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张裕钊

晚清官员、散文家、书法家

张裕钊

张裕钊[清][公元1823年-1894年,“曾门四弟子”之一,晚清官员、散文家、书法家]+像 
张裕钊,字廉卿,一作濂卿,号濂亭。武昌(今湖北鄂州)人。中国近代散文家、书法家、大臣。“曾门四学士”之一。 
张裕钊于1838年,应县试考取秀才。1846年,于湖北乡试中举。1850年,入京会试落第,后参加考选国子监学正,授内阁中书。张氏后入曾国藩幕府。张裕钊在京供职期间,目睹官场腐败,但以书文自娱,后弃官南归。1852年,张裕钊受聘主讲于武昌勺庭书院落。1854年,曾国藩进兵湖北,遂召入戎幕参办文案。后致力于教育、文学和书法的研究。自1871年起,张裕钊先后主讲于江宁凤池书院,保定莲池书院,武昌江汉书院,襄阳鹿门书院。1894年正月,于西安寓所逝世。
张裕钊与黎庶昌、薜福成、吴汝纶,被人并称为“曾门四学士”。其书法独辟蹊径,融北碑南帖于一炉,创造了影响晚清书坛百年之久的“张体”,被康有为誉为“千年以来无与比”。 1990年,湖北省成立了“张裕钊研究会”,张氏的书法、诗文和教育思想的理论研究,得到更进一步的推动和发展。著有《重修金山江天寺记》《屈子祠堂后碑》《赵充国颂》等。
张裕钊(1823 年-1894 年),字廉卿,号濂亭,湖北鄂州(原武昌府鄂城县)人,是晚清著名的官员、散文家、书法家,与黎庶昌、吴汝纶、薛福成并称 “曾门四弟子”,其在文学与书法领域的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1823 年,张裕钊出生于鄂城县东沟镇(今属鄂州华容区)一个书香门第。其父张宏议为当地廪生,以教授经学为业,家中藏书颇丰。张裕钊自幼受家学熏陶,6 岁入私塾诵读《论语》《孟子》,10 岁便能吟诗作对,展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稍长后,他师从本地名儒陈雪楼学习经学与古文,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1846 年,23 岁的张裕钊考中秀才,次年赴武昌参加乡试,中举人,从此步入士林。
道光二十九年(1849 年),张裕钊赴京参加会试,虽未及第,却因文章出众得到曾国藩赏识。当时曾国藩任礼部侍郎,正广纳天下才俊,见张裕钊所作策论 “闳中肆外,气脉贯通”,当即收其为弟子。此后,张裕钊进入曾国藩幕府,与黎庶昌、吴汝纶等一同研习古文,成为 “曾门四弟子” 的核心成员。在曾国藩的指导下,他深入钻研桐城派义法,又博采先秦诸子、两汉散文之长,逐渐形成自己 “醇厚雅洁,气势雄健” 的文风。曾国藩曾评价其:“廉卿之文,如钟鼎出地,精光四射,非近世文人所及。”
咸丰年间,张裕钊随曾国藩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先后担任曾国藩的幕僚、文书等职,负责起草奏章、檄文等重要文稿。其撰写的《克复金陵奏稿》《劝诫军将士檄》等文,文辞铿锵,逻辑严密,既具庙堂之雅,又含战阵之气,成为晚清公文的典范。同治元年(1862 年),张裕钊经曾国藩举荐,任内阁中书,后改任实录馆校对,参与《清文宗实录》的编纂工作。在此期间,他利用宫廷藏书资源,遍览经史子集,学问日益精进。
光绪元年(1875 年),张裕钊外放至江宁府(今南京)担任知府。任内,他勤政爱民,革除地方弊政,尤其重视教育与文化建设。他重修江宁府学,增设经史、算学等课程,聘请名儒讲学,使沉寂多年的府学重现生机。同时,他主持修复了南京夫子庙、江南贡院等文化古迹,亲自撰写《重修江宁府学记》《江南贡院碑记》等碑文,这些碑刻至今仍存,成为研究晚清南京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张裕钊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对桐城派的继承与革新。他主张 “文以载道,道器合一”,认为文章不仅要讲究义理、考据、辞章,更要关注现实民生。其散文代表作《濂亭文集》收录各类文章百余篇,涵盖论说、碑记、传状、书札等体裁。其中《送黎莼斋使英吉利序》探讨中西文化交流之要,《答吴挚甫书》阐述古文写作心得,《游狼山记》描绘山水胜景,皆文笔洗练,意境深远,被后世古文家奉为圭臬。
在书法领域,张裕钊更是独树一帜,创造了影响深远的 “张体” 书法。他早年临摹颜真卿、欧阳询等楷书大家,后研习北魏碑刻,将篆隶的古朴、魏碑的雄劲与唐楷的严谨融为一体,形成 “结体宽博,笔画刚劲,方中带圆,气象雄浑” 的独特风格。其书法作品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楷书《滕王阁序》《千字文》、行书《杜甫诗卷》等,笔力千钧,气韵生动,被时人誉为 “百年以来无出其右者”。日本学者宫岛咏士曾专程来华拜师学艺,将张裕钊书法传入日本,形成 “明治书坛学张风”,至今仍有深远影响。
光绪九年(1883 年),张裕钊辞官从教,先后主讲于江宁凤池书院、湖北江汉书院、直隶莲池书院、陕西关中书院等著名学府,培养了大批人才。他的教学注重 “知行合一”,既传授经史子集,又引导学生关注时务。弟子中,如马其昶、姚永朴、范当世等,后来都成为晚清文坛的重要人物。在莲池书院期间,他还创办了 “廉卿书局”,刊刻传播古籍与自己的著作,推动了北方文化的发展。
晚年的张裕钊回到湖北鄂州故里,在西山脚下修建 “濂亭”,潜心治学与书法创作。他整理毕生文稿,修订《濂亭文集》,并完成《书学汇编》《论学手札》等著作。光绪二十年(1894 年),张裕钊病逝于濂亭,享年 71 岁。临终前,他嘱咐弟子将其著作与书法作品 “传之后世,以明斯文之未坠”。
张裕钊的一生,跨越了晚清社会剧变的半个多世纪。他既是传统士大夫的代表,坚守经世致用的理想;又是文化革新的先驱,在文学与书法领域开辟新境。其学术与艺术成就,不仅影响了近代中国,更远播海外,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如今,鄂州西山仍保留着张裕钊故居 “濂亭” 遗址,其书法作品被各大博物馆珍藏,而 “曾门四弟子” 的文学佳话与 “张体” 书法的艺术魅力,依然为后人所传颂。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8-18 16:20
上一篇:汪馥萍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连平人物
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
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堂弟
道光帝第八子
清朝杰出的抗倭将领
已革端郡王载漪第五子
著名的华侨领袖
清康熙官员
清朝广东水师提督
明末清初书法家,画家,医学家
清代官员、画家,指画开山祖
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政治局常委
西汉开国智囊
战国谋略大师,连横破局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清末民国官员,清华大学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民国十大才女
中国哲学史家
中国近现代国画大师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中国留学生之父
清藏书家
清代画家
晚清红顶商人
云南回族穆斯林起义领袖
晚清官员、散文家、书法家
晚清官员、散文家、书法家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