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温生才

辛亥革命红花岗四烈士之一
温生才
温生才[清][公元1870年-1911年]+像 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物
温生才(1870年—1911年4月15日),字练生,汉族,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人,辛亥革命红花岗四烈士之一,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发生在“黄花岗起义”之前半个月的同盟会会员温生才刺杀广州将军孚琦一事,造成了很大影响。
1911年4月8日,法人组织之远东飞艇社,广州将军孚琦应邀往观,迨回跸,甫至东门直街尾咨议局前麒麟阁门口,温生才手持五响快枪,向孚琦发射,计中太阳穴、脑门、颈项、身部各一枪,当场毙命。温生才离去途中被巡警逮捕。15日被押赴刑场,途中神色自若,毫无怯色,行至惠爱街一带时,对着人群大声喊道:“今日我代同胞报仇,各同胞务须发奋做人方好!”既而又说:“许多事归我一人担任,快死快生,再来击贼!”遇害后葬于广州黄花岗。
温生才:梅州走出的革命英烈
温生才,一位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英勇烈士,以其坚定的革命信念、无畏的牺牲精神,成为广东梅州市梅县区的骄傲。他是辛亥革命的先驱者,是敢于向封建统治宣战的勇士,虽生命短暂,却如流星般划过历史的天空,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1870 年,温生才出生在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梅县区,这片孕育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土地,有着崇文重教、爱国爱乡的传统。然而,温生才的童年却充满了艰辛,家境贫寒使他早早便饱尝生活的困苦。尽管生活艰难,但父母依然尽力给予他关爱,并教导他为人正直、勇敢。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温生才养成了坚毅果敢、同情弱者的性格。
幼年时期,温生才亲眼目睹了家乡人民在封建统治和列强侵略下所遭受的苦难。地主的剥削、官吏的腐败,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列强的坚船利炮,更是打破了中国原有的宁静,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这些残酷的现实在温生才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对旧制度不满和反抗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发渴望改变这种现状,寻找一条拯救国家和民族的道路。
1894 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一消息传来,举国震惊,温生才内心的爱国热情被彻底点燃。他意识到,只有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赶走列强,中国才有希望。于是,他毅然决定背井离乡,前往南洋谋生,同时寻找革命的机会。在南洋,温生才做过多种工作,当过矿工、杂役等。尽管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革命理想的追求。在南洋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接触到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团体所传播的民主革命思想。这些思想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温生才前行的道路,使他更加坚定了投身革命的决心。
1907 年,温生才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同盟会中,他积极参与各种革命活动,为推翻清朝统治而努力奋斗。他认真学习革命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斗争能力。他深知,要实现革命理想,必须付出行动,甚至牺牲生命。于是,他开始策划暗杀行动,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打击清朝的反动统治。
1911 年,广州黄花岗起义爆发。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却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温生才深受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英勇事迹的激励,他决定以自己的行动,为革命事业再添一把火。当时,广州将军孚琦是清朝在广东的重要官员,他对革命党人进行残酷镇压,是革命的一大阻碍。温生才决定将孚琦作为暗杀目标。
1911 年 4 月 8 日,机会终于来了。这一天,孚琦前往广州燕塘观看飞机表演。温生才早早地潜伏在孚琦的必经之路旁,等待着时机的到来。当孚琦的轿子出现时,温生才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向轿子连开数枪。孚琦当场毙命,而温生才也因寡不敌众,被清军逮捕。
在狱中,清军对温生才进行了残酷的审讯,试图从他口中获取更多革命党人的信息。然而,温生才坚贞不屈,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始终守口如瓶。他慷慨陈词,痛斥清朝的腐败和反动,表达了自己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他说:“我为救国救民,才出此下策,虽死无憾!” 他的英勇表现,让敌人也为之动容。
1911 年 4 月 15 日,温生才被押赴刑场。在前往刑场的路上,他昂首挺胸,毫无惧色。他沿途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高呼 “今日我代同胞复仇,各同胞务须发奋做人方好” 等口号。群众们被他的英勇行为所感动,纷纷为他落泪送行。最终,温生才在广州东郊被杀害,年仅 41 岁。
温生才的牺牲,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的英勇事迹被广泛传播,激发了更多人对革命事业的支持和参与。他用自己的生命,向封建统治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为辛亥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他的精神,激励着无数革命志士前赴后继,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
如今,当我们生活在和平繁荣的时代,享受着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时,不应忘记温生才这样的英雄烈士。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梅县区乃至全国的历史丰碑上,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
上一篇:余俊贤下一篇:李世济
中国新讽刺诗奠基人
国民党陆军上将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清藏书家、学者
抗日名将
辛亥革命红花岗四烈士之一
中国明朝官员
著名作家、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原广东省政府保安司令
原广东省政府主席
开国大校
温氏集团创始人
抗日名将
辛亥革命红花岗四烈士之一
广东省汕头市委书记
深耕多领域的社会活动家与学者
苏联缔造者
清末康有为门生
辛亥革命红花岗四烈士之一
清代慈善家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清末康有为门生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辛亥革命红花岗四烈士之一
香洲区人物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中国近代报刊出版家、政论家
中国古代十大太监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