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政才:从学术新星到政治堕落者 孙政才,曾经在学术领域崭露头角,后步入政坛身居要职,本应凭借自身能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积极贡献,却因严重违纪违法,背离了初心使命,最终沦为阶下囚,其经历令人唏嘘。 1963 年 9 月,孙政才出生于山东荣成。荣成依山傍海,环境优美,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孙政才,年少时便展现出了过人的学习天赋和勤奋刻苦的精神。1980 年,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莱阳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开启了自己在农业领域的学习之旅。在大学期间,孙政才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钻研精神,扎实地学习专业知识,为日后的学术和工作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4 年,孙政才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前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大学攻读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研究生阶段,他专注于学术研究,在专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展现出了卓越的科研能力。1987 年,他顺利获得硕士学位,并留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工作,担任玉米研究室副主任。在此期间,为了拓宽国际视野,提升科研水平,1991 年 1 月至 1991 年 7 月,孙政才前往英国洛桑试验站进行访问学习。在国外的这段时间,他接触到了国际前沿的农业科研理念和技术,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为回国后的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回国后,孙政才的事业发展一帆风顺。1993 年,他出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土肥所所长、党支部书记,在新的岗位上,他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才能和专业优势,带领团队积极开展科研项目,推动了土肥所的科研工作取得显著进展。1994 年,他晋升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副院长,开始在更宏观的层面为北京市的农林科研事业出谋划策。1995 年至 1997 年期间,他担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全面负责科学院的日常管理和科研规划工作。与此同时,他在学术上也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1990 年至 1997 年,他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在职攻读研究生,并最终获得农学博士学位,实现了学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1997 年,孙政才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他离开科研领域,步入仕途,出任北京市顺义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随后正式当选为县长。从科研岗位转向地方行政领导岗位,这对孙政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他凭借之前积累的知识和能力,努力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积极投入到地方的发展建设中。在顺义工作期间,他积极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在一些项目的推进和政策的实施上取得了一定成效。2000 年至 2001 年,孙政才参加了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这次学习经历进一步提升了他的政治素养和领导能力。 2002 年,孙政才担任北京市顺义区委书记,不久后又兼任北京市委常委。在此期间,他致力于推动顺义区的城市化进程,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在招商引资、产业布局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使顺义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2002 年至 2006 年,他还担任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兼市直机关工委书记,负责协调市委的各项工作,在这个岗位上,他展现出了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保障了市委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006 年,孙政才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又一次重要变动,他出任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在农业部任职期间,他肩负着推动全国农业发展的重任。他积极参与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农业政策,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在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等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 2009 年,孙政才调任吉林省委书记,开始主政一方。在吉林任职期间,他面临着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艰巨任务。他积极探索适合吉林的发展路径,提出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举措,在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2010 年,他又兼任吉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全面统筹吉林省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项事务,努力为吉林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012 年,孙政才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并出任重庆市委书记,成为直辖市的主要领导。初到重庆,他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重庆发展的期望和决心,承诺要为重庆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在任职初期,他也参与了一些项目的规划和推进,出席各类活动,展现出积极工作的姿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政才逐渐背离了党的宗旨和原则。他在工作中独断专行,作风霸道,严重破坏了党内民主集中制原则。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巨额财物,生活上腐化堕落,道德败坏。他的种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给党和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在当地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2017 年 7 月 24 日,鉴于孙政才涉嫌严重违纪,中共中央决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审查。曾经风光无限的政治人物,最终因自己的违法违纪行为,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2018 年 5 月 8 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孙政才受贿案一审公开宣判,以受贿罪判处孙政才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孙政才受贿所得财物及孳息予以追缴。 孙政才的案例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无论身处何位,都应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坚守廉洁底线,保持对权力的敬畏之心。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于为人民谋福祉,而不是成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只有始终保持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才能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真正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