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孟浩然

唐朝诗人,仙宗十友

孟浩然

孟浩然[唐][公元689年-740年,唐朝诗人,仙宗十友]+像 湖北襄阳市襄州区人物
孟浩然,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世称“孟襄阳”,因未曾入仕,晚年隐居,又有“孟山人”“鹿门处士”等称。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诗礼传家,少年有才
永昌元年(689年),孟浩然出生于襄阳城中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之家,在族中行第为六,祖籍邹鲁,世代习儒。其父亲以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为他命名,希望他能承先人遗训,出仕为官,建功立业。9岁时,孟浩然便与弟弟孟洗然一起在孟氏故园读书,作诗苦心孤诣,少年时就展现出卓著的诗才。

20岁前后,孟浩然游历鹿门山,作《题鹿门山》诗,此诗标志着他独特诗风的基本形成。鹿门山的清幽环境对孟浩然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他日后的隐居生活埋下了伏笔。

隐居鹿门,初露诗名
景云二年(711年),23岁的孟浩然与好友张子容同在鹿门山隐居读书。他们在此期间潜心钻研学问,吟诗作赋,过着宁静而闲适的生活。孟浩然所作的《夜归鹿门歌》,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描绘了鹿门山的清幽景色和自己夜归鹿门的情景,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其诗名也在乡曲之间获得赞誉。

次年,张子容入京应进士第,孟浩然送别好友,心中或许也怀揣着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同时也开启了他自己此后一段时间漫游求仕的历程。

漫游吴越,干谒求仕
25到35岁间,孟浩然辞亲远行,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漫游生活。他游历吴越之地,饱览江南的山水风光,广交朋友,同时干谒公卿名流,希望能得到赏识和引荐,从而获得进身之机。

开元五年(717年),孟浩然游洞庭湖,干谒时任丞相的张说,并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相赠,诗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气势磅礴,尽显洞庭湖的雄浑壮阔,表达了他希望得到张说举荐的心愿。然而,此次干谒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当年秋,他又游历三湘之地,继续寻求入仕机会,但依旧无果,次年便归家读书。

开元八年(720年)暮春,孟浩然病中赠诗张子容,感叹年华渐逝而入仕无门。这一时期,他虽然居家,但与一些中下层官吏交游频繁,常有诗歌唱和,在诗坛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开元九年(721年),张说被召拜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孟浩然看到了新的希望,在此后一两年间,赴洛阳求仕,试图借助张说的力量进入仕途,但未能如愿。

赴京科举,落第而归
开元十五年(727年)冬,孟浩然赴长安应进士第。在长安期间,他与王维结交,王维为孟浩然画像,两人成为忘年之交。王维是盛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与孟浩然同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在诗歌创作上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孟浩然在长安时,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然而,此次科举他却落第而归。落第后的孟浩然并未立刻离开长安,而是留在京城献赋以求赏识,希望能通过其他途径得到朝廷的任用。开元十六年秋,他在秘书省聊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一句,让四座称赏,誉满京师,但献赋之事却迟迟没有回音。

开元十七年(729年),仕途受挫的孟浩然拂衣离开长安。关于他离开长安,还有一段传说。相传王维曾私邀其入翰林院,恰逢玄宗至,孟浩然惊慌中躲在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孟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于是放归襄阳。虽此传说真实性有待考证,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孟浩然仕途的坎坷。

辗转南北,求仕无果
离开长安后,孟浩然辗转于襄阳、洛阳之间。他与姚崇后人交游赠诗,诗中抒发怀才不遇之感。开元十七年秋,他自洛之越,与曹三御史泛舟太湖。曹三御史欲引他入仕,孟浩然作诗婉言谢绝,或许是因为他此时对仕途已有些心灰意冷,又或许是他不愿为了入仕而违背自己的本心。

此后几年,孟浩然继续在江南一带漫游,寻访名山古刹,题壁赋诗,尽情享受山水之乐,但内心深处仍未绝用世之念。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孟浩然再度赴长安求仕,然而再次无果。他写诗赠别好友王维后,返回襄阳,结束了又一次徒劳的求仕之旅。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韩朝宗为襄州刺史。韩朝宗父亲韩思复与孟浩然为忘形之交,因此韩朝宗欲举荐孟浩然。二人约定好了进京的日期,可当天有好友来访,孟浩然与好友宴饮论诗,竟忘记了与韩朝宗的约定。当有人提醒他时,他回道:“喝酒喝到兴头上了,哪管得了其他事。”于是错过了这次难得的举荐机会,再次与仕途失之交臂。

入幕荆州,旋即归隐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被贬至荆州,辟孟浩然为从事。张九龄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孟浩然对他颇为敬重,此次入幕或许也让他看到了一丝仕途的希望。然而,孟浩然生性自由洒脱,不适应官场的束缚,加之身体状况不佳,因背疽发作而辞归襄阳。

回到襄阳后,孟浩然彻底放下了仕途的执念,开始寄情山水,归隐终身。他再次回到鹿门山,全身心地投入到山水田园的怀抱中,尽情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创作了许多优美的山水田园诗,如《过故人庄》就描绘了乡村的宁静生活和淳朴的人情,充满了生活气息。

纵情宴饮,溘然长逝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北归途径襄阳,访孟浩然。王昌龄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孟浩然交情颇深。二人相见甚欢,纵情宴饮。然而,因饮食犯忌,孟浩然背疽复发,不治而亡,一代诗星就此陨落,令人惋惜。

孟浩然一生虽仕途不顺,但在诗歌创作上却取得了卓越成就。他的作品以五言诗见长,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诗风格清丽壮逸,自然冲淡,后人将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其诗歌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深受人们喜爱。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30 14:22
上一篇:赵英下一篇:伍子胥
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诗人、文化传播者、文艺活动推动者
初唐奇谲诗人
诗人、作家、书法家、新闻工作者
元朝著名女诗人
唐朝宰相,中国六大政治家,唐朝诗人
南宋末诗人、画家
书法家、篆刻家、诗人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
唐代诗人
清初著名学者、诗人
唐朝第二位皇帝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唐朝第三位皇帝
唐代风水大师
唐朝宰相
千古名相
唐朝第二十任皇帝
刚正谏臣
唐朝开国皇帝
唐朝第十八代皇帝
初唐文坛革新先驱
西晋的智勇名将
中国职业象棋运动员
汉朝学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唐代著名医药学家、中医食疗学创始人
中央政法委原书记
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新宾县政府党组成员
中国作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华为公司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CFO
明朝官员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革命烈士
三国时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士
唐朝诗人,仙宗十友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