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昆明市文联离休干部王公浦在家中与世长辞,享年102岁。这一消息由昆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于22日发布讣告予以公布。
王公浦原名王青松,笔名公浦,1922年出生于河北磁县的普通农家。1949年,他投身军旅,曾在二野4兵团13军文工团担任团员,后任昆明军区国防话剧团创作员,最终成为昆明市文联的作家。自1954年开启创作生涯并发表作品后,1956年,他成功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王公浦在电影文学剧本创作领域成就斐然,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当属《五朵金花》。1959年,为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云南省计划拍摄一部彰显云南特色、展现风土人情与美好生活的电影,王公浦与赵季康等人肩负起《五朵金花》剧本的创作重任。为此,他们深入云南大理等地实地采风,积累了丰富素材,为剧本创作筑牢根基。
在剧本构思阶段,王公浦等人以白族青年阿鹏与副社长金花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借由阿鹏寻金花的经历,巧妙串联起其他四位金花的故事,全方位呈现云南各族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图景,同时将民族团结、互帮互助的主题自然融入其中。1959年10月,电影《五朵金花》一经上映便引发热烈反响,还陆续在46个国家和地区展映,创下当时中国电影海外发行的最高纪录。
作为文学作家,王公浦同样成绩卓著,著有长篇小说《苦聪人的春天》(合作)、中篇小说《边疆巡逻兵》、短篇小说集《好丑你们说》,以及杂文集《边地草》《池畔草》、回忆录《十年一觉金花梦》等作品。他的创作善于融入大量地方方言与音乐元素,让故事更显真实,人物形象也更为鲜活。在叙事结构上,他大胆运用时空交错、平行叙事等手法,使情节紧凑且层次丰富。尤其是《五朵金花》,凭借清新的风格、生动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将云南的自然美景、民族文化和人民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