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壮父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湖北黄石阳新(现属大冶)人,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最终英勇就义,其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无数后人。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 早年求学与思想觉醒
曹壮父于1896年8月出生在阳新县龙山镇曹家堍村。少年时代,他在龙山镇高等小学读书,深受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心中早早埋下了救国救民的种子。
1913年,曹壮父前往武昌,就读于中华大学预科,在这里他结识了恽代英、萧楚女等进步学生。他们一同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积极探求人生理想与救国救民的真理,共同的志向让他们结下了深厚情谊。
从中华大学预科结业后,曹壮父回到家乡,在龙山镇柳林高等小学任英文教师。1922年春,他考入南京河海工科大学,在校期间,他继续积极投身各种革命活动,大量阅读革命书刊,参加民权运动、非基大同盟运动等,逐步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1924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当时南京城内为数不多的共产党员之一。
### 投身革命活动
- **推动国共合作与地方革命组织建立**:1923年底,按照党中央指示,曹壮父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成立时,他凭借出色的能力被推选为省党部秘书长。1924年暑假,曹壮父返乡度假,积极宣传反帝反军阀反封建的革命思想,揭露土豪劣绅的罪行。在他的引导下,曹玉阶、李品芳等青年觉悟提高,随后成立了阳新早期革命组织——曹家堍“除毒会”,点燃了阳新农民革命运动的烽火。
- **领导南京反帝爱国斗争**:1925年,“五卅”惨案消息传到南京,曹壮父与宛希俨等中共南京党支部负责人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声援上海同胞。6月4日,他带领一万余师生举行示威游行。之后,他又带领党团骨干在下关成立“五卅”惨案后援会下关办事处,领导英商和记洋行工人罢工。他深入工人中宣传发动,组织工人提出复工条件,将政治斗争与经济斗争相结合,有力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瞿秋白曾对此次罢工斗争予以高度赞扬。
- **发展徐州地区党组织与农会**:1926年8月,曹壮父受中共江浙区委派遣,到铜山任中共徐州独支书记。他将党的活动向农村拓展,很快建立起铜山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东贺村党支部,并在铜山县建立20多个农民协会,会员达800余人,为当地革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转战多地开展革命工作
- **宜昌地区的革命活动**:1926年末,曹壮父调回湖北区委工作,12月底被派往宜昌,公开身份是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特派员,党内职务是中共宜昌特别支部书记。1927年夏,他以国民党鄂西党务指导委员会主任名义第二次到宜昌,任宜昌中心县委书记,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发展革命力量。
- **参与领导“瓦仓起义”**:“八七”会议后,湖北省委决定组织全省秋收起义。当时鄂西特委尚未成立,曹壮父作为宜昌中心县委书记,被派到当阳协助发动起义。1927年9月7日,他成功协助当阳县委发动了“瓦仓起义”,建立了鄂西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瓦仓革命委员会,为鄂西地区革命斗争开创了新局面。
- **巡视鄂西与提出工农武装割据设想**:1928年春,鄂西农民爆发大规模武装暴动,曹壮父奉命到施鹤七县巡视。他跋山涉水,深入调研,整顿各县党组织,还教育改造当地“神兵”,使其成为革命武装。返回武汉后,他向省委提交了长达5000余字的《鄂西报告》,分析鄂西政治经济状况,提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有利条件和工作方针,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 **传达党的六大精神与鄂东工作**:1928年12月,党中央派曹壮父为巡视员到鄂豫边传达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他对鄂东特委所辖地区进行详尽考察,协助特委改造组织。之后,他向中央汇报黄麻地区游击战争情况,提出在湖北黄安、麻城等边界地区建立鄂豫皖苏维埃局面的建议,展现出卓越的战略眼光。
### 重建湖北省委与英勇就义
湖北省委机关和武汉三镇党组织曾遭受大破坏,中共中央决定重建湖北省委,曹壮父被调为省委常委、候补书记兼组织部长。尽管上届省委机关被破坏时,他已受到武汉国民党当局通缉,但他毅然于1929年1月到武汉就职。
在白色恐怖严重的情况下,曹壮父与新省委成员积极开展工作,迅速找到150余名党员,在多个部门恢复党的活动,并与外县取得联系。1929年1月31日,省委召开扩大会议,讨论游击战争等问题并通过决议案,同时还积极支持工人罢工,领导失业工人斗争。
然而,1929年春节前夕,省委机关再次遭到破坏。2月7日,曹壮父在汉口尚德里省委机关内被捕,他起初化名王子琴,但因叛徒指认身份暴露。面对敌人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坚守党的秘密和革命气节。1929年3月4日,曹壮父在武昌通湘门外英勇就义,年仅33岁。
曹壮父把短暂的一生献给了中国革命事业,他从求学时期追求真理,到投身各地革命斗争,始终坚定地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书写了壮丽的革命篇章,他的精神永远值得铭记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