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刘峻峰

筑港工程和航道治理专家

刘峻峰[公元1899年-1988年,筑港工程和航道治理专家] 湖北襄阳市枣阳市人物
刘峻峰,原名刘树德,是我国著名的筑港工程和航道治理专家,也是现代筑港和航道治理的开拓者之一,为中国交通工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求学之路
刘峻峰于1899年10月15日出生在湖北省枣阳县。1917年,他考入武昌第一中学,1919年6月,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交通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唐山交通大学前身)预科学习。1921年,他升入本科土木组铁道系,此时学校已更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学校。在校期间,刘峻峰勤奋刻苦,成绩优异,1925年9月毕业时,他名列第二,获得土木工程学士学位。

早期工作经历
毕业后,刘峻峰被分配到北宁铁路局工作,1926年1月1日到滦县工程处任实习工程师。1927年冬,主持修建彰武县大桥的英国工程师回国,他接任督修大桥工程,并于1928年胜利完工,展现出了出色的工程能力。次年,全线通车后他调到山海关铁路总段工作,并晋升为试用工程师。

1930年春,荷兰治港公司承包葫芦岛建港工程,刘峻峰经考试被录用,遂辞去北宁铁路局工作。同年6月,他到葫芦岛荷兰治港公司承担方块制造场工作,因成绩出色受到认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葫芦岛筑港工程停顿,1932年10月,他被调到烟台扩建海港。1933年,他随公司调往连云港,参与连云港工程的规划设计及施工。在连云港工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经验。当时,由于荷兰工程师对海底地质状况调查不充分,盲目施工,导致码头建设过程中多次出现塌陷和漂移等严重问题。刘峻峰等中外技术人员经过不懈努力,通过拔出钢板桩、加深加宽基沟、换填海沙等一系列措施,最终成功解决问题,完成了码头建设。

1936年夏,连云港工程完工,同年秋,荷兰治港公司与上海大昌建筑公司合伙承包江阴军港及建厂工程,刘峻峰担任江阴分公司的经理兼总工程师,并于1937年6月顺利完工,工作成绩得到广泛好评。1937年6月至1938年2月,他受荷兰治港公司派遣到广州建筑黄埔港。此时,沿海各城市多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满怀爱国热情的刘峻峰,不顾荷兰公司的挽留,放弃优厚待遇,毅然返回祖国大后方,投身抗日战争。

抗战时期贡献
1938年3月,刘峻峰来到昆明,任航空委员会驻滇工程师,后改为工程事务所所长,负责全省飞机场及其附属建筑物的工程,为抗战时期的航空运输保障提供了重要支持。1939年10月,重庆国民政府兵工署在昆明凤鸣村建厂,聘请他为顾问。1941年底,他应约到柳州修建飞机场及飞机库(山洞),虽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工程未能开工,但他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充分认可。1945年,他任五十二工程处副处长,负责主办工程事项,修建湖北来凤机场。

解放战争时期工作
抗战胜利后,刘峻峰于1945年12月任武汉区域规划委员会专门委员及规划处长。1946年4月至1948年2月,任善后救济总署湖北分署专门委员兼工矿组主任,其间还赴美国考察港埠水利工程近一年,学习了国外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1948年,他仅用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上海张华浜码头的初步设计,同年2月至1949年5月,任张华浜码头仓库管理处副处长兼总工程师。

新中国成立后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峻峰继续为国家的交通事业发挥余热。起初,他任铁道部上海张华浜码头仓库管理处总工程师。1950年6月,调交通部航务工程总局任总工程师,此后,他历任海河总局、基建总局、航务工程管理局总工程师、基建局顾问及交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等职。

在交通部工作期间,刘峻峰主持了许多大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工作。1950年冬,长江水流强烈冲刷南京对岸的浦口江岸,威胁到津浦铁路浦口火车轮渡码头的安全,前苏联专家提出挖江心洲的方案,但效果不佳。刘峻峰根据我国历代治河经验,提出“柴排护岸”方案,成功保护了浦口轮渡码头及其附近江岸,确保了南北运输大动脉的正常运行。

1953年,国家决定修建厦门岛和大陆之间的海堤,刘峻峰主持了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审查。施工中出现滑坡等事故,他及时主持研究处理方案,采用抛石压坡脚等措施,稳定了基础,使厦门海堤于1955年胜利建成通车。

1954年,为打破帝国主义的海上封锁,国家决定建设湛江商港。刘峻峰参加主持选定港址,与谭真总工程师一起主持初步设计及码头等单项工程技术设计的审查,带领技术人员和工人克服了码头钢筋混凝土桩打桩等困难,建成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海港。

为确保华东地区及上海市的煤炭供应,国家决定在安徽芜湖修建裕溪口煤码头,这是我国第一座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煤码头。刘峻峰主持选定港址,审查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直至工程建成投产。在施工过程中,针对钢筋混凝土坑道分段施工的连接材料问题,他与苏联专家发生分歧,最终他坚持的紫铜咬合连接方案获得成功,避免了工程返工。

1960年,交通部决定在广州建设文冲船厂,包括万吨级以上的干船坞,这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干船坞。刘峻峰和谭真总工程师等共同领导建设工作,审查设计文件,深入工地解决施工中的重大技术问题。

此外,刘峻峰还积极参与了青岛港老码头的修复、上海港张华浜港区及天津港三码头的建设,以及长江口航道整治的研究等工作,足迹遍布祖国沿海和长江两岸的港口。

社会任职与荣誉
刘峻峰不仅在工程技术领域成绩斐然,还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国家建设建言献策。他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56年,他被评为交通部优秀科技工作者。1978年,他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

晚年关怀与逝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虽年事已高,刘峻峰仍十分关心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特别是建港事业的发展。直至逝世前几年,他还对连云港扩建、长江口治理、宝钢码头工程等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1988年2月22日,刘峻峰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刘峻峰一生致力于筑港工程和航道治理事业,是我国现代筑港和航道治理的开拓者之一。他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尤其在软土地基筑港打桩方面有独特创见,解决了许多重大工程难题,为中国大规模发展港口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我国交通工程事业的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其贡献和精神值得后人永远铭记和敬仰。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25 16:58
上一篇:马良下一篇:杜甫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落马官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委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区长,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
原河北省省委第一书记
西汉第三位皇帝
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
贵州省委原书记
中国内地女演员
河南省委书记
中国工程院院士
民国时期四川军阀
实业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副主席
中国近代水利科学的开拓者
民国时期杰出女性
澳大利亚议会原纪录部长
宝安区人物
开国少将
蒋介石之长子
中国作家
原广东省政协常委
中国空军史上首批飞行员,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
抗日英烈
中国近现代国画大师
开国上将
革命烈士
阳江师范学校原校长
近代镇压革命者
浦东三杰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国民党军高级将领
筑港工程和航道治理专家
清川楚陕白莲教起义女首领
著名抗日英烈
南宋著名军事家、统帅
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
中国工程院院士、卷烟加工工艺专家
清湖北白莲教起义军首领
开国中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