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正伦[公元1890年-1953年] 贵州安顺市西秀区人物 谷正伦,贵州安顺人,字纪常,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历任中央直辖黔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师长,国民党政府首任宪兵司令,国民党中央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兼任军事委员会军法执行副监。1940年起历任甘肃省政府主席,粮食部长,贵州省政府主席。1950年去台湾,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顾问。1953年11月3日病死于台北。 谷正伦,字纪常,1890年出生于贵州安顺县城大箭道的一个地主家庭。以下是他的生平介绍: 早年经历 谷正伦幼年接受私塾教育。1905年,考入贵州陆军小学,因其成绩优异,毕业后被保送湖北陆军第三中学堂学习。1908年,清廷选派公费留学生,谷正伦与何应钦、朱绍良、贺耀祖等人一同赴日本东京振武学校留学,后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深造,在此期间他参加了中国同盟会。 军事生涯 辛亥革命与二次革命时期: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谷正伦因敬佩黄兴,虽学业未满仍请假回国,投身革命,担任汉阳总指挥部少校副官,后随黄兴到南京。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谷正伦任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陆军部少校科员,“二次革命”失败后,他再次前往日本士官学校继续学业。 黔军时期:1916年,谷正伦学成归国,出任黔军炮兵团上校团长,不久转任步兵团长。在护法战争中,他率部入川,攻克成都、遂宁等地,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1920年升任黔军第二混成旅旅长。1921年,他奉孙中山令兼任贵州南路卫戍中将司令,在平定桂军陆荣廷叛乱中,兼任中央直辖黔军第四路军中将司令,率部攻克柳州,进占桂林,同年12月升任中央直辖黔军上将总司令。后因部属叛变,他被迫离开贵阳,化装经重庆抵上海闭门读书。1923年7月,谷正伦任湘军第一师顾问,10月兼军官讲习所少将教育长。 北伐战争时期: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谷正伦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副师长兼第一旅旅长,率部北伐攻克九江。1927年4月,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军第一师师长。北伐军攻占南京后,程潜首任南京卫戍司令,后由贺耀祖继任,贺率部参加北伐张作霖时,谷正伦受命代理南京卫戍司令。日本在济南制造“五·三”惨案后,蒋介石对日妥协,免去贺耀祖所兼各职,谷正伦正式担任南京卫戍司令。 宪兵建设时期:谷正伦在国民党内素有“宪兵之父”之称。1929年,他以南京卫戍司令部的名义,设立了宪兵教练所,自兼所长。1931年,宪兵司令部正式成立,谷正伦兼任宪兵司令。1932年,他把宪兵教练所改称宪兵训练所,扩大规模。1935年3月,又将宪兵训练所改为宪兵学校,由蒋介石兼任校长,谷正伦任教育长。到1940年他离开南京去甘肃任职时,宪兵团已增加到十九个。 政治生涯 抗战前:1935年,在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谷正伦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3月,兼任宪兵学校中将教育长。1937年,兼任军事委员会军法执行总部副监。 抗战时期:1937年抗战爆发后,谷正伦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南京失陷后,率宪兵司令部至湖南长沙,继续兼任军事委员会军法执行副监。1939年2月,任鄂湘川黔绥靖主任兼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在任内清查户口,健全保甲,巩固抗战后方。1940年,调任甘肃省主席兼保安司令,1941年兼西北训练团副团长,9月任行政院水利委员,1942年兼甘新公路督办。在甘肃任职期间,他重视建设与民生,发展农林牧,修筑天兰铁路,整顿行政,改善粮政,除弊便民。 抗战后:1946年底,谷正伦调任南京国民政府粮食部部长。1948年5月,回任贵州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后又任贵州绥靖公署二级上将主任。任职期间,他召训财经干部,扩充保安团,训练反共自卫干部。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逼贵阳,谷正伦只身经昆明飞香港,后转飞台湾。 晚年生活 1950年,谷正伦到台湾后,担任国民党的国策顾问。1952年10月以陆军中将衔退役。1953年11月3日,谷正伦因病在台北逝世。 谷正伦在民国时期的政治军事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是国民党政权的忠实拥护者和执行者,在宪兵建设、地方治理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作为。其一手创建和发展了国民党的宪兵部队,为维护国民党的统治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甘肃和贵州担任地方长官期间,虽在建设方面有一些举措,但也因其政治立场,在国共对抗中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总的来说,谷正伦的一生是与民国时期的复杂政治军事局势紧密相连的,对当时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