻,她以一介女流之身,勇敢地站了出来,组织和带领红灯照的姐妹们,为抗击洋人、保卫国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她的英勇事迹和反抗精神,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光辉的一页,永远值得后人铭记与敬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