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彭方复

开国少将

彭方复[公元1911年-200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湖北黄石阳新人物
彭方复(1911年—2001年12月16日),湖北省阳新县王英镇国和彭家湾人。1911年出生,1929年在家乡参加了农民暴动,参加农民赤卫队。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医院看护员、看护排长,团卫生队队长、师卫生部部长、军团卫生部副部长等职,随 部队转战南北,尤其在攻打长沙、高兴土寺和便水战斗中,不怕牺牲,全力抢救伤员,圆满完成了战地救护任务。他先后经受住了五次反“围剿”、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西安事变等重大政治与军事斗争的严峻考验。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挺进军卫生部部长,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巡视团主任、医务科长,察哈尔军区卫生部部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北岳军区卫生部部长、华北军区二十兵团后勤部副部长等职,先后参加了绥远、石家庄和平津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军委卫生部医政处长、东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卫生部部长、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第十三研究院院长、国防科委后勤部部长等职。
2001年12月16日,彭方复因病医治无效,于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彭方复是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走出的一位杰出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他一生历经风雨,为中国革命、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苦难童年与早期革命启蒙
1911年,彭方复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王英镇团林村(原国和乡彭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9岁时,他曾念过一年私塾,后因母亲去世而辍学。幸运的是,摆烟酒小摊的父亲与教书先生有交情,他得以半工半读了几年,接受了一定的文化教育。

当时,阳新县是革命火种较早传播的地区之一,深受大革命浪潮影响。1929年,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彭方复毅然投身其中,参加了农民暴动,并加入农民赤卫队,从此踏上革命道路,展现出非凡的革命热情与坚定信念。

红军时期:战火中的医疗尖兵
1930年,彭方复背着家人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被分配到红5军5纵医院当看护员。从此,他与军队医务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红军医疗条件极差,缺医少药是常态,但彭方复想尽一切办法救治伤员。

为解决药品极度匮乏的问题,他曾带着战友冒着生命危险跑到敌占区,抓了两个比利时传教士当人质,与国民党当局交换医疗物资,这一壮举在红军中传为佳话。同时,他还和战友们利用有限的资源,自己动手制作“膏、丹、丸、散”等药品,用于预防感冒、缓解疼痛等,为伤员救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彭方复任红3军团总医院看护排长。他还先后三次参加医务培训班,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和医疗卫生知识,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1932年2月,湘赣独立1师和3师合编为红8军,彭方复调任红23师卫生队队长。1933年5月,红8军整编为红6军团17师,他担任49团卫生队队长,1934年升任17师卫生部部长。1936年,红2、6军团合编为红二方面军,彭方复任红2军团卫生部副部长。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彭方复随部队转战南北,参加了攻打长沙、高兴土寺和便水等诸多战斗,在枪林弹雨中,他不怕牺牲,全力抢救伤员,圆满完成了无数次战地救护任务。他还经受住了五次反“围剿”和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等重大考验,为红军的医疗保障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战的医疗保障者
抗日战争爆发后,彭方复继续在医疗卫生战线上为抗战事业奋斗。1938年,他任120师卫生部防疫科科长。1939年,担任晋察冀军区冀热察挺进军卫生部部长。

当时,挺进军所处地区狭小、地瘠民贫,物资保障困难,且远离上级,组织不够健全,同时还要面对敌人频繁的“扫荡”。但彭方复没有退缩,他加强协调和内外联系,克服重重困难,在短短一年内健全了卫生部,还组织成立了可接收2000人的医院,为伤病员提供了宝贵的救治场所。此外,他开办了30多人参加的医务训练班,培养了一批医疗骨干,有效提高了医疗队伍的素质。

在晋察冀军区历次反“扫荡”斗争中,彭方复始终坚守岗位,带领医疗队伍冒着敌人的炮火,为受伤的战士们提供及时救治,为敌后抗战的卫生勤务保障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1942年,他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巡视团主任、医务科科长,1944年任冀察军区卫生部副部长,继续为抗战医疗事业奔波操劳。

解放战争时期:为解放事业保驾护航
解放战争时期,彭方复担任北岳军区卫生部部长,后任华北军区第二十兵团后勤部副部长。他先后参加了绥远、石家庄和平津等战役。

在这些战役中,他认真组织后方医疗和战地救护工作,精心调配医疗资源,确保伤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例如在绥远战役中,他提前做好医疗物资储备和人员部署;在石家庄和平津战役中,他更是亲临一线指挥,出色地完成了后勤医疗保障任务,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推动军队医疗事业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彭方复历任军委卫生部医政处处长、东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卫生部部长等职。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致力于完善军队医疗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他深入基层部队,了解官兵医疗需求,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广大官兵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彭方复四次入朝考察、指导志愿军卫生工作。他不顾个人安危,穿梭于各个战场,了解伤员救治情况,针对志愿军面临的医疗物资短缺、救治条件艰苦等问题,积极协调国内资源,指导医疗队伍合理分配物资,提高救治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伤员的死亡率和伤残率,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医疗保障。

后来,彭方复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组织开展疟疾防治科研工作。他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保障部队战斗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还注重培养医学科研人才,为我国军事医学科学研究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0年,彭方复担任第13研究院院长,后又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后勤部部长、国防科委顾问等职,继续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1961年,他由大校军衔晋升为少将军衔,还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这是对他一生功绩的高度认可。

心系家乡:桑梓情深
彭方复虽然长期在外为国家事业奔波,但他始终心系家乡。他生前多次回到家乡阳新县,向村民讲述自己的革命经历,用自己的故事激励家乡的年轻人投身建设事业。

1985年,他向家乡捐建了一座石拱桥,并题名“为民桥”,这座桥不仅方便了乡亲们的出行,更体现了他对家乡人民的深厚情谊。1986年,阳新湘鄂赣边区烈士陵园落成,彭方复将军回到家乡,看到彭德怀书写的“烈士鲜血染红革命之花”几个大字时,心潮澎湃,欣然提笔写下一首诗,表达对革命岁月的缅怀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001年12月16日,彭方复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共和国将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国家、人民的热爱,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被铭记。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30 16:54
上一篇:陈数下一篇:汪克明
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原天津市委书记
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堂弟
原河北省省委第一书记
著名爱国将领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原黑龙江省委书记
国务院原副总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琴人、画家,吴门画派传人
成就斐然的画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大丰区人物
开国大校
革命烈士
新鸿基地产的创办人之一
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中央顾问委员会原委员
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一师师长、抗日英烈
澳大利亚自由党政治家
开国少将
长征女红军
开国中将
阳江师范学校原校长
原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开国大校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宁县籍烈士
元末淮北红巾军首领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英雄模范人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开国少将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开国少将
原福州军区顾问,解放军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上将
开国少将
革命烈士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