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平凡[公元1940年-2005年] 湖南娄底市新化人物 苏平凡(1940年4月-2005年1月15日),男,汉族,湖南新化人,1962年9月参加工作,197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曾任马鞍山市委书记,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2005年1月15日,率团出访澳大利亚达尔文市期间,突发脑溢血逝世。 苏平凡(1940年4月-2005年1月15日),汉族,湖南新化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曾任马鞍山市委书记,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以下是他的详细生平介绍: ### 早年学习与工作经历 1958年9月,苏平凡考入皖南大学(今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学习。在大学期间,他勤奋刻苦,努力钻研专业知识,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2年9月,苏平凡毕业后,被分配到合肥市第一中学担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他认真负责,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尊敬。1965年8月至1966年6月,苏平凡带领下放学生在祁门县劳动锻炼,这段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1969年4月,苏平凡前往颍上县,成为县革委会、县“三代会”工作人员。在颍上县工作期间,他积极参与当地的各项事务,努力为群众服务。1971年11月,苏平凡回到马鞍山市,在马鞍山市第一中学继续担任教师。他始终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 教育系统任职与提升 1978年4月,苏平凡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被任命为马鞍山市师范学校教导处副主任。在这个岗位上,他注重教学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为提高师范学校的教育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1979年10月起,苏平凡历任马鞍山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他深入教学一线,开展教学研究和指导工作,推动了马鞍山市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1982年3月,苏平凡升任马鞍山市教育局副局长,他负责分管教育教学、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 从政经历 1983年5月,苏平凡凭借着丰富的教育工作经验和出色的领导能力,被任命为马鞍山市副市长。在担任副市长期间,他分管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工作,积极推动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他重视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马鞍山市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1985年8月,苏平凡调任安徽省广播电视厅厅长、党组书记。他在任职期间,积极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和节目质量,为安徽省广播电视事业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1986年4月,苏平凡担任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在宣传部工作期间,他注重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了安徽省文化事业的发展。1987年9月至1988年7月,苏平凡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领导能力。 1988年11月,苏平凡回到马鞍山市,担任市委书记。在担任市委书记的十年间,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动马鞍山市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他注重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他深入基层,关心群众疾苦,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深受马鞍山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1998年1月起,苏平凡担任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在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期间,他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履行职责,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为推进安徽省的民主法制建设和人大工作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个人素养与成就 苏平凡同志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他坚持原则,作风正派,为人宽厚,关心群众,爱护干部,生活简朴,廉洁自律,表现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优秀品质。 此外,苏平凡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倾注了深情,他发表了《奇猎记》《希望的文学》等儿童文学作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他还撰写了《为何当好一把子》《民主、科学决策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马鞍山市地域经济的特点及对策》等论文,对领导工作和地方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2005年1月15日,苏平凡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合肥逝世,享年65岁。他的逝世,让许多人深感悲痛,他的功绩和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