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冷少农

革命烈士

冷少农

冷少农[公元1900年-1932年]+像 贵州黔南州瓮安县人物
冷少农,原名冷肇隆,贵州瓮安人。1917年考入贵州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爱国运动。1921年,从法政专科学校毕业,先后任《民意日报》编辑,贵州筹饷局紫云、开阳印花税督催员等职。1925年,赴广州投身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两广区委会军事部工作,任周恩来秘书。1927年,任中共中央军委派驻南京情报中心小组长,打入国民党训练总监部与军政部,任总监办公室秘书和军政部部长办公室秘书,为中央红军取得三次反“围剿”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1932年3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同年5月,在雨花台就义。
冷少农:隐蔽战线的红色特工,用生命书写忠诚的瓮安之子  


一、黔中少年:寒门求学路,初醒救国志(1900—1923)  
冷少农,原名冷肇隆,1900年出生于贵州黔南州瓮安县猴场镇(今草塘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冷开泰以务农兼做木工维持生计,虽家境贫寒,却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咬牙将冷少农送入私塾读书。少年时期的冷少农聪慧勤奋,常在劳作之余捧书苦读,《论语》《史记》中的家国情怀与历史典故,早早在他心中埋下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种子。  

1914年,冷少农考入瓮安县立高等小学堂,成为乡里少见的“文化人”。彼时的中国正值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贵州地处西南边陲,亦难逃苛捐杂税与兵灾匪患。他目睹乡邻疾苦,常对同窗感慨:“大丈夫当济世安民,岂能困于田垄之间?”1917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贵阳南明中学(今贵阳一中前身),离开闭塞的家乡,首次接触到新文化思潮。在贵阳,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文章让他意识到,唯有打破旧制度,中国才有出路。  

1921年,冷少农中学毕业,因家境窘迫一度回乡任教。他在瓮安小学教书期间,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暗中传播反帝反封建的思想,鼓励青年“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1923年,在亲友的资助下,他毅然踏上前往南京的火车,报考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临行前,他在日记中写道:“此去不为功名,只为寻救国之良方,纵九死而无悔。”  


二、投身革命:从书生到战士,隐秘战线的抉择(1924—1927)  
1924年,冷少农进入东南大学,南京作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革命浪潮汹涌。他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加入“南京社会科学研究会”,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冷少农带领同学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声援上海工人运动,成为南京学生运动的骨干。同年,经中共南京地委负责人介绍,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将个人命运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  

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国共两党合作掀起革命高潮。冷少农响应党的号召,放弃学业,前往广州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担任政治部秘书,负责宣传和组织工作。他凭借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起草了大量宣传材料,向官兵传播革命思想。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周恩来、恽代英等共产党人,深受他们的革命精神感染。周恩来曾评价他:“少农同志思维缜密,文字犀利,是不可多得的政工人才。”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国共合作破裂,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党组织为保存力量,决定派遣一批骨干转入地下工作。冷少农接到秘密指令,前往南京国民政府内部开展情报工作。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任务——他需要隐瞒党员身份,打入敌人核心圈层,在虎狼环伺中为党传递情报。临行前,他给妻子何应芬写信:“我之工作,乃为天下人谋幸福,虽身处黑暗,心向光明,望你勿念。”从此,他化名“冷大”,开始了长达五年的隐蔽战线生涯。  


三、潜伏南京:虎穴深处送情报,赤胆忠心照汗青(1928—1932)  
1928年,冷少农通过同乡关系,进入南京国民政府军政部任秘书,后升任主任秘书,负责整理军事文件和往来电文。他利用职务之便,接触到大量核心军事机密,包括国民党军队的编制、部署、作战计划及内部派系斗争情报。为了安全传递情报,他建立了严密的秘密联络机制:用密写药水在普通家书中暗藏情报,定期与地下交通员在南京夫子庙、玄武湖等地接头,将情报送到上海中共中央特科。  

1930年,国民党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冷少农冒死获取了蒋介石亲自制定的“围剿”计划和兵力部署图,通过秘密渠道送往苏区。红军根据情报提前部署,成功粉碎了敌人的进攻。1931年,顾顺章叛变,中共地下组织面临严重威胁,冷少农及时将顾顺章掌握的南京地下党名单和联络点信息送出,使南京党组织得以迅速转移,避免了重大损失。  

在南京潜伏期间,冷少农始终过着双重生活:白天,他是国民政府的“高级秘书”,衣着体面,出入军政机关;夜晚,他在昏暗的油灯下整理情报,给家人写信时,字里行间却充满对革命的信念。他在给儿子冷德昌的信中写道:“昌儿,你要记住,爸爸现在做的工作,是为了让天下的孩子都能过上好日子,不再受压迫和剥削。你要努力读书,将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这些家书既是他对家人的思念,更是他对革命理想的坚守。  

然而,长期的潜伏早已让敌人对他产生怀疑。1932年3月,由于叛徒出卖,冷少农在南京家中被捕。敌人对他严刑拷打,逼问中共地下组织的秘密,他始终坚贞不屈,只字未吐。国民党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亲自审讯,劝他“迷途知返”,他怒喝道:“我为真理而战,为人民而战,何错之有?你们背叛革命,屠杀人民,才是历史的罪人!”  


四、血染雨花:忠魂归故里,精神永流传(1932—至今)  
1932年6月9日,冷少农被押往南京雨花台刑场。临刑前,他整理好衣襟,面向南方(贵州方向)深深鞠躬,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革命胜利万岁!”年仅32岁的他,用生命践行了对党的誓言。  

冷少农牺牲后,遗体被友人秘密安葬于南京郊外。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的家人才通过组织确认了他的烈士身份。1951年,瓮安县政府将冷少农的故居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又修建了冷少农烈士陈列室,以纪念这位隐蔽战线的英雄。  

冷少农的革命精神深深影响着家乡人民。他的儿子冷德昌遵循父亲遗愿,刻苦学习,成为一名医生,毕生致力于家乡的医疗事业;他的事迹被写入瓮安县志和中小学教材,成为黔南地区红色教育的重要内容。2012年,冷少农烈士纪念碑在瓮安草塘红色文化旅游区落成,碑文中写道:“君以文弱之躯,担救国之重任,潜伏虎穴,智斗敌顽,虽无阵前杀贼之勇,却有帷幄决胜之功,其忠其勇,永垂青史。”  

如今,冷少农的故居依然矗立在瓮安猴场镇,青瓦木墙间仿佛还留存着他少年时苦读的身影。每年清明,当地群众和学校师生都会来到纪念碑前祭扫,聆听他的故事。他用生命诠释的“隐蔽战线精神”——忠诚、勇敢、智慧、奉献,已成为黔南红色文化的重要符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新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冷少农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从黔中大山走出,在时代的洪流中选择了共产主义信仰,用知识分子的智慧在隐蔽战线为革命事业立下赫赫功勋。他的故事或许不如战场上的英雄那般轰轰烈烈,却同样闪耀着信仰的光芒,正如他在家书中所言:“我之血虽冷,然赤心终热,愿以此热,暖天下寒士。”这颗滚烫的赤子之心,将永远镌刻在贵州的红色记忆中,成为后人铭记的精神丰碑。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25 11:02
上一篇:邓恩铭下一篇:莫友芝
中国科学院院士
澳大利亚政治家
中国国民党军高级将领
杰出的人民教育家
书法家、篆刻家、诗人
革命烈士
红岩双枪老太婆的原型
[公元1900年-1985年] 江苏省南京人物
中国近代水利科学的开拓者
民国时期杰出女性
中国作家
革命烈士赵一曼丈夫
明初道士
明末忠义之士
“八女投江”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中国科学院院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大革命时期高要县农民运动的领导者
广东省江城区籍烈士
革命烈士
广东省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红岩英烈,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著名抗日英烈
奉系军阀头目之一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阜宁人物
革命烈士
中国工农红军早期领导人之一
坚贞不屈血洒雨花台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第一个为中国抗日牺牲的外籍飞行员
革命烈士
瓮安县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