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吴子尚

武昌首义的参与者

吴子尚[公元1885年-1950年] 湖北恩施州利川人物
吴子尚(1885.4~1950.2),派名钟敏,又名志成,号子尚。成年后,因身材魁梧高大,绰号“吴长子”。湖北利川谋道支罗人,武昌首义的参与者。
吴子尚(1885.4~1950.2),派名钟敏,又名志成,号子尚,因身材魁梧高大,绰号“吴长子”,是湖北利川谋道支罗人,也是武昌首义的参与者。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早年经历
吴子尚少时家贫,以贩米为生,但他从小就胸怀大志,不甘于困守家中,一心想要冲破家庭束缚,到外面的世界闯荡。1907年春,他抓住机会,在磨刀溪场上卖米时,向几个米贩子卖了3石谷子,凑得盘缠钱,毅然踏上征程。他从磨刀溪出发,历经艰辛,经利川、巴东,徒步走到宜昌,随后搭木船前往武昌。

到达武昌后,吴子尚找到施鹤同乡会,在牟鸿勋、甘绩熙、张义州等人的帮助下,进入湖北署当兵。1910年,在家乡的支持下,他进入陆军特别小学堂补习文化。经过一年多的刻苦努力,他从一个贫苦的贩米少年,成长为能提笔写信记帐的人,文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并且,在学习期间,他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秘密参加了革命组织共进会和湖北军队同盟会,从此踏上了革命道路。

武昌首义立功
1911年,吴子尚以继续在校补习为由,未回军营当差。他经常出入施鹤同乡会,积极联络学界、军界的革命党人,为革命事业四处奔走。同乡会安排他在招待所负责接待工作,主要任务是保障革命党人的往来食宿,为他们提供便利,并做好工作联系等事宜,他认真负责,为革命党人之间的交流和活动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首义爆发。吴子尚听闻后,立刻与赵鸿钧一起跑到楚望台军械库领取武器。他们先是守卫军械库,在阅马场布防,确保军械库安全,为革命党人提供坚实的武器保障。当进攻清督署的战斗打响后,吴子尚跟随二十九标蔡济民部投入激烈战斗。

第一轮进攻时,由于友军进攻受阻,蔡部孤军深入,形势十分危急。关键时刻,吴子尚毫不畏惧,与战友们发起第二波攻击。为了给炮兵提供准确的射击目标,他们冒险在清督署门前放火,熊熊烈火照亮了战场,引导炮兵向清督署精准攻击。第二波攻击结束后,他又迅速组织敢死队,发起第三波攻击。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他与战友们连续奋战12个小时,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彻底歼灭了负隅顽抗的清军。11日晨,他们全歼清督署守敌,成功攻克清督署,为武昌首义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随后,吴子尚与赵鸿钧一起,跟随蔡济民部队攻打布政使衙门,经过一番激战,占领藩库。至10月11日中午,革命军取得了完全占领武昌全城的胜利,吴子尚在这场伟大的革命起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用热血和勇气书写了自己的革命篇章。

革命后续经历
1912年6月,湖北革命实录馆成立,吴子尚被任命为实录馆庶务。在此期间,他不仅认真完成馆内工作,还经常奔走于武汉三镇,积极联络军界、学界同仁,广泛收集辛亥首义中的革命事迹,将其收录于馆藏中,为保存辛亥革命的历史资料默默贡献力量。

1913年9月,“二次反袁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再次前往日本,湖北军政府派兵护送。吴子尚因身材魁梧高大,被选中参加护送任务。他不负众望,历经两个多月的艰难行程,安全地将孙中山送到日本长崎,为保护革命领袖做出了贡献。

1916年,吴子尚从武昌返回故里。1918年,他协助鄂西靖国军在谋道太平长五间建立小兵工厂,参与生产炮弹,为靖国军提供了重要的武器支持,助力革命力量的发展。

地方任职时期
1930 - 1939年,吴子尚先后担任利川县新场区区长,三区(南坪)联保主任、三区(汪家营)太平乡乡民代表等职。在地方任职期间,他关心地方事务。民国三十六年,为了改善家乡交通闭塞的状况,他亲笔致函省主席万耀煌,言辞恳切地指出“本县僻处鄂西极边,交通闭塞,文化落后,人不能尽其才,物不能尽其用,货不能畅其流……有识之士,莫不困于交通为之忧心久矣”,大声疾呼改善交通,为地方发展积极奔走,希望能给家乡带来新的生机。

他还为人正直,仗义疏财,敢于为民发声。当年,利川中学有三名学生被地痞殴打,县府却不闻不问,对此他深感愤慨。他发动全校学生,手持木棒、石块分三路直捣县府,痛斥县长雷必震“ -”,展现出了他刚正不阿的性格和对正义的执着追求。

抗日战争时期,他秉持着爱国情怀,送儿子赵明荣到恩施参军,临别时,他叮嘱儿子“好男儿志在沙场,报国就在今朝”,将自己的爱国之情传递给下一代,鼓励儿子为国家奋勇杀敌。此外,他还曾以“中国之命运人心”为题发表演说,与蒋介石《中国之命运》主张的“攘外必先安内”相抗争,提出“以德则兴,施戎则怨,要抗战必胜,应以‘德’动员,以‘爱’相交,以‘和’团结;人心齐,泰山移,何愁不收复江山”,表达了他对抗战的正确认识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晚年结局
1950年2月,吴子尚被人民政府镇压。关于其被镇压的具体原因,相关资料未详细提及,可能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地方局势以及其个人在某些时期的行为等多种因素有关。

吴子尚的一生,从一个贫苦的贩米少年,成长为武昌首义的参与者,历经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重要历史事件,后又在家乡担任地方职务,关心地方发展和民生疾苦,在抗日战争时期积极支持抗战,既有在革命浪潮中的英勇奋战,也有在地方事务中的积极作为,其人生经历丰富而复杂,是那个特殊历史时期众多人物的一个缩影。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25 09:45
上一篇:吴郅堂下一篇:甘绩熙
著名的数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海南进士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北京大学校长
落马官员
原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
北宋时期贤能官员
明朝首辅,明朝兴化三相
清藏书家、学者
民国时期四川军阀
泗洪人物
原延郡师范学堂教务长兼文史教员
中国西医学教育先驱
四川陆军速成学堂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滇军将领
复旦大学校长
汪伪汉奸,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主席
四川陆军速成学堂
现代知名人士、诗人
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中国抗日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近代镇压革命者
国民党将领
日英雄、双枪老太婆
革命烈士
著名革命烈士
解放战争烈士
革命烈士
现代史上著名的史学家
革命烈士
武昌首义的参与者
袁政府授少将衔陆军步兵上校
革命烈士
第二野战军战士
宋代状元
民国时期林业专家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