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谷文昌

原福建省东山县县委书记、县长

谷文昌

谷文昌[公元1915年-1981年,为东山人民造福的共产党人] 河南安阳市林州人物
谷文昌,原名程栓,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 曾在家乡闹革命,历任村农会主席、副区长、区长、区委书记、福建省东山县原县委书记、县长。
谷文昌早年家境贫寒,9岁给债主放牛抵债,15岁学会犁田、耙地,19岁跟老石匠学手艺。21岁时,谷文昌的父亲去世,家庭陷入绝境,与大哥前往山西闯荡,靠打短工、挖窑洞、当石匠为生。1938年,谷文昌接触共产党革命理念。1942年,谷文昌返南湾村,传播革命思想。次年,中共西乡坪村党支部成立,谷文昌参加村农民抗日救国会,被推举为村农会主席。1944年,谷文昌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林北县第七区早期党员之一,后调任区公所农会干事,参与反日伪军扫荡,组织游击战。1945年,谷文昌任林北县第七区区长。1949年,谷文昌随部队南下至东山岛。1950年,谷文昌随军解放东山岛,历任城关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1952年起,谷文昌将治理风沙作为工作重点,组建调研队。1955年,谷文昌提出治沙方案,启动植树造林运动。 历经挫折,谷文昌带领群众解决种植技术难题,至1964年,实现全县基本绿化,并缓解旱情。1964年,谷文昌调任省林业厅副厅长。“文革”期间下放农村劳动。1970年,谷文昌任隆陂水库总指挥。1972年后,谷文昌任龙溪行署林业局局长、农办主任、副专员。1981年,谷文昌在漳州因病去世。 
2009年9月,谷文昌同志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19年9月25日,谷文昌入选“最美奋斗者”个人名单。
谷文昌是河南省安阳市林州人,是深受人民爱戴的好干部,被誉为“林人楷模”,还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最美奋斗者”。他用一生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福建省东山县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事迹和精神激励着无数人。以下是他的详细生平介绍:

### 苦难童年与早期革命经历
1915年10月15日,谷文昌出生于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西北部太行山脉林虑山区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原名谷成栓。由于家境贫寒,他从小就饱受生活的磨难,童年时期曾逃荒求乞,稍长大一些后便给人当长工,还学过打石,艰苦的生活经历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

1943年,谷文昌参加了村农民抗日救国会,不久后担任村农会主席,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4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坚定地走上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革命道路。1945年,谷文昌担任抗日民主政府林北县第七区区长,3年后升任区委书记。在担任这些职务期间,他深入群众,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和生产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热忱。

### 南下入闽,开启治沙征程
1949年,谷文昌被编入南下干部长江支队第五大队三中队五小队,任小队长,随后他跟随部队南下,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1950年,谷文昌随军渡海解放福建省东山县,从此与东山岛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的东山岛,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全岛2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有树林345亩,森林覆盖率仅有0.12%。每逢大风袭来,沙尘滚滚,遮天蔽日,风沙肆虐,旱涝为害,一片荒凉,民间流传着“春夏苦旱灾,秋冬风沙害。一年四季里,季季都有灾”的民谣。面对如此艰苦的环境和生活贫困的群众,谷文昌痛心疾首,他下定决心,要率领群众战胜风沙,根治旱涝,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谷文昌先后担任东山县城关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等职。1952年,他担任东山县县长,将治理风沙列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为了摸清风沙情况,他成立了“沙荒调研队”,带领队员们几乎踏遍了东山岛大大小小412座山头,详细记录一个个风口、一座座沙丘的位置,最后绘出了准确无误的沙丘位置图,为后续的治沙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 植树造林,历经挫折终成功
1955年,谷文昌升任东山县委书记,他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推进造林治沙的百年大计。他与县委班子认真讨论,集思广益,提出了“筑堤拦沙、搬土压沙、种草固沙、造林防沙”等治沙方案。

然而,治沙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初期的植树造林过程中,由于风沙、低温等种种自然灾害,东山的植树造林尝试一次次失败,但谷文昌毫不气馁。他发誓:“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为了找到适宜沿海种植的树种,东山县委组成了由领导干部、林业技术员、老农三结合的实验小组,谷文昌亲自担任组长。他们在飞沙滩上“旬旬种树”,定时观察气候、湿度、风向、风力对新种木麻黄回青、成活的影响。

1958年春,县委向全县发出号召:“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绿化全海岛,建设新东山!”全县党政军民、男女老少齐上阵,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造林运动,数天时间就栽上了20万株木麻黄树。但不幸的是,树苗种下后不久,气温骤降,遭遇了持续一个月的倒春寒,大部分树苗被冻死。面对这一沉重打击,谷文昌没有退缩,他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继续带领实验小组深入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们终于摸清了木麻黄的生长规律,总结出了种植木麻黄的技术要点。此后,东山岛的植树造林工作逐渐走上正轨,树木成活率大幅提高。

### 全面建设东山,改变海岛面貌
经过14个春秋的拼搏奋战,谷文昌和县委一班人带领全县军民植树造林防治风沙,取得了辉煌成就。至1964年,全县造林8.2万亩,400多座小山丘和3万多亩荒沙滩基本绿化,141公里的海岸线筑起了“绿色长城”,全岛绿化率提高至96%以上,东山岛的风沙灾害得到了有效根治。

除了植树造林治沙,谷文昌还发动群众挖塘打井、修筑水库、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使东山缓解了旱情。他还带领群众修公路、筑海堤、建海港、造盐田,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山旧貌。在他的带领下,东山县建成了177条每条宽50至100米、总长达194公里的林带,用材林、经济林次第展开,纵横交错,顶狂风、镇飞沙、抗怒涛,环护着田园村舍。全县扩大耕地1万多亩,改良农田7万多亩,提高了复种指数,出现了林茂粮丰,百业兴旺的景象,东山岛从一个荒岛逐渐变成了宝岛。

### 严于律己,彰显高尚品格
谷文昌在工作中始终严于律己,不谋私利,保持着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1962年,东山县的高考落榜生绝大多数都安排了工作,而谷文昌的大女儿谷哲惠也未考上大学,却仅被安排为临时工。谷文昌开导女儿说:“总不能自己安排自己吧!年轻人应该多锻炼锻炼。”1964年,谷文昌调任省林业厅副厅长,有关部门提出给哲惠转成正式职工,一起调到福州,他拒绝道:“省里调的是我,没有调女儿,给她转什么正?”就这样,女儿一直留在东山,直到1979年才转为正式工。

他的小女儿谷哲英,1974年高中刚毕业,谷文昌就让她到农村插队锻炼。二女儿结婚时,想让他批点木材做家具,他严词拒绝:“我管林业,如果我做一张桌子,下面就会做几十张、几百张,我犯小错误,下面就会犯大错误。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

谷文昌大半辈子与林业打交道,却从不沾公家一寸木材。从福州回到漳州,妻子提议买些木制家具,他却买了竹凳、藤椅、石饭桌,他说:“林业局长家一下子添了木制家具,外人会产生误会,我们也不能写个声明贴出去:这是买的。”

### 漳州病逝,精神永留人间
1981年1月30日,谷文昌在漳州病逝,享年66岁。他去世时,竟找不出一件像样的衣服换上,最后翻出一件旧军装,这已是他最好最新的衣服了。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1986年,东山县委决定将谷文昌的骨灰安葬在当年他亲手建起的赤山林场。

谷文昌虽然离开了,但他却永远活在东山人民的心中。每年清明前后,都有大批群众带着花篮、香烛等物品,自发祭拜谷文昌,“先祭谷公,后拜祖宗”已在民间相沿成习。1999年,全县各界捐资修建了谷文昌事迹展览馆及谷文昌公园。2004年2月,谷文昌纪念馆建成,被命名为“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福建省首批党史教育基地”。

谷文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答了“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当官干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的问题,他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所有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他的事迹和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激励着无数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17 18:00
上一篇:王景唐下一篇:扈先梅
开国少将
革命英雄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中央政治局委员
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原泰州地委副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开国少将
中央委员会原总书记
杰出的人民教育家
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革命烈士
开国少将
何鸿燊的长子
孙中山夫人、著名政治家
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
爱国华侨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原国民党军少将
民革中央专职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原福建省东山县县委书记、县长
国民党将领陆军中将
原福建省东山县县委书记、县长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