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为炳[公元1925年-1994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河南新乡市卫辉市人物 高为炳(1925年12月15日—1994年3月30日),河南卫辉人,自动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高为炳(1925年12月15日—1994年3月30日),河南卫辉人,是我国著名的自动控制专家、航空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自动控制理论领域取得了诸多卓越成就,为我国自动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求学之路 高为炳出生于耕读之家,父亲是个职员,虽一生不得志,但十分重视子女教育,这使得高为炳从小就对读书产生了浓厚兴趣。10岁时父亲去世,他与母亲和妹妹相依为命,生活虽艰苦,却未动摇他求学的决心。 高中毕业后,家人为他在邮局找了份工作,但他一心向学,毅然离开家乡,前往南京求学。日军进攻南京时,他又历经艰辛,长途跋涉前往西安,最终考取西北工学院航空系。在西北工学院,他有幸受到王俊奎等国内一流学者的教诲。王俊奎教授上课时散发自己刚在国外发表的论文,让高为炳深受震动,从此他立下成为科学家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 职业生涯 早期教学与研究:1948年,高为炳从西北工学院航空系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讲师。1950年,他前往清华大学航空系任讲师。1951年,他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造,次年研究生毕业,并担任理论力学教研室主任。 扎根北航:1952年,高为炳来到北京航空学院(后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启了他在北航长达40余年的教学生涯。他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学研究科科长、理论力学教研室副主任等职。1978年10月,晋升为教授。1980年,他创立北航第七研究室(系统与控制研究室)并担任主任。1984年起,担任北航研究生院副院长。 科研成就 非线性控制系统理论研究:高为炳是我国最早从事非线性控制系统理论研究的学者之一。20世纪60年代,他对鲁里叶(Lur’e)直接控制系统开创性地引入“消除中间变量法”,导出了最少保守性的绝对稳定性判据,这一成果迄今仍是国际上同类工作中最好的,被1969年出版的著名著作《Non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High Order》所索引。他还解决了用谐波平衡法研究含多个非线性元件系统的自激振荡问题,提出“谐波线性化D - 域方法”,系统解决了二阶非线性系统的多类稳定性问题,其成果被钱学森、宋健的名著《工程控制论》索引。 变结构控制理论研究:高为炳在变结构控制理论研究中首创了“趋近律方法”,提出了趋近律、品质控制、切换模式分类等新概念,建立了一套消除抖振,保证控制品质,适用于多输入及非线性情况的一般设计方法,该方法得到广泛应用,被誉为“高为炳方法”。1990年,他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有关专著《变结构控制理论基础》,这也是1980年以来世界唯一包含新内容的有关专著,获1991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大系统理论研究:在大系统理论研究方面,高为炳提出了稳定性分析的多层结构分解法和动态递阶控制方案,为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机器人控制研究:在机器人控制领域,高为炳独创了多机器人协同工作的“主-助”控制策略,并形成了针对复杂环境、任务及对象的机器人班组智能控制,推动了我国机器人控制技术的发展。 航天控制研究:在航天控制研究中,高为炳针对航天飞行器的大型柔性空间结构这一非线性分布参数系统,提出采用非线性状态观测器来解决状态测量问题,建立了新的控制方案。1991年,他应邀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人类第一位航天员加加林上天30周年学术交流活动,作了题为《大型柔性空间飞行器的动力学和控制》的学术报告,引起与会学者极大关注,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科研实力。 学术贡献与社会任职 高为炳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多部专著,如1988年出版的90万字专著《非线性控制系统导论》,是我国第一本全面阐述非线性控制经典理论的专著,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他担任了众多重要学术职务,如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自动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自动化学科评审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自动化学科评审组组长等。同时,他还担任《控制与决策》副主编、《自动化学报》编委、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工业电子学汇刊》国外副主编等,还是国内10所大学的名誉教授、顾问教授或兼职教授,是我国自动化领域德高望重的学术带头人之一。 教育贡献 高为炳在教育战线耕耘一生,是具有极高声誉的优秀教师。他认为导师应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只有敢于提出高标准,才可能在科研中有所突破。他结合最新科研成果为研究生授课,言传身教,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为我国自动控制领域输送了大量中坚力量。 荣誉与认可 1991年,高为炳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这是对他在自动控制领域卓越成就和突出贡献的高度认可。他还获得多项部委级奖励,其学术成就和贡献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赞誉和尊重。 1994年3月30日,高为炳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他的一生,是为科学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以卓越的科研成就、高尚的师德风范,为我国自动控制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在科学道路上奋勇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