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湘科[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像 湖南娄底市涟源市人物 廖湘科,1963年9月14日出生于湖南省涟源市,计算机系统软件专家,少将军衔,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 ### 早年经历 1981年,廖湘科从涟源一中高中毕业。随后,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并于1985年本科毕业。同年,他考取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硕士研究生,并在1988年获得硕士学位。此后,廖湘科留校工作,在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开启了他的科研与教育生涯。 ### 科研与教育生涯 - **职务晋升**:留校后,廖湘科从助教做起,先后担任讲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副所长、副院长等职务。2009年,他担任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并于2010年12月28日受衔晋升少将军衔,成为涟源籍第6位将军。 - **教学与指导**:作为国防科技大学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廖湘科一直致力于为国家培养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指导的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在计算机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 **学术兼职**:廖湘科担任了众多重要的学术职务,他是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与基础软件”重大专项论证专家组副组长,“十五”863计划“软件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共创软件联盟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软件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西南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等。 ### 主要科研成就 - **高性能计算机研制**:廖湘科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软件与通用操作系统的科研工作,他的科研生涯与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紧密相连。他参加了“银河-Ⅱ”到“银河-Ⅴ”四代巨型机的研制,积累了丰富的巨型机研制经验。2010年以来,他带领团队创下中国“天河”超级计算机先后7次问鼎世界冠军的纪录,标志着中国超级计算机研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他先后担任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的主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常务副总设计师、总指挥,创新地提出了页复制、页分布、页迁移的综合数据局部化技术,基于端点映射和内存映射的通信协议,“任务-逻辑CPU-物理CPU”的两级调度算法等,为中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 - **操作系统研制**:廖湘科主持研制了国内安全等级最高的银河麒麟操作系统。该系统具有高性能、高安全、高可用、强实时和可扩展的特点,并通过了公安部和军队安全认证机构的结构化保护级测评。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参加了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成果展览,受到中央领导和专家的高度好评。美国国会也曾专门就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向美国政府呼吁,认为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在军队的部署,将使美国网络战武器失效。这充分说明了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的先进性和重要性。 - **科研项目组织与规划**:廖湘科还承担了中国基础软件领域的战略规划和科研组织工作。他曾任“十五”863计划“软件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主持十五期间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软件、办公软件等课题的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曾任“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与基础软件”重大专项论证专家组副组长,主持基础软件方向的论证工作;曾任共创软件联盟理事长,参与中国开源软件的社区组织与国际合作工作。 ### 获得荣誉 - **科技奖项**:廖湘科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排名第1)、一等奖3项(排名第2、4、14),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6项排名第1,2项第2),教育部十大科技进展2项(排名第1、2)。 - **个人荣誉**:他获得了光华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求是”奖、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奖、“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众多荣誉。此外,他领导的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2017年全国创新争先奖(创新团队)。 ### 社会影响 廖湘科作为中国计算机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成就不仅在国内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国际上为中国赢得了声誉。他为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研制跻身世界领先行列、为国产基础软件的自主可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他也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计算机科学研究,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