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陈靖

瓮安县人物

陈靖[公元1918年-2002年] 贵州黔南州瓮安县人物
陈靖,苗族,乳名桥生,瓮安县草塘陈家湾人。父亲陈耕曾是蔡锷护国军里的一个营长,母亲阿越是一个勤劳善良的苗家女子。
陈靖生平事迹详细介绍  

一、少年立志:战火淬炼的革命萌芽(1918-1934)  
陈靖于1918年出生在贵州黔南州瓮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原名陈先学。瓮安地处黔中腹地,山高谷深,清末民初以来,当地百姓长期受地主豪绅压迫,加之军阀混战、苛捐杂税繁重,民生凋敝。陈靖幼年时,父亲因痨病去世,母亲靠帮工维持生计,他仅读过两年私塾便辍学务农,常随同乡猎户进山打猎,练就了强健体魄与机敏性格。  

1930年代初,贵州军阀王家烈统治时期,“兵灾、匪患、天灾”三重压迫下,瓮安一带农民反抗意识渐起。1933年,15岁的陈靖在乡邻介绍下,到瓮安县城一家染坊当学徒,期间接触到地下党传阅的进步刊物,逐渐萌生“打倒土豪劣绅”的革命思想。彼时,红军在湘鄂西、川黔边建立根据地的消息传入贵州,陈靖常与染坊工友秘密讨论时局,向往“穷人当家作主”的新生活。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2月,红二、红六军团进入贵州,攻占瓮安猴场(今草塘镇),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猴场会议”。红军在瓮安宣传“打土豪、分田地”,陈靖亲眼目睹红军纪律严明,为百姓分粮食、治病,深受触动。他主动为红军带路,参与张贴标语,后经红军干部动员,毅然加入红六军团,改名“陈靖”,取“靖难救国”之意,成为一名年轻的红军战士。  


二、长征岁月:血火征程中的成长(1934-1936)  
1. 黔中征战与湘江浴血  
加入红军后,陈靖被编入红六军团政治部宣传队,随部队参与了突破乌江、攻占遵义的战斗。1935年1月,红军在遵义休整期间,陈靖参加了政治学习,系统学习了革命理论,并在宣传队中负责编写快板、山歌,向群众传播革命思想。他曾在日记中写道:“遵义城头的红旗,让我知道了革命为何而战。”  

同年4月,红军主力南渡乌江,陈靖随队转战黔西南,在一次掩护主力转移的战斗中,他所在的宣传队临时编入战斗班,与国民党追兵激战半日,腿部负伤,仍坚持用担架运送伤员。10月,红六军团与红二军团合编为红二方面军,开始长征。11月,部队进入湖南,在湘江战役的外围战斗中,陈靖负责运送弹药,亲眼目睹战友们在敌机轰炸下前赴后继,他后来在回忆录中描述:“湘江的水红了,那是我们弟兄的血,但我们没有后退一步。”  

2. 爬雪山过草地的精神淬炼  
1936年4月,红二方面军进入云南,陈靖因表现勇敢,被提拔为宣传队小队长。5月,部队开始翻越雪山,他主动帮助体弱战友背行李,在海拔4000多米的雅哈雪山,一名战友因缺氧昏迷,陈靖将自己仅有的半壶炒面水喂给战友,自己却因体力不支晕倒,被战友救回。  

7月,红军进入松潘草地,陈靖负责寻找野菜,多次误食毒草中毒,幸得卫生员救治。他在笔记中记录了草地的艰险:“沼泽像魔鬼的陷阱,昨天还在一起的战友,今天就消失在泥潭里。但我们靠着‘走出草地见太阳’的信念,一步一步挪向前。”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陈靖加入中国共产党,面对党旗宣誓时,他含泪说道:“此生只为革命生,死也要死在前进的路上。”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长征结束时,陈靖已从一名懵懂少年成长为坚定的革命战士,他的右手因长期握枪留下疤痕,左眼在战斗中被弹片擦伤,视力受损,但这些“勋章”成为他一生的骄傲。  


三、抗战烽火:从宣传尖兵到战地记者(1937-1945)  
1. 晋察冀边区的文化抗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靖随八路军120师开赴晋察冀边区,任政治部宣传科干事。他发挥写作特长,将战斗故事改编为话剧、诗歌,在军民中演出。1938年,他创作的快板《鬼子进村记》揭露日军暴行,被边区出版社印成小册子发放,成为动员群众的重要宣传材料。  

1940年,百团大战期间,陈靖主动请缨到前线采访,在娘子关战役中,他跟随八路军某团冲锋,用钢笔记录下战士们炸毁日军碉堡的壮举。他在《晋察冀日报》发表的通讯《百团大战中的“尖刀连”》,生动还原了战斗细节,鼓舞了军民士气。因表现突出,他被调任《抗敌报》(后改名《晋察冀日报》)战地记者,成为“拿笔的战士”。  

2. 反“扫荡”中的生死考验  
1941年,日军对晋察冀边区发动大规模“扫荡”,陈靖随报社转移,在河北阜平山区与敌人周旋。一次突围中,报社队伍被日军包围,陈靖与战友们将油印机拆解藏入山洞,用树枝掩盖痕迹,徒步穿越封锁线,七天七夜未进热食,靠吃树皮存活。他在日记中写道:“笔就是我们的枪,只要报纸还能印出来,敌人的‘扫荡’就打不垮我们的意志。”  

1943年,陈靖在反“扫荡”中负伤,被转移到老乡家养伤。期间,他与当地群众结下深厚情谊,伤愈后创作了长篇叙事诗《狼牙山五壮士颂》,歌颂英雄群体的壮举,该作品在边区广泛流传,后被改编为歌剧。抗战期间,陈靖的文字始终紧扣前线脉搏,他的报道既有战役全景,也有普通战士的悲欢,被誉为“用墨水书写的抗战史”。  


四、解放战争:从新闻战线到剿匪前线(1946-1950)  
1. 东北战场的新闻尖兵  
1945年抗战胜利后,陈靖随部队挺进东北,任《东北日报》记者。他深入四平、辽沈战役前线,撰写了《攻克锦州:关门打狗第一仗》《黑山阻击战:钢铁防线的背后》等多篇深度报道。在辽沈战役中,他跟随东北野战军某师行动,曾三天三夜未合眼,将战况及时发回后方。他的报道注重细节描写,如《一个担架兵的日记》记录了民工支援前线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人民战争的力量。  

1948年底,平津战役期间,陈靖作为军代表参与北平和平解放的接收工作,他在《入城三日记》中详细记录了古都保护、部队纪律与市民反应,为历史留下了珍贵的现场记录。  

2. 贵州剿匪与家乡建设  
1950年,陈靖随二野五兵团返回贵州,参与剿匪斗争。作为瓮安籍干部,他熟悉当地地形民情,主动请缨担任瓮安剿匪工作团政委。当时,瓮安匪首谢世钦纠集数千匪徒盘踞山区,烧杀抢掠,陈靖采取“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结合”的策略,一方面指挥部队围剿,一方面发动群众开展“悔过自新”运动,争取匪属劝降。  

在平定瓮安匪患的战斗中,陈靖曾化装成商人深入匪巢侦察,险遭识破。1950年12月,他指挥部队在瓮安铜锣关设伏,全歼谢世钦匪部,活捉匪首。剿匪胜利后,陈靖留任瓮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主持土地改革,带领群众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他在家乡推行“减租退押”政策时,主动将自家仅有的两亩薄田分给贫苦农民,说道:“革命就是为了让老百姓都有田种。”  


五、和平年代:笔耕不辍的革命记录者(1951-2002)  
1. 文学创作与长征精神传承  
1954年后,陈靖调任贵州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开始系统整理长征记忆。他走遍贵州、云南、四川的长征途经地,访问老红军,搜集第一手资料。1961年,他出版长篇纪实文学《长征火焰》,以亲身经历还原长征细节,书中“一碗鱼汤”“半条棉被”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读者,成为描写长征的经典作品。  

“文革”期间,陈靖因“写长征”被诬陷为“宣扬修正主义”,遭到批斗,手稿被抄没,但他坚持秘密写作,在笔记本上记录下长征史实。1978年后,他重新投入创作,相继出版《金沙江的记忆》《马背上的小红军》等作品,并参与编写《红军在贵州》史料集,为长征研究留下了珍贵的口述历史。  

2. 教育事业与精神传承  
1980年代,陈靖退休后仍心系青少年教育,担任贵州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多次到学校、部队宣讲长征精神。他曾拖着病体走遍瓮安所有中小学,讲述红军故事,捐赠自己的稿费设立“长征奖学金”,资助贫困学生。1996年,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他不顾80岁高龄,重走部分长征路,在《贵州日报》开设“重走长征路”专栏,用文字唤醒年轻一代的历史记忆。  

2002年,陈靖在贵阳逝世,享年84岁。遵照遗愿,他的骨灰一部分撒在瓮安乌江源头,一部分安放在遵义红军烈士陵园。临终前,他留下遗言:“不要忘了长征,不要忘了那些埋在雪山草地的弟兄,活着就要为人民做事。”  


六、人物评价与精神遗产  
陈靖的一生,是从黔中少年到革命战士的成长史,也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缩影。作为红军战士,他用双脚丈量长征路,用生命践行信仰;作为文人,他以笔为枪,记录历史,传承精神。他的作品兼具史料价值与文学感染力,被誉为“用热血书写的长征史诗”。  

在瓮安,当地群众称他为“活着的红军”,他捐建的“靖难小学”至今仍在培养学子;在长征研究领域,他的纪实作品被视为“不可替代的历史文献”。陈靖的精神,不仅是贵州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用一生证明,信仰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艰难,而记录与传承,正是对历史最好的致敬。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25 10:13
上一篇:王乃下一篇:杨家骝
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届政协主席
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堂弟
中共福建省委原书记
十二届中央委员
文化传承的践行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国务院原副总理
山东省委原书记
中央军委纪委第二书记
原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海内三陈民国时期诗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原政协主席
中国水球运动员
原阳江县县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央政治局委员
香港演员、歌手、主持人、商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中央顾问委员会原委员
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冠军
宿城区人物
澳大利亚自由党政治家
民间文学大师,现代散文作家,中国民俗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开国大校
开国少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儿科医学事业开拓者
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原两广纵队政治部民运部长
瓮安县人物
革命烈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