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也烈[公元1899年-197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湖南邵阳市洞口县人物 袁也烈(1899年10月19日—1976年8月8日),原名炎烈,字树成,曾用名振武、王国栋,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生于湖南省武冈州(今洞口县金田乡袁家垅)。民国14年(1925)7月,由聂荣臻、杨期纲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7年(1928)5月,中共派袁也烈去国民党军唐青云部作兵运工作。民国33年(1944)1月,袁也烈任渤海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民国38年(1949)3月,袁也烈调任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与指挥解放青岛和长山岛战斗。1960年3月,袁也烈兼任国家水产部副部长。1964年,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6年8月8日在北京含冤逝世。 袁也烈(1899年-1976年),原名炎烈,字树成,号映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湖南邵阳市洞口县人。以下是他的详细生平介绍: ### 早年经历 1899年,袁也烈出生于湖南省洞口县金田乡袁家垅(今黄桥镇大卜村)。1906年,他开始随父读书,1913年进入高沙蓼湄小学(今高沙镇中学)读书,1919年,受业于本村邱寿宇,专习经史国文。 1920年,袁也烈就读于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1921年8月,他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袁也烈聆听了毛泽东关于《共产党宣言》的革命演讲,深受进步思想熏陶,还与同学创办《武冈同乡会会刊》。 1924年7月,袁也烈考入桂军军官学校。1925年2月,他参与策动桂军军校学员起义,反对云南军阀叛乱。6月,加入党的外围组织“火星社”,联络同学200多人,投奔黄埔军校,编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后从事政治工作。同年7月,由聂荣臻、杨期纲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25年11月,袁也烈被选送到叶挺独立团担任第六连连长。1926年5月,叶挺独立团奉命作为北伐先遣军,从广东肇庆出发,开始北伐。袁也烈在北伐战争中,先后参加攻占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城等战斗,因作战英勇,立下战功,攻占武昌后,他被提升为副营长,后又调任该军二十四师七十二团三营营长。 1927年5月9日,袁也烈列席了在武汉召开的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7月,他奉命率部由武汉开赴南昌,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起义部队在向广东挺进途中的三河坝战斗中失利,袁也烈于同年10月回到家乡,与刘龙云、王圭田等恢复中共武冈特别支部,领导农民进行革命武装斗争。 1928年5月,中共派袁也烈去国民党军唐青云部作兵运工作,后他离部队去上海,与中共组织取得联系。11月,中共中央军委派他去广西龙州。1930年2月,袁也烈参加了邓小平领导的龙州起义,后担任新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第一纵队参谋长兼一营营长。龙州失陷后,他率部队向百色方向突围,转战贵州、广西边境,历时半年,屡挫国民党的合围、拦截、追击之敌,于10月23日在乐业县上岗村与红七军胜利会师。11月,一纵队编入红七军,袁也烈任红七军第二十师第五十九团团长。 1931年2月,红七军北上江西与中共红军会合,在广东乳源县梅花村(今乐昌县)遭敌袭击,袁也烈身负重伤。5月,他在上海养伤时被英国巡捕逮捕入狱。在狱中,敌人施以酷刑,但他忠贞不屈。1935年10月出狱后,经周小舟介绍到北方局,恢复了中共党组织关系。1936年11月,他被派往绥远兴和县举办抗日游击队干部训练班工作。 ###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1月,袁也烈调回北平,任全国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队武装部长,对北平各大专院校的学生和进步青年进行抗日救亡教育和游击战术训练。 1939年7月,袁也烈到山东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徐向前任校长),后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训练部长,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抗日军政干部,被誉为八路军中的“出色教育家”。 1942年3月,他调任清河军区参谋长,1943年1月,任渤海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9月任代司令员,指挥了著名的禹城战役,生俘拒降日军山峪大队长以下官兵607名,毙敌145名,创山东战场歼灭日军最多的光辉战绩。 ### 解放战争时期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被迫于1946年1月10日与中共签署了停战协定,但5月便撕毁协定。6月7日,袁也烈指挥部队,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全歼德州城内守敌4000多人,生俘国民党军指挥官中将王继祥。 8月,渤海军区奉命组建山东解放军第七师,袁也烈任该师师长,奉命发起著名的“三打邹平城”的战斗,歼国民党军2600余名,毙敌少将师长李凯荣,粉碎了国民党妄图消灭山东解放军的阴谋。 11月7日,袁也烈率领第七师奇袭临淄城,打了大胜仗。11月15日,又率该师分东西两路进军,西路发起齐东战斗,东路攻击寿光,接连给国民党军以重创,使蒋介石“双十”节前打通胶济线的阴谋完全破产。之后,他指挥部队转战黄河以南,先后解放了青城、博兴、广饶及小清河以北广大地区。 1947年2月,渤海纵队组建,袁也烈兼任司令员。4月2日,他率渤海纵队策应山东兵团在津浦路中段作战,迅速解放了潍县。9月,袁也烈率部参加解放济南的战役,在山东兵团统一指挥下,渤海纵队与兄弟部队一起,经过8昼夜的激战,全歼国民党守军10万人,解放了济南,他任济南警备区副司令员。11月,袁也烈奉华北野战军指挥部命令,率渤海纵队参加淮海战役。 1949年3月,袁也烈调任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与指挥解放青岛和长山岛战斗。 ### 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12月,袁也烈任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1年2月升司令员,1952年11月改任政治委员,为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做了大量的工作。1953年2月23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华东海军,与袁也烈和司令员陶勇进行了亲切的谈话。 1955年9月,袁也烈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2月升任海军副参谋长。1956年6月当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党委常委、海军党的监委副书记、海军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 1958年10月,袁也烈随叶剑英率领的军事代表团出访波兰。1960年3月,他兼任国家水产部副部长。1963年,又兼任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组长,他与副组长于笑虹、刘志平一起牵头组织了29名专家联名向党中央、国务院写信,建议成立国家海洋局,统一管理国家的海洋事业。1964年,他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文化大革命”中,袁也烈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于1976年8月8日在北京含冤逝世。1978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为袁也烈平反昭雪,恢复名誉。1979年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追认袁也烈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袁也烈颁发了烈士证明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