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朱尊权

中国工程院院士、卷烟加工工艺专家

朱尊权

朱尊权[公元1919年-2012年,烟草科技工作的奠基人]+像 湖北省枣阳市人物
朱尊权(1919年2月3日-2012年7月16日),男,汉族,出生于北京市,烟草生产及卷烟加工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名誉院长,获行业劳模、国家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朱尊权是中国烟草科技工作的奠基人之一,为中国烟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求学经历
朱尊权于1919年2月3日出生,祖籍湖北襄阳。他自幼勤奋好学,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求学之路。1941年,朱尊权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开启了他在烟草领域的征程。毕业后,他前往四川郫县烟叶示范场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烟草生产经验。

1947年,朱尊权为了进一步深造,远渡重洋赴美学习。他进入美国肯塔基州立大学,专注于烟草相关专业的研究,并于1948年获得农学硕士学位。因其优异的学术表现,毕业后留任该校烟草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在此期间,他接触到了国际先进的烟草技术和研究理念,为日后回国推动中国烟草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国投身烟草事业
1950年,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的赤诚之心,朱尊权毅然决定回国。回国后,他投身于新中国的烟草事业,最初工作于华东工业部烟草组。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烟草产业面临诸多挑战,“中华”牌等高档卷烟不能长期依靠美国烟叶,走自主发展之路迫在眉睫。朱尊权与王承翰同志主持研究分析美国烟叶香味特点及其在叶组配方中的作用,结合“中华”牌卷烟配方要求,深入研究国内主要产烟区烟叶的香味特点。他提出烤烟香型可分为浓香型、清香型和中间型三种类型,这一划分对指导我国卷烟配方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一系列措施,逐步实现了全部使用国产烟叶生产“中华”牌等高级香烟,为我国卷烟产业的自主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

推动卷烟工艺技术革新
自然醇化是改进卷烟品质的传统做法,但醇化期长达1-3年,当时国内烤烟产量不足,缩短醇化期成为关键。朱尊权和同事们引进东欧晒烟的人工高温快速发酵技术并加以研究,主持研究设计了发酵室及其工艺技术。该技术经轻工业部组织推广,在全国实行,形成了一套中国式特有的卷烟工艺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卷烟生产效率和品质。

此外,50年代各产烟省烤烟分级标准不一,多以颜色为主,忽视部位,不适合配方需要。朱尊权在国家标准局的支持下,组织研究制定了以部位分等的16级烤烟国标,统一了全国烟叶分级标准,该标准获得了国家标准局的奖励,规范了我国烟叶分级体系,有利于烟草产业的标准化发展。

1957年,朱尊权组织编写的《卷烟工艺学》由轻工业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烟草工艺领域的重要著作,为烟草行业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同年,他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全国轻工业先进生产者大会,其在烟草工艺领域的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

1958年,轻工业部将朱尊权所在的烟草研究室扩建为研究所,并由上海迁往郑州,他负责所里技术工作并担任副所长。此后,他长期扎根郑州,全身心投入到烟草科研工作中,为河南乃至全国的烟草产业发展奉献力量。例如,他积极组织人员参加轻工业部在河南省襄城县设立的烟叶生产示范点工作,协助改进烤烟生产技术,襄城县的经验对全国烤烟生产起到了示范作用,促进了全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助力卷烟降焦与新型卷烟研发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降低卷烟焦油含量成为烟草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朱尊权主持研究降焦原理,经过不懈努力,研究出利用机械打孔稀释烟气技术的《821》低焦油混合型卷烟,该成果获轻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我国低焦油卷烟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同时,朱尊权还利用中医中药传统资源,联合医药专家进行论证,证实一些中药成分在燃烧过程中能进入烟气,推动一些烟厂发展了一批对健康有一定辅助作用的新混合型卷烟,为减少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做出了积极探索,引领了我国新型卷烟的研发方向。

促进中国烟叶质量提升
80年代初,国产烟叶与国际优质烟叶在质量上存在较大差距。朱尊权与美籍华人左天觉博士一同多次赴河南、贵州等主要烟区进行现场考察,找出了烟叶质量低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良,发育不全,成熟不够,烘烤不当”。

1986 - 1988年,朱尊权负责“中美合作改进中国烟叶质量试验研究”项目。通过3年合作,扭转了过去对优质烟认识上的偏差,抓住了成熟度的关键,改进了农艺措施、烘烤技术及白肋烟晾制工艺,使烟叶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该项目烤烟部分获中国烟草总公司1989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白肋烟部分获中国烟草总公司1991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显著提升了我国烟叶的国际竞争力。

1996年,中国烟草总公司与美国菲利普·莫瑞斯公司合作开发优质烟叶,朱尊权担任中方技术顾问。在他的指导下,河南、福建的烤烟,湖北的白肋烟,新疆与湖北的香料烟生产均取得良好效果,菲利普·莫瑞斯公司以较高价格收购了大量烟叶,为我国烟叶出口闯出了新途径。

人才培养与学术贡献
朱尊权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他被聘为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等多所院校的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亲自指导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为烟草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

1955 - 1957年,朱尊权连续负责三期全国烟草技术干部培训班组织工作并讲授烟叶品质鉴定和配方的课程,为全国各地烟厂培养了大批实用性专业人才。1965年,他在许昌举办针对农业专科毕业生的培训班,开展烟草化学方面研究。1985年,他为郑州烟草研究所争取到培养中国轻工业科学院研究生资格,并为研究生讲授烟草概况和发展趋势,为我国烟草行业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

此外,朱尊权还是中国烟草学会筹组人之一,长期担任学会主办的《中国烟草学报》主编以及郑州烟草研究院主办的《烟草科技》刊物的主编(后任名誉主编)。他积极推动和参与国际间烟草学术活动和交流,1988年在第9届国际烟草科学大会上做特邀学术报告,并当选为该届CORESTA科技委员会委员,提升了中国烟草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晚年荣誉与贡献
1997年,朱尊权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对他在烟草科技领域卓越成就的高度认可。此后,他虽年事已高,但仍心系烟草事业,继续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

他先后获得全国烟草行业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烟草行业劳动模范、河南省科技功臣等荣誉称号。2008年被国际烟草科研合作中心(CORESTA)授予CORESTA奖。2009年,他再次荣获CORESTA国际烟草科学研究合作中心奖。

朱尊权在烟草生产及卷烟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发表论文众多,如《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是促"卷烟上水平"的重要措施》《中国烟叶生产科研现状与展望》等,为行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他还于1993年翻译了左天觉著《烟草的生产、生理和生物化学》一书,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烟草知识和理念。

2012年7月16日,朱尊权在郑州逝世,享年93岁。他的一生,是为中国烟草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以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中国烟草科技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其功绩将永载中国烟草发展的史册。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30 14:30
上一篇:朱绶光下一篇:唐克威
革命烈士
明朝开国皇帝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革命烈士
明朝第四位皇帝
国务院原总理
学识渊博心怀大爱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子
画家
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南宋哲学家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广东省委原书记
易学家
贵州省委原书记
原黑龙江省委原书记
香港南丰集团创办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经济学家
李大钊次子
青海省民政厅原厅长
抗美援朝老兵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开国大校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落马】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原总书记
少校军衔
原贵州省军区第一政委
原陆军预备部队训练司令部参谋处长
罗湖区人物
革命烈士
经济学家
开国大校
李大钊的儿媳
原安徽军区第一政委
筑港工程和航道治理专家
南宋著名军事家、统帅
清川楚陕白莲教起义女首领
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
中国工程院院士、卷烟加工工艺专家
著名抗日英烈
清湖北白莲教起义军首领
开国中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