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有礼[公元1940年-2003年] 湖北鄂州市鄂城区人物 罗有礼,1940年11月14日出生于湖北省鄂城县(今鄂州)长港镇高沟村伍家棚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2003年11月21日7时10分在沈阳因突发心脏病逝世,享年63岁。他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 1957年4月,罗有礼参加工作。1959年12月,他与鄂州籍青年舒阳春、胡泽生等人一起应征入伍。入伍后,他即被选送到第一机械化师军士教导队学习,后被调到一九〇师五七〇团五连尖子班当班长。任班长期间,他管理大胆,要求严格,组织科学,1964年带领全班进京参加全军军事大比武,取得优异成绩,受到军委领导接见,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还被军区树为“学习郭兴福标兵”。 1961年5月,罗有礼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3月起,他先后任排长、副连长,因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军事知识,努力钻研军事技术,先后被军、军区树为教练员标兵。1965年8月,他入武汉高级步校学习,因学习刻苦,组织能力强,被选为学员班长,并被评为“五好学员”。 1966年12月,罗有礼任一九〇师五七〇团连长。他十分注重军事训练,狠抓连队作风养成,即使是在国防施工时也不忘战备训练,连队连续四年被评为“四好连队”,并出席了军区“四好连队”代表大会。1969年10月,他任五七〇团二营副营长,1973年10月任该团副团长,1975年1月起,先后任一九〇师五七〇团团长、五六八团团长。在此期间,他勇于排除路线干扰,狠抓部队战备训练的落实,使团队全面建设有了很大提高,还先后率团参加了海城抗震救灾和赤峰地区加强机械化师进攻演习,完成了救助群众、恢复水毁工程和主攻团实弹演习任务。1979年9月,他入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成绩突出,被评为先进学员。 1981年2月,罗有礼任步兵第一九二师副师长,他抓训练有方,取得显著成绩,其军事训练教学法改革试点经验被所在军推广。1983年5月,他任六十四军副军长,所抓的激光模拟对抗演习,在全军军训工作会议上汇报表演,并为党和国家、军委领导及35国驻华军事武官作了演示,受到军委领导的充分肯定。1985年8月,他任三十九集团军副军长,狠抓部队管理,使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军区直接导演的几次大规模演习中,他协助军长科学决断指挥,保证了演习的成功,还在较短的时间内,科学组织,精打细算,出色完成了军部营建和搬迁任务。 1990年6月,罗有礼任三十九集团军军长。他认真贯彻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实事求是,及时向军委领导反映机械化集团军建设存在的问题,引起军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军委做出加强重点部队建设决断提供了有力依据。他按照军委决策,深入实际,积极研究探索机械化集团军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总结了一套机械化集团军建设的经验,组织制定了机械化集团军建设五年规划。围绕提高机械化集团军整体作战能力,他狠抓了基础训练、合成战术训练、战备演练和装备整训等各项工作的落实,先后多次成功地组织了所属师、旅、团实兵、实装、实弹战役战术演习,使三十九集团军切实实现了由步兵向机械化合成军的跨越,为提高机械化部队整体作战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还注重抓基层、打基础,在全军率先提出和建立了旅团生活服务中心,并注重加强营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基层官兵的物质文化生活。 1996年7月,罗有礼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在军区党委领导下,他分管装备、体制编制调整和管理教育工作。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他靠科学组织,完成了军区大型武器装备库房建设。他坚决贯彻军委战略决策,组织完成了1998、2003年两次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任务。针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教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他提出“治心为上,治官为本,综合治理,常抓不懈”的十六字原则,系统总结八条经验,促进了军区部队管理教育工作的全面落实。2003年4月,针对突然袭来的非典风暴,他及时提出“十个不准”“两个不出”的要求,强化了部队阶段性封闭式管理,为军区部队实现非典的零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 罗有礼在4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对党、对人民、对军队、对共产主义事业忠心耿耿,为党的事业和军队建设无私地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于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7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他还是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他撰写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战法探索》一书,由军事科学出版社于1994年7月出版,对砺兵强军起到了积极作用。他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是开拓进取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奋斗不息的一生,他为社会主义事业和我军现代化建设所建立的功绩将永载史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