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清[公元1916年-1997年,开国大校] 湖北黄冈市红安县人物 李正清,四川省忠县(现属重庆市)人,男,汉族。曾任农工民主党中央咨监委员、四川省委顾问、重庆市临工委副主任、重庆市委顾问、重庆市政协委员、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李正清是湖北黄冈市红安县的杰出人物,为中国革命、建设事业奉献了一生。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苦难童年与革命启蒙 李正清于1916年3月3日出生在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永佳河镇桃花黑洼湾,家境贫寒,父亲靠给地主打长工、卖短工维持生计。 1927年,黄麻地区农民运动风起云涌,震惊全国的黄麻起义爆发,随后成立了工农民主政权。年幼的李正清深受革命浪潮的影响,亲眼目睹了贫苦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奋起反抗封建地主阶级压迫,心中埋下了革命的种子,少年时代就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 土地革命:战火中成长 1932年6月,李正清怀着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他最初担任湖北黄安独立团4连勤务员,尽管工作琐碎,但他始终认真负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之后,李正清先后升任班长,还担任过红25军经理处通信员、红28军经理部工人、鄂东道委会缝工厂班长等职务。他随部队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在战斗中,他不畏强敌,勇敢地完成各项任务,逐渐积累了战斗经验。 反“围剿”失利后,李正清经历了艰苦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与战友们藏身于深山老林,缺衣少食,还要面对敌人的残酷“清剿”,但他始终坚守革命信念,凭借顽强的意志和灵活的斗争策略,与敌人周旋,保存了革命力量,为后来的抗日斗争保留了有生力量。 抗战岁月:保家卫国显身手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正清投身于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历任多个重要职务。他先是担任新四军第4支队留守处工厂厂长、党支部副书记,负责保障部队的物资供应。他克服了原材料短缺、设备简陋等困难,带领工厂职工加班加点生产,为前线部队提供了必要的衣物等物资。 后来,李正清先后担任新四军江北干校干事、苏北抗大第5分校第2纵队指导员,致力于培养抗日军政人才。他注重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军事技能培训,为部队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干部。 随着战事的发展,李正清又历任淮南陆东分区直属总队政治处副主任兼独立营教导员、盱眙县军事科副科长兼营教导员、独立3团2营教导员、新四军第2师5旅13团2营教导员等职,直接参与前线战斗。他率部参加了半塔集、山子头、桂子山、占鸡岗、界河、来旺庙、马坝等战斗,在战场上,他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威力,激励战士们奋勇杀敌,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此外,李正清还参与了淮南陆西反顽,陆东、淮南根据地边区反“扫荡”斗争等。他带领部队与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发展巩固淮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保卫祖国领土、抗击日本侵略者立下了汗马功劳。 解放战争:为新中国而战 解放战争时期,李正清在部队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历任新四军第2师5旅13团政治处主任、副政委等职。他参与指挥了淮南、苏中、淮阴、靖江、涟水等战役战斗。在担任团副政委(政委缺)期间,他与苏中友邻纵队密切配合,为取得七战七捷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政治工作能力。 随后,李正清升任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20师58团政委,率部参加了宿迁、苏北、鲁南、莱芜等战役。他注重部队的思想政治建设,使部队始终保持高昂的战斗士气,在战斗中屡立战功。 之后,他又担任第三野战军第25军75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73师政委等职。在南麻、临朐、莱阳、淄川、兖州等战役中,他带领部队英勇作战,克服了重重困难,圆满完成各项战斗任务。 特别是在渡江战役和浙江剿匪战斗中,李正清作为师政委,坚决贯彻中央军委作战方针和原则,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工作威力,激励全体指战员勇往直前。他带领部队渡过长江,解放了大片江南地区,之后又积极投入到浙江剿匪工作中,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全国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 建国之后:投身国家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李正清继续为国家和军队建设贡献力量。他先是担任第25军73师政委,致力于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加强军事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部队的整体素质,为保卫新生政权做好准备。 后来,李正清调任军委机要干部学校政委,负责培养机要人才。他深知机要工作的重要性,严格要求学员,注重培养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可靠的机要干部,为保障国家机密安全和军队通信畅通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9年起,李正清担任浙江省嘉兴军分区政委,他深入基层,关心部队建设和当地群众生活,积极参与地方建设,为维护当地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之后,他还担任过浙江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浙江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等职,在不同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认真履行职责,为军队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辛勤耕耘。 1955年9月,李正清被授予大校军衔,同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这些荣誉是对他为党和人民事业多年奋斗的高度肯定和褒奖。 晚年关怀:初心不改 1978年5月,李正清离职休养,享受相应待遇,但他始终关心党和国家的命运,关心军队建设。他经常与身边工作人员交流,关注国内外形势,为国家的发展变化感到欣喜,也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 李正清还十分关心干休所建设,积极支持工作人员的工作,关心工作人员的成长进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导他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努力为人民服务。 病重期间,李正清仍然心系祖国统一大业。1997年,香港即将回归祖国,他嘱托子女录下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电视实况,希望病好后观看,展现出他对国家统一的深切期盼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997年7月2日,李正清在杭州逝世,终年82岁。后来,他的骨灰安放仪式在黄麻纪念园红军墓举行,他魂归故里,回到了这片孕育他革命精神的土地,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激励着红安人民乃至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