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承造:以地质为笔,绘就石油新篇
在华夏大地的石油勘探与地质科研领域,贾承造无疑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1948年3月10日,他出生于甘肃兰州,籍贯却是河北蔚县,这片土地赋予了他独特的气质与坚韧的品格。从新疆工学院到南京大学,从塔里木盆地的艰苦勘探到中国石油工业的战略布局,贾承造用自己的一生,书写着对石油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
一、求学之路:从新疆到南京,知识的积累与沉淀
1972年,在时代的浪潮中,贾承造被推荐进入新疆工学院地质系学习,开启了他与地质学科的不解之缘。彼时,他或许未曾料到,这个被分配的专业,将成为他毕生奋斗的事业。在新疆工学院的学习过程中,贾承造逐渐对地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喜欢大自然,喜欢探索地球的奥秘,地质专业恰好为他提供了这样一个窗口,让他得以窥探地球深处的秘密。1975年,贾承造以优异的成绩从新疆工学院毕业,获得了学士学位,为他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贾承造并未满足于此,他深知知识的海洋无穷无尽,需要不断地探索与追求。1980年,他毅然踏上了继续求学的道路,考入南京大学地质系,攻读构造地质与地球物理专业。在南京大学,贾承造感受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这里的学风严谨,老师们对学术的执着追求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深深地影响了他。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贾承造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不断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1987年,他成功获得了构造地质与地球物理专业的博士学位,完成了知识的积累与沉淀,为他投身石油地质科研与勘探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塔里木的岁月:奠定盆地构造与油气勘探理论基石
1987年,怀揣着对石油事业的满腔热情,贾承造投身于塔里木盆地的地质科研工作,这一去就是十余年。塔里木盆地,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其地质构造极为复杂,油气勘探程度极低,资料稀缺,犹如一片神秘的未知领域等待着人们去探索。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贾承造没有丝毫退缩,他带领团队,开启了对塔里木盆地多学科、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研究之旅。
在漫长的科研过程中,贾承造深入研究了塔里木盆地的内部结构,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数据分析和理论推导,最终确定了盆地的类型。他提出了特提斯构造带北缘盆地群及其富气的概念,并大胆指出,该盆地群从中亚卡拉库姆盆地向东到塔里木、柴达木盆地是一个统一的大气区。这一创新性的理论观点,为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指明了新的方向。
更为重要的是,贾承造在世界上首次总结和建立了前陆冲断带超高压大气田形成理论。他深入研究了前陆冲断带的地质构造特征、煤成烃过程以及超高压环境对气田形成的影响。这一理论的建立,有力地指导了库车坳陷天然气勘探工作。在贾承造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克拉2大气田横空出世。克拉2大气田的发现,揭开了塔里木油气勘探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油气领域最重大的发现之一。该气田的天然气储量巨大、品质优良,为西气东输工程提供了坚实的气源保障,从此拉开了我国天然气工业大发展的序幕。贾承造也凭借在塔里木盆地的卓越贡献,奠定了塔里木盆地构造地质学与油气勘探理论的基础,成为我国石油地质领域的领军人物。
三、科研成就:多领域开花,推动石油工业发展
除了在塔里木盆地取得的重大突破,贾承造在石油天然气地质、盆地构造演化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长期致力于中国石油勘探领域的研究,先后提出了陆上四大油气勘探领域理论,包括前陆冲断带、岩性地层油气藏、老区精细勘探及新区新领域等。这些理论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中国的油气勘探领域,有力地指导了中国陆上近年来的油气勘探工作。
在岩性地层油气藏研究方面,贾承造提出并建立了中国岩性地层油气藏石油地质理论,总结了先进的综合勘探技术。他推动和组织了我国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大规模勘探和重大发现,为我国近年油气储量、产量快速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油气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非常规油气和叠合盆地深层油气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贾承造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系统研究了中国非常规油气和叠合盆地深层油气地质,为发现我国陆上天然气富集新领域、新类型做出了理论贡献。
在科研项目方面,贾承造主持过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塔里木盆地石油天然气勘探》等多项大型研究项目。在这些项目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领导才能,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他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这些奖项不仅是对他个人科研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他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所做出贡献的充分肯定。
四、行业贡献:引领技术研发,培养石油人才
2008年至2020年期间,贾承造担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与煤层气开发”技术总师。这一专项是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唯一由企业牵头组织的专项,肩负着推动我国石油工业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重任。作为技术总师,贾承造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企业主导重大专项的优势,精心设计和组织我国石油工业上游理论技术研发攻关。在他的带领下,专项取得了丰硕的知识产权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7892项,形成了全面覆盖石油工业上游科技领域,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成的高水平联合攻关团队,建成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这一专项的管理经验还被评选为第二十八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为我国重大科技工程的组织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除了在科研和项目管理方面的卓越成就,贾承造还十分注重石油人才的培养。他深知,石油工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东北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他言传身教,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他对学生要求严格,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扎实的基础和创新思维。在他的指导下,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石油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五、国际荣誉:亚太首位,彰显国际影响力
2019年5月19至22日,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举行的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APG)年会成为了全球石油地质领域的焦点。在此次会议上,贾承造荣获了著名的诺曼H.福斯特杰出勘探家奖(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他也因此成为亚太地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地质家。AAPG将该荣誉颁给贾承造,是为了表彰他对油气勘探中的重大发现作出的重要贡献。他在引领中国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中表现出的远见卓识及持续取得重大发现,以及他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前陆冲断带克拉2大气田发现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得到了国际石油地质界的高度认可。这一荣誉的获得,不仅是贾承造个人的荣耀,更是我国石油地质科研水平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的体现,彰显了贾承造在国际石油地质领域的重要影响力。
六、持续探索:为石油事业奋斗不止
如今,虽已年逾古稀,贾承造依然奋战在石油勘探领域的前沿。他始终关注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动态,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为解决石油勘探开发中的难题出谋划策。他的身影依然活跃在各大油田、科研院所和高校,继续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面对未来石油工业的发展时,贾承造有着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思考。他认为,石油工业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的双重重任。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石油工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满足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巨大油气需求的挑战、保障复杂国际形势下我国油气供应安全的挑战等。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贾承造指出,未来石油工业需要在陆上深层、海洋深水、非常规油气以及提高采收率等方面加大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他坚信,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创新,我国石油工业一定能够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贾承造的一生,是为石油事业奋斗的一生。他以地质为笔,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绘就了一幅幅壮丽的石油新篇。他的科研成就、行业贡献和国际影响力,不仅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后来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贾承造将继续在石油勘探领域发光发热,引领我国石油工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