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向海潜

辛亥革命元勋

向海潜

向海潜[公元1888年-1974年,辛亥革命元勋] 湖北黄石市大冶人物
向海潜,字松坡,大冶县大冶镇人。家贫,年少离家至武汉投新军,后入陆军小学堂,素与会党接近。宣统年间,在武昌组织群英会,大量吸收会党。后并入共进会,与同乡黄申芗在学兵中发展会员。1910年,黄因联合会党反清事泄,逃离武汉,向代黄行事。辛亥武昌起义后任参谋。1912年2月27日,与黄申芗等以群英会为基础,策动军人“倒孙(孙武)”,事后走沪。后参加反袁斗争,发展会党势力。讨袁战争中,奉命镇守江阴城。失败后随孙中山去日本,参加中华革命党。旋回武汉,致力于发展会党势力,后曾参与驱逐军阀王占元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往来川沪间从事会党活动。1940年去桂林,任李济深高级顾问。派人在上海“开山堂”,掩护留沪兄弟。1946年至上海,组织“洪兴协会",任理事长。又与上海各帮会协商成立“中国建设协会“,为理事长。上海解放前夕举家被裹挟香港,1974年逝世。
向海潜(1888—1974),字松坡,湖北省大冶市城关和平街人,是辛亥革命元勋,也是洪门五圣山的创立者。以下是对其生平的详细介绍:

早年经历
向海潜出生于1888年正月二十日,家境贫寒。15岁时,他怀着救国大志,毅然离家前往省城武昌投军,加入湖北新军三十二标,后考入湖北陆军小学堂。在军队中,他为人豪爽仗义,敢作敢为,且素与会党接近,开始接触进步思想,组织革命力量,秘密从事推翻满清、建立民国的活动。

投身辛亥革命
组织群英会:1907年,日知会遭受破坏后,革命党人并未退缩,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涌现。向海潜与李绍白组织了群英会,对外称有一百零八人,取水浒梁山泊聚义一百零八将之意,实际人数更多。其成员包括熊炳坤、秦培鑫等众多反清志士。群英会以陆军学堂的学兵和新军中的士兵为主要发展对象,向海潜既以军队组织部勒会党,又以会党方式团结军队,在党人中拥有一定势力,刘复基对其组织群英会的行动十分赞同与支持。
参与武昌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前,向海潜负责与炮队联络。起义爆发后,他率领民军攻打汉口,火烧华景街,为武昌起义的胜利立下战功。湖北都督府成立后,他担任参谋,有说法称其还曾任武昌卫戍司令。阳夏战争吃紧时,他以参谋名义赴湖南,联络会党援鄂,积极为革命事业奔走。
参与倒孙事件:南北议和期间,孙武成立民社,创办《民声报》,公开与同盟会和南京临时政府对抗,后又投向袁世凯。向海潜对孙武的行为极为痛恨,1912年2月17日的倒孙事件中,他和群英会起了主导作用,由他打响第一枪,群英会的标志成为事变中的通行证。事变后,黄申芗去日本留学,向海潜离开武汉前往上海。

反袁与护法斗争
参加二次革命:1913年,宋教仁被袁世凯暗杀,引发二次革命。孙中山在沪发表讨袁通电,任命向海潜为江苏讨袁军副参谋长,率领部队镇守江阴。袁世凯对他十分忌恨,曾赏银10万元捉拿他。面对袁军猛攻,讨袁军虽处于劣势,但向海潜坚守城池,称“人在城在,人亡城亡”。后孙中山急电令其撤退,称“宁失江阴一城,绝不可失向海潜一人”,可见孙中山对其重视。
继续反袁斗争:二次革命失败后,向海潜流亡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1915年回国后,他继续参加反对袁世凯和反对段芝贵、王占元对湖北人民残酷统治的斗争。他与马骥云等党人一起,杀死了众多反动派走狗,就连王占元的稽查长周三毛也甘愿两不相犯,直至袁世凯死去,反袁斗争才告一段落。
参与护法运动: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当选为大元帅,誓师北伐。向海潜被任命为护法军政府军事委员,后又担任大元帅府援鄂第二混成旅旅长、湘鄂联军总指挥、湘军援鄂鄂省自治军左翼总指挥等职,积极参与护法运动,为反对北洋军阀统治贡献力量。

创立洪门五圣山与抗日活动
创立洪门五圣山:1923年,向海潜来到上海,创立洪门五圣山。随着发展,其势力范围不断扩大,上至四川、下达江浙都有涉及。1936年,四十多个洪门团体为克服各自为政的弱点,在上海筹建洪门联合团体洪兴协会,向海潜因势力最大,与名望最高的汪禹丞一同被推举为董事长。
投身抗日洪流:七七事变爆发后,向海潜积极投身抗日。他致电北平宋哲元和二十九军全体将士,称愿率洪门健儿与敌寇周旋,虽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次日又致电蒋介石,表达愿以在野之身统率海内健儿与日军决一死战的决心。他还是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的主席团成员,积极参与上海的抗日活动。上海沦陷后,他与五圣山各堂主相约继续抗日,其手下张子廉、梅光培、明德等堂主也分别在各地组织力量抗日,五圣山会办李济深还发动弟兄护送难民。向海潜后来辗转到重庆,在四川袍哥的帮助下,将重庆的仁、义、礼各堂袍哥转入五圣山,使五圣山成为全国势力最大的洪门山头。他在重庆常鼓励洪门弟兄全力抗日,还派人到湖北组织抗日游击队。此外,他在桂林后方成立营运公司,创办西南机械厂,为前方抗日将士运送保障物质,还曾在日寇空袭时,舍弃公司物质,营救数百学生。

抗战胜利后至赴台
战后活动与政治倾向转变:抗战胜利后,向海潜于1946年回到上海,办理洪门复员,改组洪兴协会,仍任理事长。此时,美洲洪门首领司徒美堂来沪,欲联合向海潜等召集全球洪门大会,组建致公党,对抗国民党一党专政,但因国民党的干涉而失败。蒋介石为控制帮会组织,将人民行动委员会改建为中国新社会建设协会,向海潜迫于压力,与杜月笙、杨虎等担任常务理事。不过,他并未像杜月笙那样为蒋介石反共打内战摇旗呐喊,相反,在民族命运决战时刻,开始向往进步,积极向中共方面靠拢。1947年,中共上海局城市工作部部长张执一秘密会见向海潜,希望他保持中立或为中共所用。
被迫赴台:上海解放前夕,向海潜被特务机关列入黑名单,他和家属被劫持押往香港。1953年,他一家被迫迁往台湾。在台湾,他除参加洪门活动外,不参与其他活动。

1974年,向海潜病逝,结束了其波澜壮阔的一生。向海潜作为辛亥革命元勋,一生历经多次革命斗争,为推翻满清统治、反对北洋军阀和抗击日本侵略者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事迹和精神值得铭记。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8-6 17:16
上一篇:王平下一篇:李国华
仁寿医院医生
民国陆军中将
中国近现代最卓越的外交家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民国时期军事将领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独秀第二任夫人
湖北省教育会原会长
著名古典文学和历史研究家
中央研究院院士
贺县第二届人大代表
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坚定的革命志士
企业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将
中国内分泌学家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
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南京市儿童医院的奠基者
土尔扈特部的宗教领袖
东北野战军原四十二军一二四师师长
鲁南教育家
开国上将
救火女英雄
国民政府军女特务
云南省政协委员
辛亥革命元勋
中国作家
五代至北宋初年大将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辛亥革命元勋
开国少将
开国中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