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张苍

西汉开国功臣

张苍

张苍[汉][公元前256年-前152年,西汉开国功臣]+像 河南新乡市原阳县人物
张苍,阳武(今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东南)人。
他仕秦为御史,主柱下方书,掌管四方文书。因获罪,逃归阳武。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张苍参加刘邦起义军,从攻南阳,定三秦,因功先后被刘邦任命为常山郡太守、代相、赵相,汉高祖六年(前202年)八月,被封为北平侯。 [10] [34]同年迁为计相,为主计。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被任命为淮南王相。吕后当政时升迁为御史大夫。吕后死后,张苍等协助周勃立刘恒为皇帝。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年)张苍任丞相。前元十五年(前165)与西汉学者公孙臣争论水德土德失败,由此自绌,后以病辞职。景帝前元五年(前152年)去世,享年百余岁。 
张苍在职期间掌管各郡国的财政统计工作。《史记·张丞相列传》说他善于计算,精通律历,受高祖之命“定章程”“苍本好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还著《张苍》十八篇。张苍确定了汉初的律令。又确立汉初的度量衡制度基本上沿习秦制,肯定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工作。他以荀派儒学思想为指导删补《九章算术》,是为《九章算术》编定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张苍“定章程”中最杰出的工作。
张苍:从秦吏到汉相的通才,原阳走出的算学宗师  

在河南新乡原阳县的历史星空中,张苍是一颗跨越秦汉的璀璨星辰。这位生于战国末年、活跃于汉初的学者型政治家,既是辅佐刘邦定鼎天下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古代算学与历法领域的奠基者。他历经战国纷争、秦末乱世与汉初建制,以“通五经,晓律历”的全能之才,在政治、科学、教育等领域留下了深远影响,其生平堪称一部浓缩的秦汉学术与政治变迁史。  

一、故里与早年:魏地才俊的学术启蒙  
张苍生于公元前256年,故里为战国时期的阳武县(今河南新乡原阳县)。原阳地处黄河中下游平原,战国时属魏国,是中原文化与学术的交汇之地。张苍的家族背景虽史无详述,但从他早年能师从荀子来看,应出身于有一定文化积淀的家庭。  

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学的集大成者,其学说兼具法家与道家思想的特质,注重“礼法并施”与“制天命而用之”的务实精神。张苍在荀子门下与李斯、韩非等未来的政坛巨子同窗,系统学习了儒家经典、天文历法与典章制度。这段求学经历塑造了他“博观约取”的学术品格——既精通儒学义理,又不囿于门户之见,为日后融合诸子之学、服务于现实政治埋下伏笔。  

青年时期的张苍曾仕于秦国,担任御史一职,负责掌管图书典籍。这一职位让他得以接触到秦国的法律文书、历法档案与算学著作,积累了丰富的行政与学术资源。但好景不长,因触犯秦法,张苍被迫逃亡,于秦末乱世中回到故乡阳武,开始了他跌宕起伏的人生转折。  

二、秦末乱世:从逃亡者到开国功臣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天下响应。刘邦率领义军路过阳武时,张苍选择加入其阵营,从此开启了辅佐刘邦争霸天下的历程。据《史记·张丞相列传》记载,张苍早年“身长大,肥白如瓠”,因外形异于常人,曾险些被处死——刘邦麾下将领王陵见其“美士”,力谏刘邦赦免,这才让他得以施展才华。  

投奔刘邦后,张苍凭借在秦廷积累的行政经验,历任常山守、代相、赵相等职,主要负责地方治理与军需调度。在楚汉战争中,他多次以“计相”身份参与军机,为刘邦制定粮草运输路线、估算兵员损耗,其精准的计算能力为汉军的持久作战提供了关键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张苍与韩信的交集成为其军事才能的间接体现。据《汉书》载,韩信破赵后,张苍以代相身份接管赵地,他“抚其民,整其赋”,迅速稳定了战后秩序,并为韩信的北伐提供了充足的兵源与粮草。刘邦称帝后,论功行赏,张苍因“定赵地、守代境”之功被封为北平侯,食邑千二百户,跻身汉初列侯之列。  

三、建制时代:历法与算学的奠基之功  
西汉建立后,百废待兴,张苍的学术才华迎来了施展的舞台。他先后担任主计(主管全国财政统计)、御史大夫等职,核心贡献集中在历法修订、算学规范与法律完善三大领域。  

历法革新:秦代推行的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与农业生产的时序脱节,且误差积累已导致“朔晦月见,弦望满亏”的混乱。张苍主持修订历法时,结合战国以来的天文观测数据,以夏历为基础调整岁首为正月,确立了“以建寅为正”的历法体系(即后世沿用两千余年的农历雏形)。这一改革不仅契合农耕社会的生产节奏,更通过“改正朔”的仪式,强化了西汉政权的合法性。  

算学规范:张苍是《九章算术》的重要编订者。这部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著作汇集了先秦至汉初的数学成果,分为方田(土地测量)、粟米(粮食交换)、衰分(比例分配)等九章,包含246个数学问题及解法。张苍在编纂过程中,不仅系统整理了秦汉官吏在丈量土地、征收赋税时积累的实用算学知识,更引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案例与分数运算的规范方法,使其成为后世官学的数学教科书。  

法律完善:汉初沿用秦律,但秦律严苛,不适应休养生息的需求。张苍与萧何、曹参等人合作,在秦律基础上删繁就简,制定《汉律九章》。其中,他主导的“户律”“兴律”部分,详细规定了户籍管理、徭役征发的计算标准,其量化思维为汉代的行政制度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四、相位生涯:黄老治世的践行者  
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76年),张苍接替灌婴担任丞相,此时他已年过八十,成为汉初政坛上罕见的“长寿宰辅”。在相位的十余年里,他奉行“黄老无为”的治国理念,延续了“萧规曹随”的政策基调,为“文景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张苍的相政特点体现为“以数据治国”:他要求地方官定期上报户口、垦田、粮价等统计数据,通过量化分析调整赋税与徭役;在处理匈奴关系时,他根据边境驻军的粮草消耗与匈奴骑兵的活动规律,制定了“屯垦与防御结合”的策略,减少了无谓的军事冲突。据《史记》记载,当时“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张苍的精细化治理密不可分。  

不过,张苍的相位生涯也并非毫无争议。他晚年因坚持“河水决于酸枣,东北注钜野,通于淮泗”的河道不变论,反对治理黄河决口,导致“水岁因以数不登”的灾情,最终于公元前165年引咎辞职。这一决策虽反映了他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局限,却也从侧面体现了汉初“不轻易兴大役”的谨慎施政思路。  

五、师承与传承:学术谱系的绵延  
张苍不仅是学术实践者,更是汉初文化传承的关键纽带。他的学术谱系呈现出鲜明的包容性:

师承延续:作为荀子的弟子,张苍将荀子“礼法并重”的思想带入汉初政治实践,其修订的历法与法律均体现“经世致用”的特点。他还曾向孔子后裔孔鲋学习《尚书》,成为汉初《尚书》学的重要传人,为儒学在汉武帝时期的复兴埋下伏笔。  

弟子影响:张苍的学生中,贾谊是著名的政论家,其《过秦论》《论积贮疏》中的经济思想与张苍的算学理念一脉相承;晁错则在张苍的指导下研习“刑名之学”,后来提出的“入粟拜爵”政策,正是对《九章算术》中“粟米之法”的政治应用。  

家族传承:张苍的后裔中,张敞是汉宣帝时期的名臣,以治理京兆尹时的“严而不酷”著称;张禹则是西汉后期的儒学大师,曾为汉成帝讲授《论语》。从算学到儒学的家族学术转型,折射出汉代思想从“百家并存”到“独尊儒术”的演变轨迹。  

六、长寿与晚年:智者的生命哲学  
张苍以百岁高龄辞世(公元前152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政治家。关于他的长寿之道,《史记》记载其“身长大,肥白如瓠,及老,口中无齿,食乳,女子为乳母”,这种“饮人乳”的养生方式虽不可考其科学性,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他对生命规律的关注。  

晚年的张苍虽退居二线,但仍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汉文帝曾就“匈奴和亲与征伐孰优”征询其意见,他以“兵者凶器,不可数动”为由力主和亲,这一主张与汉初的国力现状相契合。临终前,他嘱咐家人将自己的天文观测记录与算学手稿捐赠给太常寺(国家藏书机构),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学术遗产。  

张苍死后,葬于故乡阳武(今河南原阳县城关镇东南),其墓冢现存高约8米,周长百余米,被当地人称为“张苍坟”。墓前曾有清代所立“汉丞相北平侯张公讳苍之墓”碑刻,见证着后人对这位通才的缅怀。  

七、历史地位:跨越两千年的学术回响  
张苍的历史贡献远超其政治职位:

科学史上:他编订的《九章算术》不仅是中国古代数学的巅峰之作,更比欧洲同类著作早一千余年系统提出负数运算与线性方程组解法,被李约瑟称为“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基石”。  

政治史上:他推动的历法改革与算学应用,将“量化管理”引入国家行政,为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理性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其“以数治国”的理念影响了后世的均田制、两税法等经济制度。  

文化史上:作为荀子学派的传承者,他在汉初“儒道之争”中扮演了调和角色,既保留了儒学的伦理内核,又吸收了道家的自然观,为董仲舒“天人三策”的提出搭建了思想桥梁。  

如今,在原阳县张苍故里,当地政府已重建张苍祠,陈列其算学成就与生平事迹。这位从黄河岸边走出的学者型政治家,用一生诠释了“经世致用”的真谛——他既是乱世中运筹帷幄的谋臣,也是治世里丈量天地的智者。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言:“张苍文学律历,为汉名相,而绌贾生、公孙臣等言正朔服色事而不遵,明用秦之颛顼历,何哉?”这种务实与创新并存的精神,正是张苍留给后世的最珍贵遗产。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21 17:43
上一篇:刘政会下一篇:靳来川
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西汉开国智囊
战国谋略大师,连横破局者
清末民国官员,清华大学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民国十大才女
中国哲学史家
著名爱国将领
西汉改革家、政治家、新朝皇帝
西汉第三位皇帝
中国古代十大美女
东汉第二位皇帝
东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军事家
东汉第六位皇帝
东汉第三位皇帝
西汉第七位皇帝,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文学家
东汉第九位皇帝
东汉末代皇帝
东汉第五位皇帝
东汉第七位皇帝
唐朝宰相
西汉开国功臣
唐朝宰相
唐朝宰相
中国工程院院士
西汉武帝朝詹事
中国古代十大名相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