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刘福胜

开国少将

刘福胜

刘福胜[公元1914年-199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像 湖北黄冈市红安县人物
刘福胜(1914年11月—1994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湖北省黄安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前曾任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师班长、排长、连指导员、营政委,红四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一军九十一师二七一团政治处主任、九十三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九十三师二七七团政治处主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一团营政治教导员,一二九师东进纵队第一团政委、青年纵队第三团政委、新四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十团政委,冀南军区后勤部政委,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政治部主任、供给部政委,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纵队三十旅旅长,桐柏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二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南省军区南阳军分区司令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二十四师师长,中南军区空军后勤部政委,广州军区空军后勤部政委,武汉军区后勤部副政委等职。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4年12月20日,刘福胜同志因病在红安逝世,享年80岁。
刘福胜是湖北省红安县(原黄安县)华家河镇方刘冲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他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多个历史时期,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浴血奋战,新中国成立后又为军队建设贡献力量,晚年还心系家乡发展,深受人民爱戴。以下是其详细生平:

苦难童年与革命启蒙
1914年11月,刘福胜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时,因家境贫寒,他不得不辍学,以放牛为生。尽管生活艰苦,但他求知若渴,常坚持在祠堂旁听他人读书,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求真务实的精神,为他日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

1929年,刘福胜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时,红安县的革命浪潮风起云涌,他深受影响,积极参与革命活动。1931年,他毅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从此踏上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征程。1933年,他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刘福胜从基层做起,先后担任村农会会员、乡赤卫军队员。他积极参与打土豪、分田地等革命活动,凭借坚定的信仰和勇敢的表现,逐渐在队伍中崭露头角。

之后,他历任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师班长、排长、连指导员、营政委等职。他随部队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多次反“围剿”战斗,在战斗中英勇无畏,冲锋在前。苏家埠战役中,他参与围点打援任务,带领战士们夜间挖掘战壕和隐蔽地道,趁敌军不备发起突袭,全歼敌方王牌主力,极大地提升了红军的士气和战斗力。

1934年,刘福胜随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长征途中,他历经千难万险,三过雪山草地,始终坚定革命信念,不畏艰难困苦。他带领部队克服了饥饿、寒冷、疾病等重重困难,成功抵达陕北。在此期间,他因表现卓越,先后升任红三十一军九十一师二七一团政治处主任、九十三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为加强部队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福胜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一团营政治教导员。他随部队奔赴抗日前线,参与了多次重要战斗,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给予日军沉重打击。

之后,他先后担任东进纵队第一团政委、青年纵队第三团政委等职。在冀南地区,他带领部队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利用地形优势,采取破袭战、诱敌深入、伏击战等战术,不断袭击日军的交通线、仓库、据点等,有效破坏了日军的后勤补给,牵制了大量日军兵力。

刘福胜还曾任新编第四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十团政委,冀南军区后勤部政委,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等职。他注重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战士们的抗日觉悟和战斗意志,同时积极参与根据地建设,组织部队开展生产自救,为巩固和发展冀南抗日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后来,他担任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等职。面对日军的残酷“扫荡”和“蚕食”政策,他与军分区其他领导一起,带领部队和群众坚持敌后抗战,巧妙地与日军周旋,多次粉碎日军的进攻,保卫了根据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刘福胜历任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纵队三十旅旅长等职。他率部参加了中原突围,在艰苦的战斗中,指挥部队突破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保存了有生力量。

随后,他带领部队参加了淮海战役等重大战役。在淮海战役中,他与部队官兵一起,不畏强敌,英勇奋战,为战役的胜利贡献了力量。之后,他担任桐柏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二政委、河南省军区南阳军分区司令员等职。他积极组织地方武装,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同时参与根据地政权建设,发动群众开展土地改革,为解放河南地区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刘福胜转入空军系统,为空军建设奉献力量。他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二十四师师长,中南军区空军后勤部政委,广州军区空军后勤部政委等职。他致力于空军后勤保障体系建设,注重加强后勤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培训,为提高空军后勤保障能力付出了大量心血。

1955年,刘福胜被授予少将军衔,同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这是对他革命功绩的高度认可。1959年至1964年,他担任武汉军区后勤部副政委,继续为军队后勤建设贡献力量。1964年5月,刘福胜离休,但他依然关心国家大事和军队建设,始终保持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革命本色。

离休后的刘福胜,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乡红安的发展。他看到家乡孩子们每天要涉水上学,便拿出1500元钱,组织乡亲们在村前的河上修起一座水泥桥;得知村里人畜共用一塘水,他率乡亲引来山泉;为了让村里通电,他四处奔走,最终为山沟引来光明。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格外重视家乡教育事业。1992年4月,刘福胜回到故乡,发现方刘冲村小学的教室是危房,心里十分着急。他当即找到村干部,建议兴建一幢新校舍,并当场捐出1000元钱。在他的带动下,乡亲们也纷纷捐钱捐物,新校舍破土动工。

然而,因经费不足,新校舍两度停工。刘福胜又两次回乡捐款2000元。1994年12月,他得知已竣工的新校舍因资金不足尚未装门窗时,不顾严寒抱病驱车200多公里,第四次回到故乡。12月20日下午,在与村干部一起研究新校舍安装门窗事宜时,他突然心脏病发作,猝然倒下,最终因抢救无效逝世,享年80岁。

刘福胜将军去世后,乡亲们悲痛万分,按照他的遗愿,将其骨灰安葬在学校对面的山坡上,让他能够永远守望家乡学子。方刘冲村小学也被更名为“福胜小学”,以纪念这位心系家乡教育的开国将军。他的事迹生动诠释了“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他的英名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22 16:09
上一篇:张春森下一篇:傅文杰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落马官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河北省省委第一书记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委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区长,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
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
西汉第三位皇帝
贵州省委原书记
河南省委书记
原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内地女演员
东源人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原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苏联第 5 任最高领导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原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原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
开国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坚定的爱国主义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开国少将
原福州军区顾问,解放军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原泰州地委副书记
朝鲜建国主要领导人
杰出戏曲艺术家、戏曲理论家与戏曲教育家
温氏集团创始人
国民党高官,平远县人物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革命烈士
开国大校
中国作家
开国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山西省文联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大校
开国少将
中国发展经济学创始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