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陈焕春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焕春

陈焕春[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像 湖北恩施州恩施市人物
陈焕春,男,1953年3月20日出生,土家族,湖北省恩施市人,中共党员,家畜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兽医协会会长、农业农村部转基因专项技术副总师,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副主任。
陈焕春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专家,也是湖北恩施州恩施市杰出人物。他长期致力于动物传染病与人畜共患病研究,为中国畜牧业发展和动物疫病防控做出了卓越贡献,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早年经历
1953年3月20日,陈焕春出生于湖北恩施的一个农民家庭。尽管父母不识字,但十分重视子女教育,常把他关在土房楼上,让他安心读书,不到时间不准下楼。这种严格的家庭教育,培养了他专注学习的习惯,也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2年,19岁的陈焕春被推荐到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学习。1975年,他从华中农学院毕业(后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并留校任教。1976年,留校任教的陈焕春到天门县实习,目睹了当地流行耕牛腹泻病,许多耕牛死亡,农民无牛耕地,只能人拉犁的悲壮场景。这一画面深深刺痛了他,也让他坚定了做好家畜传染病研究工作的决心,从此与动物疫病防控结下了不解之缘。

求学经历
1984年,陈焕春被教育部公派到德国慕尼黑大学兽医学院医学微生物、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所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国际著名动物传染病学家Mayr教授。然而,入学之初,他因德国不承认中国学历,被导师告知不能读学位。但陈焕春并未气馁,他表示自己只有两年时间,最重要的是学到真正的技术和知识,回国后解决中国动物传染病问题。

凭借勤奋和天赋,陈焕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了解和部分掌握了实验室的各项技术。导师对他刮目相看,主动提出资助他学习德语。3个月后,他成为慕尼黑大学的正式学生,开始攻读兽医学博士学位。

读博期间,导师告知陈焕春牛冠状病毒感染危害严重,但国际上无人能建立简便、快速的ELISA方法。他想起在天门县看到的“人犁地”惨状,毅然接受了这一课题。经过一年多的反复摸索,他成功建立了牛冠状病毒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该方法被欧洲国家许多实验室作为常规诊断方法采用。1988年2月,陈焕春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博士学位。随后,他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国际动物传染病研讨班学习一年。

科研生涯
回国初期研究:1989年,陈焕春回国,回到华中农业大学。当时学校的研究条件艰苦,实验室甚至不能正常供水供电,也没有一件科研仪器可用,但他毫不退缩,立刻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他开始了对猪伪狂犬疫苗的研究,立志攻克这一困扰中国养猪业的难题。
猪病研究与防控:1990年冬天,湖北大批生猪突然死亡,陈焕春每天泡在实验室和猪圈里,经过研究,他从大量死亡的仔猪病料中分离出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有效缓解了江汉平原地区猪仔大量死亡的状况。1998年前后,他又率先确诊并系统总结出猪伪狂犬病的五大临床特征,制定了“伪狂犬病检疫”国家标准,研制了灭活疫苗和基因缺失疫苗,以及抗原抗体检测方法和鉴别诊断方法,有效地控制了此病在我国的爆发与流行,为中国养猪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被誉为养殖户的“守护神”。
重大疫病防控贡献:2004年,陈焕春被任命为国家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指挥部攻关总体专家组组长。他带领研究团队不分昼夜,刻苦钻研,研制了10余种禽流感抗原和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为禽流感的防控乃至净化提供了有效工具。2005年6月,四川暴发猪链球菌疫情,39人死亡,大量生猪发病死亡,陈焕春赶到现场及时确诊,并提出紧急控制方案,使该病在一个月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当时有人称“非典时期有个钟南山,四川怪病有个陈焕春”,高度评价了他在疫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现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跨越,2001年陈焕春带领团队创办了高新技术企业——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9月,该公司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创办以来,累计销售收入可观,还解决了数百人就业问题,有力推动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让科研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教学与人才培养
陈焕春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在华中农业大学长期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曾任畜牧兽医学院院长、副校长等职。截至2023年9月,他已培养毕业博士95人,硕士112人,为中国动物医学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深入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他领导的研究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和人才培养环境。他还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做出了贡献。

社会任职与荣誉
陈焕春担任了众多社会职务,如中国兽医协会会长、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动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同时还是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专家委员会委员、科技部973传染病专家组副组长等,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的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发展等提供智力支持。

他凭借卓越的科研成就和贡献,获得了众多荣誉和奖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等多项科技奖励,还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华农业英才奖等荣誉。2003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对他学术成就和行业贡献的高度认可。

科研理念与情怀
陈焕春秉持“动物健康,人才安全”的理念,坚守动物传染病防控研究40余载。他从实践中总结提出了“少打针、少用药、环境友好、绿色健康养殖”的动物疫病防控与畜牧业养殖新理念,对提高养殖业效益,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他始终心系农民疾苦,虽拥有多个头衔和多种荣誉,但最认可“兽医”这一身份。他常说“人生如果重来,我仍然会做一名兽医,带着药具箱子,穿梭在天高地阔的乡村”。他经常深入农村猪圈牛栏,为家畜治病,为农民解忧,即便年事已高,仍不顾辛劳,蹲着给动物看病,一蹲就是一上午,起身时需要有人帮忙搀扶。

2023年6月,他担任湖北省动物疫病综合防控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专家委员会主任,继续在动物疫病防控领域发挥余热,为推动中国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陈焕春以其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和无私的奉献,在动物疫病防控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中国畜牧兽医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精神和成就将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农业科研和动物疫病防控事业。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24 17:34
上一篇:吴国桢下一篇:邓玉麟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务院原党组成员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画家
商务部市场部主任
柒牌集团董事长
第十九届中央委员
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埃及首任总统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天津日报社文艺部主任、作家
版画界的传奇人物
海内三陈民国时期诗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原政协主席
著名的华侨领袖
中国水球运动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阳江县县长
中央政治局委员
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冠军
香港演员、歌手、主持人、商人
原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国香港女演员、模特
军统第一杀手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落马】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