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贾福海

中国科学院院士
贾福海
贾福海[公元1914年-2004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山西忻州市原平人物
贾福海(1914年8月23日—2004年10月3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
贾福海于1941年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毕业;1949年建国后历任华东工业部矿产勘测处工程师、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总工程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8年担任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高级顾问;2004年10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贾福海是中国著名的水文地质学家、工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以下是他的生平介绍:

早年经历与教育背景
- 贾福海1914年出生于山西忻州市原平。他自幼勤奋好学,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 1936年,毕业于国立北洋大学工学院土木系。在校期间,他系统学习了土木工程相关的专业知识,为日后从事地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职业生涯与主要成就
早期地质工作**
    - 1936年至1937年,贾福海在河北省建设厅任技佐,主要从事公路工程建设工作。虽然这一时期他主要参与的是土木工程实践,但也为他后来从工程角度理解地质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 1937年至1940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陕西汉宝公路工程处任副工程师,克服了战争带来的种种困难,坚持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展公路建设工作,保障了战时交通的基本需求。
    - 1940年至1942年,贾福海进入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学习,师从冯景兰、袁复礼等著名地质学家。在名师的指导下,他深入学习地质学理论,尤其是矿床学和构造地质学等方面的知识,地质专业素养得到了极大提升。
    - 1942年至1946年,他在云南昆湖电厂任副工程师,负责电厂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这是他首次将地质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通过对电厂选址和建设过程中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察和分析,确保了电厂的安全建设和稳定运行,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地质实践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的贡献**
    - 1946年至1949年,贾福海在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任工程师,主要从事金属矿产的勘查工作。他带领团队在艰苦的条件下,对多个地区的矿产资源进行了深入调查,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矿产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 新中国成立后,贾福海迎来了他事业的蓬勃发展期。1949年至1950年,他担任南京地质探矿厂工程师,积极参与了该厂的重建和发展工作,为恢复和发展新中国的地质勘探事业贡献力量。
    - 1950年至1956年,贾福海任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勘探处副处长。在此期间,他负责组织和领导了全国范围内的石油地质勘探工作。他积极推动地质理论与勘探实践相结合,带领团队开展了大规模的石油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为中国早期的石油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还参与了玉门油田等重要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工作,为提高中国的石油产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 1956年至1960年,贾福海任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总工程师。他大力推动了中国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建立了全国性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勘察网络。在他的领导下,开展了大量的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和工程地质勘察项目,为国家的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关键的地质技术支持。
    - 1960年至1965年,贾福海担任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他积极参与地质力学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将地质力学理论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相结合,为解决复杂的地质工程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他还组织开展了多项地质力学相关的科研项目,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地质力学人才。
    - 1965年至1970年,贾福海任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所长。在这一时期,他继续致力于推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加强了研究所的科研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他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针对重大工程和区域地质问题的科研攻关,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 1970年至1975年,尽管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贾福海仍然坚持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展地质工作。他参与了一些重要的地质勘察项目,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提供了必要的地质资料。
    - 1975年至1982年,贾福海担任国家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总工程师。他积极推动了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工作在新时期的恢复和发展,组织开展了多项重点项目的勘察和研究工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他还加强了与国际地质学界的交流与合作,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地质技术和理念,促进了中国地质学科的国际化发展。
    - 1982年至1994年,贾福海任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在此期间,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关心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积极为地质矿产部的决策提供科学建议和技术支持。他参与了许多重大地质项目的论证和评审工作,为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还致力于培养年轻一代的地质人才,通过举办讲座、指导研究生等方式,将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后人。
科研成果与学术贡献**
    - 贾福海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领域取得了众多卓越的科研成果。他长期致力于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察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理论和方法。例如,他在地下水运动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准确计算地下水资源量和预测地下水动态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他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对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工程、矿山工程等的地质勘察和研究工作。他的研究成果为这些重大工程的选址、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确保了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例如,在三峡工程的前期地质勘察工作中,贾福海带领团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为三峡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地质资料和科学依据。
    - 贾福海还积极参与国际地质学术交流活动,在国际地质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地质大会和学术研讨会,与国际同行分享中国地质工作的经验和成果,同时也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地质技术和理念,促进了中国地质学科的国际化发展。他的学术著作《中国水文地质志》《工程地质手册》等,是中国地质领域的重要参考文献,对推动中国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荣誉与奖项
- 1980年,贾福海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这是对他在地质领域卓越成就的高度认可。
- 他还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项,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这些奖项充分肯定了他在科研和实践工作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晚年生活与传承
- 20世纪90年代以后,贾福海逐渐从一线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但他仍然关心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他经常参加学术会议和座谈会,为地质学科的发展建言献策。
- 贾福海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他晚年花费大量精力指导年轻的地质工作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如今已成为中国地质领域的中坚力量,继续为中国的地质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 2004年,贾福海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地质事业,他的学术成就、敬业精神和高尚品德,将永远铭记在中国地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后来的地质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前进。

贾福海的一生是为中国地质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以坚定的信念、卓越的才华和无私的奉献,为中国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为实现中国地质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努力拼搏。
上一篇:李静海下一篇:康红普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原中央委员会委员
原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佛冈县人物
王何鸿燊原配夫人
十二届中央委员
长征女红军
印度前总理
开国大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汗水铺就光明路的记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晶体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苏联第 5 任最高领导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原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
原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上将
中央政治局常委
原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
才华横溢的艺术大家
湖北省委原书记
李大钊的女婿
中国科学院院士
襄汾县人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
开国少将、革命烈士
开国大校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