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高峰

青海省委原书记

高峰

高峰:为革命与建设奉献的一生
高峰,一位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中留下深刻足迹的重要人物,他以坚定的信仰、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14年8月15日,高峰出生于陕西省清涧县曹家坬的一个农民家庭。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农民生活困苦不堪,高峰自幼便饱尝生活的艰辛。然而,艰难的环境并未磨灭他对未来的希望,反而促使他早早觉醒,积极寻求改变命运的道路。1927年,在清涧县第三高级小学读书时,高峰接触到了革命思想,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的内心被深深触动。年少的他,怀着满腔的热情,积极投身到学生运动中,勇敢地向同学们宣传革命思想,试图唤醒更多人的觉醒。

1928年,高小毕业的高峰回到家乡,开始从事秘密革命活动。此时的他,虽年轻稚嫩,但已展现出坚定的革命意志和非凡的勇气。1933年7月,高峰正式参加革命,同年9月,经白如冰介绍,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将自己的一生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入党后不久,高峰担任了中共清涧曹家坬党支部书记,之后又相继担任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等职务。在这些岗位上,他深入群众,耐心细致地宣传革命理念,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努力恢复和发展党团组织。他深知,只有团结广大群众,才能汇聚起强大的革命力量。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当地的革命力量不断壮大,红军队伍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充。同时,他还带领游击队与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建立和扩大革命根据地立下了汗马功劳。

1934年,国民党军对清涧苏区发动了残酷的军事“围剿”。面对严峻的形势,高峰沉着冷静,凭借着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卓越的领导才能,精心策划对敌斗争谋略。他积极号召和组织群众,坚定地与敌人进行周旋,鼓励大家保持信心,绝不向敌人屈服。在这场艰苦的反“围剿”斗争中,高峰带领游击队紧密配合红军主力,充分发挥游击战术的优势,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经过长时间的浴血奋战,他们成功粉碎了敌人的军事“围剿”,保卫了革命根据地,也为后续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1935年6月至1936年2月,高峰担任中共清涧县委书记。在任期间,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积极推动各项革命事业的发展。1936年1月初,由于在扩大红军工作中成绩卓著,高峰被省委表彰为模范县委书记,这是对他工作的高度认可和肯定。1月下旬,毛泽东、彭德怀率抗日先锋总队抵达清涧县,准备进行东征。高峰有幸随同毛泽东视察黄河沿岸。在这一过程中,他深刻领会到了党中央的战略意图,深感责任重大。为了确保红军顺利东征,他积极组织群众筹集军粮,动员各方力量运送弹药。同时,他还亲自指挥,带领群众赶造了数十只渡船。在他的精心组织和努力下,红军得以顺利东渡黄河,之后又安全回师。他的出色工作受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赞扬,这也成为他革命生涯中的一段光辉经历。

1936年7月,高峰调任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的保安县任县委书记。在保安县,他深知保障党中央安全的重要性,丝毫不敢懈怠。他积极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同时,他精心组织民兵、儿童团站岗放哨,构建起了严密的安全防线,为党中央的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此外,他还积极开展建党、建政、征兵征粮和支前等各项工作,为革命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9月至12月,高峰又担任中共志丹县县委书记,他在不同岗位上都始终坚守职责,为革命事业默默奉献。

1937年,高峰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巡视团主任等职。同年秋至10月,他任中共定边县委巡视员。1938年2月至1939年2月,他担任中共固临县委员会书记。在这些工作经历中,高峰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1940年1月至1941年2月,他担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委员会副书记。1942年2月至9月,他出任中共陕甘宁边区三边分区委员会书记兼分区保安司令部政治委员,10月至12月任三边分区委员会副书记。1943年1月至1945年7月,他继续担任中共三边地委副书记。在三边地区,高峰积极参加领导当地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他以身作则,带领群众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发展副业生产。在他的努力下,三边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陕甘宁边区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他的工作成绩得到了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高度肯定,《解放日报》也对三边地区的发展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

1945年4月至6月,高峰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成员出席了中共七大。这次大会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峰有幸参与其中,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同年7月至1947年秋,他担任中共三边地委书记。1945年8月至1946年11月,他兼任中共河津县委书记。1946年1月起,他兼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三边军分区政治委员。5月起,他担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十一旅(兼三边警备区)政治委员。1946年5月至1947年1月,他兼任中共宁夏工作委员会书记。在这些复杂的工作岗位上,高峰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才能,积极协调各方力量,为革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8年5月至1949年6月,高峰担任西北党校第一副校长。在这一岗位上,他致力于培养党的优秀干部,为革命事业的后续发展储备人才。他精心制定教学计划,亲自授课,将自己丰富的革命经验和深刻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员们。1949年4月至5月,他担任中共运城地委书记、运城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同年7月至1950年11月,他担任中共甘肃省委委员、中共甘肃天水地委书记、中共甘肃省天水军分区委员会书记。1949年10月至1950年12月,他兼任甘肃军区天水军分区政治委员。在甘肃工作期间,高峰积极参与解放大西北的斗争,同时大力推动甘肃的减租反霸工作,为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951年1月至5月,高峰担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秘书长兼组织部部长。同年6月至1952年12月,他担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委员、中共伊犁区委第二书记(至1952年1月)。1952年1月至10月,他担任中共南疆区委第二书记。在新疆工作的这段时间里,高峰积极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努力做好统战工作,为促进新疆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付出了辛勤努力。

1952年10月,高峰调任中共青海省委常务委员、省委副书记(至1954年6月)兼中共青海省委组织部部长(至1954年4月)。1953年3月至1954年8月,他担任中共青海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兼任省委妇女工作委员会书记。1954年6月至10月,他担任中共青海省委书记,同年10月至1961年8月,他担任省委第一书记。在青海任职期间,高峰面临着诸多挑战。青海地处高原,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同时还存在着复杂的民族问题。但高峰毫不退缩,他深入基层,广泛调研,全面了解青海的实际情况。他积极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努力推动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经济建设方面,他根据青海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当地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农牧业生产的发展。1959年,西藏叛乱事件波及青海几个自治州,高峰临危受命,亲自指挥平叛斗争。他果断决策,采取有力措施,迅速平息了叛乱,较好地维护了当地局面的稳定。在他的努力下,青海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1960年11月至1963年10月,高峰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处书记。在这一岗位上,他继续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扎实做好统战工作,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全力推动农牧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为西北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63年至1965年,高峰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领导能力。

1965年9月,高峰调任吉林省第三届政协副主席。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冲击,被下放到吉林柴油机厂工作。尽管身处困境,高峰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保持着坚定的信心。

高峰的一生,是为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长期奋斗的一生。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1976年11月23日,高峰因病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将自己的遗体献给祖国的医学科学事业,展现出了他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张德生下一篇:李景林
原天津市委书记
原中顾委委员、中央党校原校长
广东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
落马官员
原中央委员
青海省委原书记
广宁县烈士
中国古代十大太监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教育事业的勤勉耕耘者
原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苏联第 5 任最高领导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开国少将
原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
原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
开国上将
开国少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中共上海市市长
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
青海省委原书记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
翁源人物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开国少将、革命烈士
开国少将、革命烈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