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孙占元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

孙占元

孙占元[公元1925年-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像 河南安阳市林州人物
孙占元(1925年一1952年10月14日),河南林县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他作战勇敢,机智顽强,先后5次立功。1952年10月14日,孙占元在上甘岭战役中壮烈牺牲。孙占元牺牲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孙占元:血洒上甘岭的志愿军特级英雄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谱中,孙占元的名字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镌刻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无畏与牺牲精神。这位来自河南安阳林州的普通农民,在朝鲜战场的上甘岭战役中,用生命诠释了"保家卫国"的铮铮誓言,被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其事迹至今仍在中华大地上广为传颂。

一、太行山下的赤子:苦难童年与革命启蒙
1925年,孙占元出生于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临淇镇三弓水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彼时的中原大地,正值军阀混战、灾荒连年,孙家世代务农,却始终在饥饿与贫困的边缘挣扎。孙占元自幼目睹苛捐杂税的重压与地主阶级的剥削,童年记忆里满是父辈弯腰劳作的背影与家人忍饥挨饿的场景。

1942年,林县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灾,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年仅17岁的孙占元为求生计,随乡亲们逃荒至山西,却在途中目睹日军烧杀抢掠的暴行——这成为他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创伤。1944年,八路军来到林县开辟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政权。孙占元看到这支军队纪律严明、爱护百姓,与欺压民众的旧军队截然不同,便毅然报名参加了地方抗日武装,从此踏上革命道路。

在地方武装中,孙占元作战勇猛,多次参与破坏日军交通线、袭击小股敌军的行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了豫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在战火的淬炼中,他从一名普通农民成长为经验丰富的战士,历任班长、副排长,多次因作战勇敢受到嘉奖。1948年,孙占元在战斗中英勇负伤,左腿被弹片击中,留下终身残疾,但他始终坚持战斗,从未因伤痛退缩。

二、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的烽火征程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战火烧至中朝边境。刚从解放战争硝烟中走出的孙占元,响应"保家卫国"的号召,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3营7连入朝作战。此时的他,已是一名身经百战的副排长,左腿的旧伤时常隐隐作痛,但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训练与战斗。

志愿军入朝初期,孙占元所在部队参与了第五次战役等重大军事行动。在朴达峰阻击战中,他带领战士们坚守阵地,连续击退美军多次进攻。战斗中,他创造性地利用地形构筑工事,组织交叉火力网,有效杀伤敌军有生力量。一次,美军以坦克为掩护发起冲锋,孙占元沉着指挥,亲自操作反坦克手雷炸毁敌坦克一辆,极大鼓舞了士气。战后,他因功晋升为7连2排排长。

1952年,朝鲜战场进入相持阶段,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展开拉锯战。上甘岭地区作为志愿军防线的重要支点,成为敌我争夺的焦点。上甘岭主峰海拔597.9米,与相邻的537.7高地形成掎角之势,战略位置极为重要。10月14日,美军调集重兵,向上甘岭地区发起猛烈进攻,上甘岭战役打响。

三、上甘岭上的永恒丰碑:生命最后时刻的壮举
10月14日凌晨,美军以300门火炮、40架飞机对597.9高地进行狂轰滥炸,山头被削低两米,阵地表面的土石被炸成粉末。随后,美军第7师、南朝鲜军第2师共7个营的兵力,在坦克掩护下向高地发起集团冲锋。孙占元所在的2排负责坚守597.9高地2号阵地,这是主峰前沿的重要屏障,也是敌军进攻的重点目标。

战斗打响后,孙占元带领全排战士奋勇抗击。他将兵力分散配置在坑道与表面阵地,利用弹坑、掩体交替作战,不断消耗敌军。美军的进攻一波接一波,炮火密集到几乎没有间隙,战士们的伤亡不断增加。孙占元始终沉着冷静,时而组织反击,时而转移伤员,左腿的旧伤在剧烈震动中再次开裂,鲜血浸透了军装,但他全然不顾。

10月15日凌晨,敌军再次发起猛攻,2号阵地的表面工事几乎全被摧毁,人员伤亡过半。孙占元在组织战士退守坑道时,被一颗炮弹击中右腿,小腿当场被炸断,鲜血喷涌而出。他强忍剧痛,用绷带紧紧扎住伤口,对身边的战士说:"别管我,守住阵地要紧!"此时,阵地上仅剩6名战士,弹药也所剩无几。

当美军再次发起冲锋,逼近阵地前沿时,孙占元支撑着断腿,爬到一个火力点,用机枪向敌军扫射,打倒了十几个敌人。敌军发现他的位置后,集中火力向他射击,他的左手也被打穿。危急时刻,他命令两名战士携带炸药包绕到敌军侧翼,自己则用机枪吸引火力。在他的掩护下,两名战士成功炸毁敌火力点,歼灭敌军一个班。

战斗持续到中午,阵地上的弹药基本耗尽,敌军再次蜂拥而上。孙占元看着逼近的敌人,毅然拉燃了身边最后一颗手雷,扑向敌军群中。一声巨响后,阵地恢复了短暂的平静——这位年仅27岁的英雄,用生命践行了"人在阵地在"的誓言。

四、精神永驻:英雄的传承与荣光
孙占元牺牲后,战友们在清理战场时,发现他的遗体仍保持着扑向敌人的姿势,手中紧握着断裂的机枪枪管。他用生命掩护的2号阵地,始终牢牢掌握在志愿军手中,为上甘岭战役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1952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孙占元追记特等功,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授予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孙占元的家乡林县(今林州市)为纪念这位英雄,将他的出生地三弓水村改名为"占元村",并修建了孙占元烈士纪念馆。馆内陈列着他的遗物与事迹资料,每年都有大批群众与青少年前来缅怀。在抗美援朝纪念馆、上甘岭战役纪念馆中,孙占元的事迹被永久展出,成为传承英雄精神的重要载体。

作为上甘岭战役的标志性英雄之一,孙占元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他的勇敢、坚韧与牺牲精神,不仅是人民军队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从太行山下的贫苦少年到抗美援朝的特级英雄,孙占元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诠释了何为"家国情怀",何为"民族脊梁"。

结语
70余年过去,上甘岭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孙占元等英雄的事迹从未被遗忘。在和平年代,英雄的精神依然指引着我们——面对困难敢于担当,面对挑战勇于斗争,面对国家与人民的需要甘于奉献。这位来自河南安阳林州的英雄,用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刻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他的名字,将永远与上甘岭的丰碑一同矗立,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21 11:38
上一篇:刘青霞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经济学家,教育家
孙中山先生孙女,孙科次女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创作领域成就斐然的杰出人物
黑龙江省海林县安城小学主任
山西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
抗美援朝老兵
国内知名的桃育种家
抗美援朝烈士
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中国春秋时期军事家、政治家、哲学家
落马官员
战国时期军事奇才,兵家圣手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越南老一辈革命家,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任主席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国国民党军高级将领
奥运会冠军
原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贵州省委原书记
革命烈士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广东省江城区籍烈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大革命时期高要县农民运动的领导者
革命烈士
广东省革命烈士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员
澳大利亚政治家
抗美援朝烈士
革命烈士
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
战斗英雄
中国同盟会成员
著名作家
战斗英雄
雕塑大师
“北京文艺青年救国会”领导成员
中国著名教育家
原福建省东山县县委书记、县长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