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李剑农

中国商业会计学的奠基人

李剑农

李剑农[公元1880年-1963年,中国商业会计学的奠基人] 湖南邵阳市隆回县人物
李剑农(1880年6月10日—1963年12月14日),湖南邵阳人,教育家、政治经济学家、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开拓者 [3]。少年在旧式私塾度过,熟读经史古籍。青年时受维新派南学会邵阳分会樊锥影响,支持维新变法。1904年,入长沙湖南师范史地科专攻史学。1906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并积极参与中国同盟会的政治活动。武昌起义爆发后,回国参加革命,并发表《武汉革命始末记》揭露清廷的腐朽。1912年,与周鲠生等人在汉口创办《民国日报》,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前夕,该报遭黎元洪查封,李剑农也受通缉。在黄兴的帮助下,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旁听,专注政治学与宪法学。1916年回国后,曾参与《中华杂志》《中华新报》等,但因与进步党人的分歧而于1917年3月自创《太平洋》,并任主编。1922年,湖南省自治政府成立,高票当选省务院长。不久,湖南省宪战争爆发,李剑农成为派系斗争的牺牲品,旋于1924年10月底辞职离任,再未踏入宦海。此后,李剑农热心教育,1925年与彭一湖创办晨光大学。学校停办后,于1927年夏初赴上海,担任太平洋书店编译主任。1928年3月编写出版《中山出世后中国六十年大事记》,系后来《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之始。1930年秋起,受聘于武汉大学,讲授中国近代政治史和中国经济史课程。日军侵华期间,归籍邵阳,因推崇蔡锷而创办松坡中学,并建成松坡图书馆。1950年被聘为中南军政委员会顾问,1954年任全国政协委员,1963年病逝于武汉,享年83岁。
李剑农(1880年—1963年),又名剑龙,号德生,是湖南邵阳市隆回县滩头镇人,他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经济史学家,而非中国商业会计学的奠基人。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 早年经历
1880年6月10日,李剑农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县滩头(今邵阳市隆回县滩头镇)砖屋村。他童年时代在旧式私塾度过,熟读经史古籍,少年时期深受维新派南学会邵阳分会樊锥的影响,对变法维新表示支持。

1904年,李剑农考入湖南省中路师范学校史地科学习,专攻历史。在校期间,他接受了更多的新思想、新文化,于1906年加入了同盟会,从此踏上了革命的道路。1908年,李剑农从师范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在任教期间,他积极向学生传播革命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意识。

### 留学与革命经历
1910年,李剑农抱着求知与救国的意愿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在日本学习期间,他除了刻苦攻读政治经济学有关课程外,还积极参加同盟会的各种活动,与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章太炎等革命志士均有广泛接触,进一步加深了他对革命的认识和理解。

1911年秋,武昌起义爆发,李剑农毅然放弃学业,赶回国内参加革命斗争,并迅速编成《武汉革命始末记》,该书热情歌颂了人民向往民主、向往自由的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无情揭露了清朝统治者凶狠残暴、独裁反动的腐朽本质。

1912年春,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当时,李剑农在汉口《民国日报》担任新闻编辑,该报坚决反对袁世凯推行复辟帝制、镇压共和的独裁统治,积极支持全国各地武装讨伐袁世凯的革命行动。1913年6月24日,《民国日报》遭黎元洪查封,李剑农也因此受到通缉。

在黄兴的帮助下,李剑农于1913年7月西渡英国,进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旁听并作自由研究,专注于政治学与宪法学的学习和研究,对欧美各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对英国的议会政治和联邦制进行了深入剖析。

### 回国后的政治与学术活动
1916年夏天,李剑农留英学成归国,在上海担任《中华新报》编辑,专写政论,揭露反动军阀的暴行,倡导政治改良。1917年,他又与同学创办政论刊物《太平洋》杂志,并任主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宣传调和,鼓吹各派势力互相让步,在联省自治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统一。

1920年,李剑农接受湖南省省长赵恒惕特聘,参加起草湖南省宪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省级层面的宪法。1921年12月,他担任湖南省务院院长兼湖南省教育司司长,试图在中国造就一块民主试验田。然而,由于军阀统治的腐败,他的理想很快破灭。1924年11月,因与当局政见分歧,李剑农愤而辞职,自此专心治学,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研究与教学。

### 教育与学术生涯
1925年,李剑农与彭一湖创办晨光大学,以不介入政治斗争相标榜,致力于培养人才。学校停办后,1927年夏初,李剑农赴上海,担任太平洋书店编译主任。在此期间,他除撰写《中山出世后中国六十年大事记》《苏俄的东方政策》等书外,还集中精力研究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

1928年3月,李剑农以半粟为笔名出版了《中山出世后六十年大事记》,接着又出版《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1930年秋,李剑农受聘于武汉大学,曾任文法学院教授兼史学系主任,讲授中国近代政治史和中国经济史课程。为适应教学需要,他又编著了《政治学概论》《中国经济史》和《中国近百年政治史》等书,其中《经济学概论》一书被列为大学教学丛书。

1938年,日寇入侵湖北,武汉大学被迫迁往四川,李剑农遂转回老家邵阳。归籍期间,他目睹家乡文化教育落后,因推崇蔡锷而创办松坡中学,并建成松坡图书馆,为家乡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战胜利后,李剑农于1947年重返武汉大学执教。他倾二十余年之力撰写的三卷本《中国古代经济史稿》,堪称中国古代经济史学科肇始期的代表作之一,受到学术界广泛推重。

### 晚年生活
1949年,李剑农回到邵阳,参与湖南自救运动,迎接新中国的成立。1950年,他被聘为中南军政委员会顾问,不久仍回武大执教。1954年,李剑农任全国政协委员。同年,他双目失明,但仍然坚持学术研究和思考,口述整理相关学术内容。

在晚年,李剑农的思想觉悟和写作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他自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学说,运用阶级斗争理论分析历史,由以前的一个自由主义者,转变为对共产党颇有好感的参与者。

1963年12月14日,李剑农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3岁。

李剑农集史学研究、报刊编辑、教育等事业于一身,他的《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和《中国古代经济史稿》等著作,至今仍是相关领域的重要参考书,他为中国近现代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8-25 15:12
上一篇:邹汉璜下一篇:蒋兆鸿
秦国名将
唐朝第二位皇帝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山西省委原书记
西夏政权的奠基者
国务院总理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唐朝第三位皇帝
东北抗日爱国将领
宿城区人物
杰出材料科学家
民国藏书家、文献学家
北京大学校长
中国国民党财阀
山东武状元
吕剧创始人之一
全国闻名的高道
辛亥革命元老
中国商业会计学的奠基人
中国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
全国劳动模范
杰出教育家
木雕大师
中华民国陆军中将
开国少将
中国商业会计学的奠基人
开国少将
中国商业会计学的奠基人
滩头木版年画传承人
开国少将
清医学家,诗人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