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洪文国[公元1881年-1950年,抗日英雄、双枪老太婆]+像 辽宁鞍山岫岩县人物 赵洪文国(1881—1950 年),满族女性,世人称其赵老太太,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哨子河乡红旗沟。她不甘沦为亡国奴,毅然舍弃安稳家庭,携子孙三代投身游击抗战,因而声名远扬。抗战期间,她积极参与创建辽南 “少年铁血军”、“华北国民抗日军” 以及 “晋察冀游击纵队” 等抗日武装,获誉 “游击队之母”“民族之母”。在漫长的抗战岁月里,赵氏家族为抗击日寇前赴后继,多达三十余人壮烈捐躯。 1881 年,赵洪文国于岫岩县哨子河乡红旗沟村诞生。1931 年 “九一八事变” 后,其子赵侗组织抗日武装,她毫不犹豫地变卖家产,将所得钱财悉数充作抗日经费,还动员全家投身抗战。她家成为抗日队伍的秘密掩护所与交通站。日军恼羞成怒,焚毁其房屋,将她逮捕入狱严刑拷打,然而这一切都未能动摇她坚定的抗日决心。出狱后,1934 年 7 月,她带着儿媳、女儿秘密前往北平,在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继续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7 年,赵洪文国通过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筹集到大量军火,并亲自带队将军火运送到华北国民抗日军驻地。北平沦陷后,她辗转前往汉口,频繁出席群众及各界集会,发表抗日演讲,成功动员 200 多人奔赴华北加入国民抗日军,其爱国之举广受赞誉。 1937年秋,赵洪文国到香港,在南洋爱国华侨中进行抗日宣传和募捐活动。她发表的《对于目前局势的几点意见》在海外引起反响。日本反战同盟成员绿川英子为此会见了她,并发表特写《赵老太太会见记》,介绍她的抗日爱国行动。1939年春,重庆北碚发动志愿兵运动,邀请赵洪文国作指导,她欣然答允并到四川各地讲演。讲演时听众感其爱国精神,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冯玉祥将军赞她是“女中豪杰,评价她讲演是“句句英雄话,愧死男儿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称她是“抗日战士之母”,为她写了一首打油诗:“东洋出妖怪,中国出老太。老太捉妖怪,妖怪都吓坏!说起赵老太,谁个不崇拜?要想中国好,学学赵老太!”赵洪文国抱有很深的封建“正统”观念,素为蒋介石所赏识。 1945年抗战胜利后,她当即投靠国民党政府,进行反共活动,蒋介石委任她为冀热辽边区游击第二路军绥靖司令,为她的部队装备了精良武器并多次传谕嘉奖。蒋介石撤离大陆时,手谕赵洪文国:“奋起抗日精神,发扬游击经验,扩充川滇黔反共大军,复兴中华,树立新功。”赵洪文国率一个师进驻重庆。她自任“总统府留守”,并以“反共总司令”的名义进行活动。人民解放军开进四川,赵洪文国率部流窜于什邡、茂县、彭县一带招纳土匪,烧杀抢掠,给川西北人民造成很大灾难。入川解放军先头部队不忘其抗日旧勋,多次派人劝说她识别清浊,回到人民行列。她非但不听,反而阻挠国民党第十六兵团起义,煽动反共分子将解放军谈判代表杀害。解放军仍再三劝说,争取她悬崖勒马,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蒋委员长。”把解放军说服教育工作说成是“挑灯拨火,诱惑忠良”。 人物结局 1950年2月,赵洪文国被抓获,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军法处依法将其处以死刑。终年6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