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马忠全

开国少将

马忠全

马忠全[公元1914年-199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像 湖北黄冈市红安县人物
马忠全(1914年3月—1995年7月30日),原名马忠乾。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30年10月参加工农红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方面军连长、营长、团参谋等职,参加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等战役战斗,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旅长、独立师师长等职,率部参加了著名的上党、平汉、陇海、汤阴等战役战斗,后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巩固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第十军第三十师师长,参加进军大西南。1950年1月至4月,任乐山军分区司令员、乐山行署专员,组织领导军民开展剿匪斗争。1952年,调到海军工作后,曾任海军快艇学校校长、海军青岛基地副司令员、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榆林基地司令员、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旅顺基地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兼北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95年7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马忠全:从红安赤子到开国少将的戎马一生

在湖北黄冈市红安县这片孕育了无数革命英雄的红色土地上,马忠全(1914年-1995年)的名字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他从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历经土地革命、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用一生的戎马生涯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一、苦难童年与革命觉醒(1914-1930)

1914年,马忠全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彼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的动荡年代,红安地区更是苛捐杂税繁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马忠全自幼便目睹了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底层民众的苦难,心中早早埋下了反抗的种子。

1927年,黄麻起义爆发,革命的烽火席卷了红安大地。年仅13岁的马忠全被起义军的英勇无畏深深震撼,他开始偷偷接触革命思想,为起义军传递消息、放哨站岗。1930年,16岁的马忠全毅然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成为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三团的一名战士,从此踏上了革命征程。这一决定不仅改变了他个人的命运,更让他与人民军队结下了不解之缘。

二、红军岁月:从战士到指挥员(1930-1937)

加入红军后,马忠全凭借着过人的勇气和机敏,在战场上迅速成长。他先后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作战,在一次次激烈的战斗中,他冲锋在前,屡立战功,从普通战士逐步晋升为班长、排长、连长。

1932年,红四方面军主力被迫离开鄂豫皖苏区,开始西征。马忠全随部队转战千里,在四川、陕西等地开辟新的根据地。在创建川陕苏区的斗争中,他参与了空山坝大捷等重要战役,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1933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1935年,长征开始后,马忠全任红四军第十师三十团营长,奉命担任后卫任务。在突破嘉陵江、翻越夹金山、过草地等艰苦卓绝的行程中,他带领战士们克服了饥饿、严寒、疾病等重重困难,多次击退敌人的围追堵截,确保了部队的安全转移。尤其是在过草地时,他将仅有的粮食让给伤员,自己则以野菜充饥,展现出高尚的革命情怀。

长征胜利后,马忠全进入红军大学学习,系统学习了军事理论和革命思想,为他日后的军事指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抗日烽火:敌后战场的骁将(1937-194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马忠全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营长,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937年10月,他参加了著名的夜袭阳明堡机场战斗。在战斗中,他带领部队冒着敌人的炮火,炸毁敌机24架,歼灭日军百余人,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士气。

1938年,马忠全调任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奉命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冀南地区地处平原,无险可守,且日军据点林立,斗争环境极为恶劣。他根据平原地区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游击战,采用“破袭战”“麻雀战”等战术,不断袭扰日军,破坏敌人的交通线和补给线。

在1942年的反“扫荡”斗争中,马忠全带领部队在冀南平原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他利用青纱帐作掩护,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先后取得了多次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日军的“扫荡”企图。在艰苦的斗争中,他始终与群众同甘共苦,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抗日,建立了巩固的抗日根据地。

四、解放战场:屡建奇功的虎将(1945-1949)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内战,马忠全奉命率部参加解放战争。他先后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四旅旅长、第二野战军十军三十师师长等职,参加了上党战役、邯郸战役、鲁西南战役等一系列重要战役。

在鲁西南战役中,马忠全指挥三十师担任主攻任务。他身先士卒,带领部队突破敌人的防线,歼灭敌军一个旅,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马忠全率部担任前卫,在突破汝河防线的战斗中,他面对敌人的重兵阻击,沉着指挥,奋勇冲杀,终于打开了通道,确保了大军顺利渡过汝河。

1949年,在渡江战役中,马忠全任第二野战军十军三十师师长,奉命从安庆以西强渡长江。他精心组织部队进行渡江训练,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渡江战斗打响后,他亲自指挥突击队率先渡江,突破敌人的江防工事,为后续部队开辟了登陆场。随后,他率部参加了解放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战斗,为全国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

五、新中国建设:海军建设的开拓者(1949-1995)

新中国成立后,马忠全投身于人民海军的建设事业。1950年,他任海军快艇学校校长,负责培养海军快艇部队的指挥员和技术骨干。他深知海军建设的重要性,刻苦学习海军知识,钻研快艇战术,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他的领导下,快艇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人民海军快艇部队的组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55年,马忠全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此后,他历任海军青岛基地副司令员、司令员,北海舰队副司令员等职。在海军任职期间,他致力于部队的战备训练和现代化建设,注重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他经常深入基层部队,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与官兵们同甘共苦,深受官兵们的爱戴。

在1964年的全军大比武中,马忠全带领北海舰队部队积极参与,取得了优异成绩,展现了海军部队的良好风貌。他还参与了多次海上军事演习和战备任务,为保卫国家的海疆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2年,马忠全离职休养,但他仍然关心国家的国防建设和海军的发展,经常为部队的建设建言献策。1995年,马忠全因病逝世,享年81岁。

结语

马忠全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从红安的一个贫苦少年成长为开国少将,在长达六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定信仰,对党和人民忠心耿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22 17:52
上一篇:张培刚下一篇:况玉纯
中国国民党原党主席,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作家、学者、文化推动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
原贵州省革委会主任
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易学领域的杰出探索者
中国作家协会
明代的清正廉吏
中国科学院院士
河南省委原书记
中国抗日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原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苏联第 5 任最高领导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原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原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
开国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坚定的爱国主义者
民国十大才女
原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开国少将、交通部原部长
政论家,新华社原社长
国内知名的桃育种家
中国国民党军高级将领
中国科学院院士
革命烈士
江宁地区农业生产的骨干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开国少将
原福州军区顾问,解放军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大校]
开国少将
中国发展经济学创始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