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绩熙[公元1886年-1951年] 湖北恩施州利川人物 甘绩熙,名朝清,自号穆卿、没清、芟胡、珊瑚、思明子。利川团堡寺箐口人。1913年,袁政府授少将衔陆军步兵上校,辞未受。于是久居闲散,意甚不平。1927年至1929年间,历任湖北省宜城、光化、咸宁及山东省费县县长。1950年被错押半年,因病释放,1951年病逝。 甘绩熙(1886—1951),湖北利川团堡人,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早年求学与投身军界 甘绩熙幼年丧母,父亲是私塾教师,他自幼习读,聪明过人,且性好武侠。在施南府初级师范学校学习时,他参加了竟南学社,开始接受革命思想教育。 光绪三十三年(1907)春,甘绩熙目睹国家沉沦,认为只有投身军界才能改变现状,于是独自东下赴鄂垣从军。五月,他进入陆军第八旗步兵队十三协二十九标二营。七月,因其表现出色,被选入陆军特别学堂(后该校并入测绘学堂)。在学堂中,他专攻测绘,与蔡济民、蒋翊武、邓玉麟、彭楚藩、牟鸿勋等军界、学界人士志同道合,共同探讨革命事宜。同时,他还与詹大悲、刘尧澄、梅宝玑等人办理《商务》《大江》两报,通过报纸宣传革命思想,为革命事业营造舆论氛围。 宣统二年(1910),甘绩熙结识了谭石屏、居觉生,并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正式成为一名坚定的革命志士。 武昌起义中的英勇表现 1911年10月9日,汉口宝善里机关失事,革命党人决定提前起义。甘绩熙与同学方兴、李南星等人事先戎装准备妥当,饮酒以待起义时刻的到来。酒酣之际,甘绩熙高吟岳飞《满江红》词,慷慨表示此饮之后,要等胜利后再饮水,展现出其坚定的革命决心和豪迈气概。 10月10日夜,武昌起义枪声响起,甘绩熙立刻奔向楚望台军械库,领取武器后返回学校,率领同学整队出发,参加武昌起义。起义军攻下总督衙门后,测绘参战学生奉命卫戍咨议局,甘绩熙担任守卫司令官。11日黄昏,清军管带郜翔宸率百余人来犯,甘绩熙与蒋翊武指挥队伍顽强抗击,成功击退敌军。此后,甘绩熙被任命为湖北都督府参谋处参谋。 10月12日,满清政府遣陆军大臣荫昌、海军提督萨镇冰率陆、海军反攻,革命军形势严峻。26日,汉口刘家庙失守,甘绩熙主动请战渡江,前往汉口作战。在姑嫂村一战中,他四次擎举军旗,率众挺进,将战旗高举于阵地前沿,激励着革命军将士奋勇向前。战火延至市内后,他以参谋官身份指挥作战,虽多次身处危险境地且带伤御敌,仍指挥若定。汉口即将失守时,他返回武昌请兵,随后又率千人乘夜返渡,再战于汉口歆生路至桥口之间。是日晚,他扼守要塞满春戏园,以“当于悲凉中求雄壮生活”自励,在汉口连战数日,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血战武昌与后续战斗 返回武昌后,甘绩熙仍每日步行数十里去汉阳侦察战事,因积劳成疾而患病。10月28日,汉阳磨子山、扁担山等地相继沦陷,革命军退守十里埠。甘绩熙听闻后,不顾病痛,奔赴十里埠面见战时总司令黄兴请战。他从营中挑选壮士一百零八人,组成敢死队,身披“临时指挥官”白带,自任尖兵队长,于子夜出发向磨子山挺进。 战斗中,甘绩熙身先士卒,带领敢死队冲刺拼搏,清军因之震慑,仓皇逃窜,革命军一举夺回磨子山。随后,他按约定信号纵火烧庙,与援鄂湘军统领刘玉堂部合力再取扁担山。至山麓时,敌弹如雨,甘绩熙旧伤未愈又添新伤,但他毫不退缩,以枪为杖,奋力攀登,最终率众收复扁担山。此时天已微明,甘绩熙多处负伤,鲜血淋漓,在众人力劝下才下山。当时《大汉报》主笔胡石庵作《甘侯行》长诗一首,以歌颂其英勇事迹。 革命军撤离阳夏,退守武昌后,黎元洪想前往葛店,甘绩熙奉命与之朝夕相随,并婉言相劝其留下。黎元洪执意出城时,甘绩熙表示誓与城共存亡,展现出了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坚守。 民国时期的经历 停战议和后,甘绩熙与丁世杰同任荆宜特派专员,期间筹集援省军饷四十余万元,为革命事业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1912年,甘绩熙任各部总稽查、都督府特别参议。中国同盟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后,他加入中国国民党,并被选为湖北省支部评议员。1913年,陆军部授予甘绩熙陆军步兵上校、陆军少将军衔。1914年,甘绩熙返乡。 此后,甘绩熙先后担任北伐大本营咨议、中国国民党湖北省党部临时执委会委员兼青年妇女部部长、湖北省党部第三届监察委员兼省官钱局产业委员会委员等职。他还曾先后担任湖北光化、咸宁、宜城及山东费县县长,在地方治理中,努力为百姓做事,期望能为当地带来发展和改变。国民政府授予其胜利勋章,以表彰他在革命和地方工作中的贡献。1947年,甘绩熙回归老家箐口。 晚年遭遇与平反 1950年,甘绩熙被错误关押数月。1951年,他因病逝世,人生就此落幕。 直到1985年,中共利川县委为甘绩熙平反昭雪,恢复其名誉,他的革命功绩才再次被世人所重视和铭记。作为武昌首义的元勋之一,甘绩熙在辛亥革命中展现出的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精神,以及他为革命事业长期奋斗的经历,是中国近代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也成为利川人民的骄傲,其事迹激励着后世无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