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正熹[公元1911年-1937年]+像 贵州黔南州荔波县人物 全正熹,荔波洞塘尧所村人。幼入私塾、县城高小。16岁考入省立都匀五中。18岁考入省军区教导团,后选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深造。1931年选送中央航空学校飞行科。毕业后留任飞行科教官,升任空军第九队队长。1937年调任第十四队队长,进驻安徽广德机场。曾亲自率队与敌空战多次并击伤击毁敌机。1937年11月24日,从济南回南京途中遭敌袭击,因众寡悬殊,虽击伤敌机一架,却因座机中弹坠毁而壮烈殉国,后被追认为抗日阵亡烈士。 全正熹,1911年出生于贵州省荔波县洞塘乡尧所村的一个农村家庭。他是家中长子,自幼秉性刚毅,智力敏锐,勤奋好学。 全正熹5岁启蒙于本乡私塾,14岁考入荔波县立两级小学,在小学期间,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考入省立都匀第五中学。五中的学生来自黔南、黔东南各地,都是各县的佼佼者,但全正熹在其中表现尤为突出,深得校方和师长的器重,特允其跳升一级提前毕业。 1929年,全正熹中学毕业返回家乡。他常与乡人谈论历代爱国志士,崇敬他们为国为民的举动,称赞他们的高尚精神,以此抒发自己的爱国热忱,博得邻里的敬重。当时,有长者挽留他为家乡服务,学友也邀请他出任教员,但都被他婉言拒绝。他的父亲全耀武虽有望子成龙之心,但基于守业发迹、重振家声的思想,盼望全正熹继承父业,主持家务,尽赡养之责,行孝悌之礼,于是强迫他完婚。然而,全正熹是个热血男儿,壮志未酬,不愿为家庭琐事所牵,执意不从,他表示学识尚需深造,待学成之后再议婚事。 1930年,全正熹考入贵州陆军军官教导团。入学后,他刻苦钻研军事知识,勤于操练,成绩优异。数月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黄埔军校第八期)招生,由各省送学员,全正熹因成绩突出被选送入学深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迁往南京。全正熹即将毕业时,适逢中央航空学校第二期招收新学员,他又以优等生资格被选入中央航校飞行科学习。在航校期间,他努力钻研飞行理论,刻苦训练飞行技术,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毕业后,他以优等生资格留校任飞行科助教,后升任中央空军第9飞行队中尉队长,奉命率队驻杭州训练。在训练中,他身教言传,循循善诱,要求严格,讲课能深入浅出,让学员容易理解,训练效果颇佳。 1935年,全正熹在杭州结识了宁波籍叶琪尧女士(叶系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生),两人志同道合,互相励志,报国之心日坚,遂订终身之盟,1936年结婚,次年生有一女。 1937年7月7日,日军大举侵华,调集大批军队,配以飞机、大炮、坦克,夺平津,攻淞沪,炸城池,国人涂炭。在此国难当头之际,素怀爱国之心的全正熹毅然请战,驾机飞赴前线杀敌救国。不久,日军又进犯皖、赣,此时全正熹调任空军第2大队第14队队长,率队进驻安徽广德机场,奉命阻击敌机进犯,截断敌军物资运输航道,与陆军部队配合作战,协同保卫江浙皖赣战线。全正熹不负重托,写信给伯父全耀贤,表示要抗战到底,舍生取义。他全力投入抗战,亲自率领飞行队,多次出击,击伤毁敌机,消耗了日本空军在这一战线的有生力量,打击了敌机的嚣张气焰,敌人对此恨之入骨,图谋集中火力打击指挥机,但未能得逞。 1937年8月13日上海战事爆发,全正熹与第二、第四、第五、第七大队的空军飞将们一起,在8月14日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首战告捷,此日被命名为中国空军节。8月17日,空军第二大队、第五大队、第七大队又对虹口地区日军司令部和日军阵地轮番轰炸,日军损伤巨大,首开空战胜利记录。此后,全正熹所在的第二大队转战津浦及津沽、淞沪各地上空,出击敌军阵地、仓库、兵舰等,战果辉煌。 1937年10月24日,全正熹与队员游云章自山东济宁驾修竣之诺机九O二号飞回南京。11时30分,抵江宁板桥镇上空,正遇敌人机群前来空袭,因陆空联络欠佳,遭遇敌机五架围攻,飞机中弹,坠地殉职,时年26岁。 全正熹牺牲后,国民政府电告贵州省荔波县政府授予他抗日阵亡烈士称号,并追认为空军大队长。荔波县各族各界民众在中山公园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潘一志先生在祭文中写道:“惟我全君,奉命杀敌。迭奏奇勋,倭奴慑惧。方期趁胜,直捣东京。雪我仇恨,救我生灵,熟料噩者,飞自广德。自古有死,惟君尤烈。”表达了对全正熹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2015年,省、州、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再次提交了申报全正熹为革命烈士的建议和提案。在县政协文史委、县民政局优抚科协力联系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收集整理全正熹牺牲情节的印证相关资料后,再次逐级申报其为革命烈士。2017年1月2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根据民政部相关文件精神,同意追认全正熹为烈士,全正熹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和弘扬。 全正熹是一位杰出的抗日英雄,他为了保卫祖国、抗击日寇,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值得后人永远铭记和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