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楚藩[公元1884年-1911年,武昌首义三烈士]+像 湖北鄂州市鄂城区人物 彭楚藩(1884年—1911年10月10日),湖北鄂城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接触进步思想,立志推翻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他加入文学社和共进会,利用自己宪兵的特殊身份搜集清军情报,并居中调解两会关系,在筹备起义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11年10月9日孙武在汉口实验炸药时引起爆炸,起义事泄,印信、旗帜、名册等都落入清军之手,全城大搜捕随即展开。彭楚藩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到武昌小朝街起义指挥部报信,与众人商议起义是否提前等事宜。夜半,清军骤至,彭楚藩身着宪兵服,本可乘机溜走,但他决意与战友共生死,主动申明自己是革命党人。在接下来的提审中,彭楚藩慷慨激昂,痛斥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恼羞成怒的清吏下令将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人杀害。烈士的鲜血,激起了革命军的复仇怒火,当晚旨在推翻满清政府封建统治的枪声就回荡在武昌城。 彭楚藩,原名谭藩、家栋,字青云,1884年出生于湖北鄂城(今湖北鄂州市华容区)华容凉亭村,是武昌首义三烈士之一。 彭楚藩童年就读于私塾,致力于经史学习,稍长后便能以诗文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20岁时,他在家乡附近的广福寺教私塾,期间阅读了《猛回头》《革命军》等进步书刊,深受革命思想的影响,从此决意投笔从戎,为推翻清朝统治贡献自己的力量。 1906年,湖北新军炮兵标统万廷献回本籍招兵,彭楚藩毅然应募入伍,成为湖北新军二十一混成协炮兵营的一名士兵。在军中,他结识了张难先、刘静庵等民主志士,并很快加入了革命组织日知会,由于表现突出,他被推举为评议。彭楚藩积极在军中宣传革命思想,广交革命志士,为日知会的组织发展做了大量工作。然而,不久后日知会被破坏,刘静庵等被捕入狱,彭楚藩也因涉嫌被逐出炮队。 1910年,彭楚藩考入湖北宪兵学校。他在校期间勤于职守,学术成绩优异,毕业后充任宪兵,不久后被升为宪兵营正目。1911年初,彭楚藩加入了文学社,当时文学社、共进会在新军中积极发展成员,为了更好地推动革命事业,彭楚藩又加入了共进会,成为两个组织的宪兵营代表。他以双重会员的身份,奔走、斡旋于文学社与共进会之间,进行联络和协调工作,力促两个组织联合起来共图大举。 1911年9月,文学社与共进会联合成立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准备武装起义,彭楚藩被推为军事筹备员之一,负责侦察武汉各军布置及防务情形。在筹备起义的过程中,他的寓所成为了党人重要的活动场所,出入的党人日益增多。为了确保能全身心投入起义工作,不耽误事机,彭楚藩将妻儿安置回故乡,自己则利用宪兵的职务之便,出入敌对营垒,刺探官府的机密情报。当清吏偶尔察觉到一些党人情况,问及宪兵时,彭楚藩还会暗中为党人调护,使很多党人免受抓捕。 1911年10月9日,孙武在汉口机关检验炸药时失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党人的名册、旗帜、印信等均被清方获取。清湖广总督瑞澄立即下令全城戒严,按名捕杀革命党人。彭楚藩得知此事后,立即赶到武昌小朝街85号军事指挥部商议对策。当时蒋翊武主张延迟举事日期,但刘复基等认为形势危急,应立即起义。就在他们商议之时,夜半时分,清军突然包围了小朝街机关。彭楚藩身着宪兵服,本可以趁机逃走,但他决定与战友共同生死,主动宣布自己是革命党人,最终当场被捕。 被捕后,彭楚藩被带到清吏面前接受审讯。主审官铁忠见他是宪兵,因为自己的妹夫是宪兵营管带,便有意为他开脱,说:“你是宪兵,是去捉拿革命党吧?”彭楚藩大笑道:“老子就是革命党!岂能甘为你等的走狗!”铁忠又喝斥道:“你既身为宪兵,应知王法,受皇室俸禄,自当爱护大清,而你竟敢谋反,该当何罪?”彭楚藩厉声反问:“所谓俸禄,是我汉族同胞的血汗,吃同胞的饭,为同胞报仇,这是理所当然,何罪之有?”接着,他气愤地索来纸笔,奋笔疾书:“自鞑虏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文字兴狱,蓄发罹罪,残暴数百年,与我汉族同胞不共戴天。亲贵用事,卖官鬻爵,失地丧权,犹以‘宁赠友邦,勿与家奴’之手段,断送我大汉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我黄帝子孙,不忍见民族之沦亡,同伸革命救国之大义,是天经地义,责无旁贷!”铁忠等看后大惊失色,但仍不甘心,又对他说:“你年纪轻轻,父母妻儿尚在此地,如执迷不悟,罪不容诛;若能认罪伏法,可以免死。”彭楚藩冷笑道:“我既从事革命,个人生死,早置之度外,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要杀就杀,何必多言!”铁忠见他坚贞不屈,知道无法使他屈服,只好叹息一声。经禀明瑞澄,于次日黎明前,将彭楚藩与刘复基、杨洪胜押到武昌湖广总督署门前斩首示众,彭楚藩牺牲时年仅27岁。 彭楚藩牺牲后,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无数革命党人。就在他牺牲当晚,武昌起义的枪声响起,革命军将士们怀着对烈士的复仇怒火,奋勇拼搏,最终取得了武昌起义的胜利。此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起义,清王朝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 为了纪念彭楚藩等烈士,鄂军政府改武昌紫阳路皇殿为“三烈士祠”,还在武昌命名有“三烈士街”和“彭刘杨路”,并于三烈士慷慨就义处建置纪念亭供后人瞻仰。彭楚藩的家乡华容曾改名“青云”乡,以纪念他字青云之意。1927年,当时的民国湖北省政府拨款在烈士家乡华容凉亭建了一栋四合院式的“彭烈士祠”,虽抗战时期被日本侵略者放火烧毁,但抗战胜利后,地方政府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建。1984年10月25日,“彭烈士祠”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华容区政府将其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省人民政府将其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华容镇还有以他名字命名的“楚藩大道”,以永远铭记他为革命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