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梅宏华

革命烈士

梅宏华[公元1908年-1934年,革命烈士] 湖北黄冈市红安县人物
梅宏华,号梅宏发,又名梅红华,1908年12月5日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高桥河乡曹门村邓家畈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梅恢庭以种租田和帮人做工来维持家人的生活,母亲王荣芝生有五子二女,梅宏华排行老二。
梅宏华,号梅宏发,又名梅红华,是湖北黄冈市红安县的杰出革命烈士。他于1908年12月5日出生在红安县高桥河乡曹门村邓家畈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梅恢庭靠种租田和帮人做工维持全家生计,母亲王荣芝育有五子二女,梅宏华排行老二。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投身革命
梅宏华自幼聪明能干,深受众人喜爱。父母曾为他收养一位姓马的姑娘为童养媳,但他对此极为不满,执意不从,一直未与童养媳圆房。他原本学习木匠手艺并已出师,凭借精湛技艺足以谋生,然而,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他毅然放弃了安稳的手艺活,决心投身革命,为改变命运而奋斗。

1928年,梅宏华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担任团支部委员,同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他出任赤卫队队长,展现出出色的领导能力和勇敢无畏的精神。加入赤卫队不到1个月,他便凭借对革命事业的热情和坚定信念,加入了红军独立师,正式踏上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征程。

转战鄂豫皖
1930年3月,红三十一师、红三十二师、红三十三师在黄安箭石河合编为红一军,梅宏华历任红一军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职务。在此期间,他经历了无数次激烈战斗,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红军基层指挥员。

一次,国民党军突袭陈河寺,当时梅宏华正在寺庙内,来不及撤离的他躲在庙门口的角落,尽管敌人搜捕时几次踩在他的脚趾上,他都强忍着疼痛,纹丝不动,成功躲过一劫。1930年,国民党军在搜捕梅宏华家时,发现了一个红袖章,便恼羞成怒地焚烧了他家的两间破屋。后来,在苏维埃政府的资助下,梅家才得以重建新居。

1931年1月,红十五军东袭麻城福田河,歼敌数百人。战后,红一军与红十五军会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梅宏华在红四军第十二师机关枪连任连长。此后,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政治信仰,先后担任红四军营教导员、第三十五团党委书记、红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二团政委等职。他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在与国民党军队的激烈交锋中,屡立战功,为保卫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贡献了力量。

西征入川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四川,梅宏华担任红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五团政委,随部队踏上了艰苦的西征之路。一路上,他与战友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冲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最终顺利抵达四川。

1933年1月,梅宏华调任红十二师党委书记,率部参加了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反“三路围攻”作战。当时,四川军阀在蒋介石的支持下,对川陕根据地发动“三路围攻”。梅宏华带领部队与敌人展开了激烈战斗,他充分发挥政治工作优势,激励战士们奋勇杀敌,经过4个月的艰苦作战,红四方面军共歼敌2.4万余人,取得了反“三路围攻”的重大胜利。

7月,红四方面军进行整编,成立红九军,梅宏华任红九军第二十七师党务委员会书记。此时,四川“剿匪”总司令刘湘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纠集各路军阀势力,向川陕根据地发起了“六路围攻”。梅宏华随部队投入到紧张的反“六路围攻”战斗中,他亲自上前线指挥作战,还把战马留给受伤的勤务员骑,展现出爱护士兵的高尚风范。

血洒万源
1934年5月,梅宏华调任红九军第二十七师政委。此时,反“六路围攻”进入关键阶段,敌人发起了第四期总攻,动用140余团的兵力,来势汹汹,企图一举消灭红四方面军。7月中旬,敌人以万源为主要目标发起全线进攻,梅宏华率第二十七师一部在巴中玉山地区对敌第三路进行了有力反击,成功击溃敌军8个团。

然而,在残酷的战争中,梅宏华不幸受伤。是年秋冬之际,他率部在万源县毛家咀与敌作战时头部负重伤,被送往万源罗文坝医院救治。伤未痊愈,他就心系前线,坚持重返战场,结果伤口化脓。组织上只好将他托付给万源县一位大妈照顾,大妈对他关怀备至。

尽管身受重伤,梅宏华仍不忘革命事业,坚持出席了红九军在万源召开的党代表会议。但由于伤口恶化,他最终不幸逝世,年仅26岁。

1961年11月,梅宏华烈士的遗骸由解放军总后勤部驻渝办事处派人护送回红安。12月1日晚,红安县人民政府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缅怀这位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同时,四川省委也在重庆为梅宏华举行了追悼会,以纪念他为川陕革命根据地建设和革命斗争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梅宏华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和优秀的红军高级政工干部,他把短暂的一生献给了中国革命事业。他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对战士的关爱以及对革命事业的执着追求,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和伟大情怀,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激励着后人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22 17:36
上一篇:傅文杰下一篇:吴后祥
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原副馆长
原东北局书记处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实业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
澳大利亚第17任总理、澳大利亚自由党政治家
澳大利亚议会原纪录部长
开国上将
原煤炭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革命烈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革命烈士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广东省江城区籍烈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大革命时期高要县农民运动的领导者
革命烈士
广东省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中华民国时期政治家、书法家
革命烈士
福建省烈士
英勇无畏的革命烈士
中国近代政治家、外交家、收藏家
革命烈士
中国现代中国画画家
著名抗日英烈
革命烈士
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
革命烈士
宜丰三大先贤
中国工程院院士
明代文学家,戏曲、小说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革命烈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大校
开国少将
中国发展经济学创始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革命烈士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