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禄[公元1935年-1989年] 湖北省神农架人物 李德禄,1958年出生于湖北房县,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环境文学研究会会员,现任汉阳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从军期间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六次,1980年起发表文学作品,累计创作四百余万字。 1990年与曾凡华合著长篇报告文学《神农架之野》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1995年出版小说集《神农架迷宫》,1998年编剧短篇电视剧《抗洪英雄》获第19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2011年推出《挺起未来的脊梁——成长教育论》《天堂债》等作品。2022年出版长篇小说《生地醉歌》(三卷本),后创作儿童文学《狼桥》。任现职期间发起汉江环保、垃圾分类及抗洪精神宣讲等公益活动。 李德禄(1935—1989年),男,字松涛,笔名白林,是湖北省神农架地区的重要人物。他出生于房县白窝一佃农家庭,在艰难的环境中成长,却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才华,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 早年经历 李德禄小学毕业后,于1951年参加工作,开始了他为人民服务的生涯。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年轻的李德禄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为社会做贡献的决心,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当时的神农架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薄弱,但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他前进的步伐。他从基层岗位干起,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 ### 工作与政治生涯 1953年,李德禄调至盘水区人民政府工作,这是他工作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盘水区,他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任务。当时的盘水区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农业生产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支柱,但生产方式较为落后,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待提高。李德禄积极参与到农业生产的指导和组织工作中,他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民的需求和困难,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他可能还参与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修建、水利设施维护等,为改善盘水区的交通和灌溉条件付出了努力。 1979年,李德禄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入党后,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党员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他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工作中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由于他的突出表现,他曾被评为优秀党员,这是对他工作的高度认可和肯定。 ### 文学创作之路 李德禄不仅在工作上表现出色,在文学创作方面也有着很高的天赋和造诣。他自幼热爱文学,尽管工作繁忙,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学的追求。他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文学素养。 1980年,李德禄开始致力于创作反映生态环保题材的文学作品。他以神农架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为素材,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这片神奇土地上的一切。他的作品先后在各类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发表,累计达二百余万字。1990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20万字长篇报告文学《神农架之野》,时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冯牧称之为环境文学的奠基之作。这部作品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神农架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995年5月,他的中短篇小说集《神农架迷宫》出版,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奠定了他在环境文学领域的地位。 ### 人物贡献 - **基层工作贡献**:李德禄在盘水区人民政府工作了多年,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作为基层干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积极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他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为盘水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工作不仅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也为神农架地区的整体发展奠定了基础。 - **文学贡献**:李德禄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以神农架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生态环保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人们了解神农架的自然和人文提供了一个窗口。他的作品呼吁人们关注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对于推动神农架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的文学成就也为神农架地区的文化建设增添了光彩,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中。 ### 人物评价 李德禄是一位多才多艺、德才兼备的人物。他在基层工作中,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是人民的好干部。他在文学创作中,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神农架的魅力和价值,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神农架人民的心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 尽管李德禄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的宝贵财富却永远不会消逝。他的文学作品将继续流传,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他的工作精神和奉献精神将成为神农架地区的精神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神农架人努力建设自己的家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