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李国华

开国大校

李国华[公元1914年-1998年,开国大校] 湖北黄石市阳新人物
李国华:男,汉族,1914年1月出生,湖北省阳新县人。1928年8月参加革命,193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工农红军第8军第5纵队、红8军第4师、红3军团5军3师战土、班长、排长,工农红军学校学员,1934年至1936年在苏联国际列宁学院、苏联陆军学院高级军事训练班、莫斯科东方大学研究班学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教员,抗大第3分校教员,参谋训练队队长、总校训练部部长、3分校教育长,中央党校学员,八路军120师359旅干部队长、参谋长、副旅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大连汽车摩托化学校校长,第四野战军战车1师副师长兼教导团团长。建国后,历任解放军第1坦克学校教育长,东北军区装甲兵司令部副参谋长,沈阳军区装甲兵第一副司令兼参谋长。1955年9月被授予装甲兵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六十年代初转业到地方工作后,1962年7月当选为沈阳市副市长,1963年至1965年继续当选为副市长。对沈阳市的城建、农业工作做出了较大贡献。后任抚顺市委农业组副组长。副主任、市委常委。1980年4月当选沈阳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3年12月离职休养,享受副省级待遇。因病于1998年7月29日在河北北戴河逝世,享年84岁。
李国华(1914.1—1998.7.29)是湖北省阳新县人,他在革命生涯中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开国大校。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李国华于1928年8月参加革命,当时年仅14岁的他,怀着对革命的热忱,投身于工农红军的队伍之中。他先后在工农红军第8军第5纵队、红8军第4师、红3军团5军3师担任战士、班长、排长等职务,在战场上奋勇杀敌,逐渐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基层军事骨干。

1931年10月,李国华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忠诚,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入党后,他继续在红军中发挥自己的力量,积极参与各项战斗和任务。

1934年,李国华获得了前往苏联学习的机会,他先后在苏联国际列宁学院、苏联陆军学院高级军事训练班、莫斯科东方大学研究班学习。在苏联的学习经历,让他接触到了先进的军事理论和知识,拓宽了视野,为其日后在军事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1936年,结束在苏联的学习后,他带着所学知识回到国内,准备为祖国的革命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抗日战争时期
回国后的李国华来到延安,担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教员。他将自己在苏联学到的军事知识和实践经验传授给抗大的学员们,为培养抗日军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他还在抗大第3分校担任教员,参谋训练队队长、总校训练部部长、3分校教育长等职务,致力于军事教育事业,为八路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干部,这些干部奔赴各个抗日战场,成为抗击日军的中坚力量。

李国华还曾作为中央党校学员,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之后,他前往八路军120师359旅,先后担任干部队长、参谋长、副旅长等职。在359旅期间,他参与了多次对日作战,协助旅领导指挥部队,运用灵活的战术打击日军,为保卫抗日根据地、抵御日军侵略做出了贡献。同时,359旅在开展大生产运动中,他也积极参与领导工作,为解决部队物资供应、实现自给自足发挥了作用,展现了其在军事指挥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多方面才能。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李国华被任命为大连汽车摩托化学校校长。在这个岗位上,他负责培养汽车摩托化方面的军事人才,为我军培养了一批掌握先进交通工具驾驶和维护技术的人员,这些人才为解放战争后期我军的机动作战提供了有力支持。

后来,他担任第四野战军战车1师副师长兼教导团团长。在此期间,他参与指挥了一系列战斗,带领部队在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他充分运用自己的军事知识和作战经验,指挥战车部队与其他兵种协同作战,为解放东北乃至全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注重部队的训练和管理,通过严格的训练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确保部队具有坚定的战斗意志和纪律性。

新中国成立后
建国后,李国华继续在军事领域发挥作用,担任解放军第1坦克学校教育长。他致力于坦克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为培养专业的坦克军事人才付出了大量心血。他重视教学质量,亲自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坦克兵和坦克指挥人才,为新中国装甲兵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之后,他调任东北军区装甲兵司令部副参谋长,协助军区领导处理装甲兵相关事务,参与制定装甲兵的发展规划和作战训练计划等工作。由于工作表现出色,他后来升任沈阳军区装甲兵第一副司令兼参谋长。在沈阳军区装甲兵的领导岗位上,他积极推动装甲兵的现代化建设,注重部队的装备更新和训练改革,提高了沈阳军区装甲兵的整体战斗力,为保卫祖国东北边疆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十年代初,李国华转业到地方工作。1962年7月,他当选为沈阳市副市长,并在1963年至1965年继续当选为副市长。在担任沈阳市副市长期间,他主要负责城建和农业工作,为沈阳市的城市建设和农业发展付出了诸多努力。他积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民的生活条件,同时关注农业生产,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为沈阳市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后来,李国华担任抚顺市委农业组副组长、副主任、市委常委等职务,继续在地方农业领域发挥自己的专长,致力于推动抚顺地区的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

1980年4月,他当选沈阳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依然关心沈阳市的发展,积极参与人大常委会的各项工作,为沈阳市的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1983年12月,李国华离职休养,享受副省级待遇。但他始终关注国家和地方的发展,保持着对党的忠诚和对革命事业的热情。

荣誉与逝世
1955年9月,李国华被授予装甲兵大校军衔,同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这些荣誉是对他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做出贡献的高度认可和肯定,见证了他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所走过的光辉历程。

1998年7月29日,李国华因病在河北北戴河逝世,享年84岁。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始终坚守初心,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和敬仰。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8-6 17:19
上一篇:向海潜下一篇:李发雷
秦国名将
唐朝第二位皇帝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山西省委原书记
西夏政权的奠基者
国务院总理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唐朝第三位皇帝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原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苏联第 5 任最高领导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
原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甘肃省委书记
革命烈士
河北省委原书记
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中央军委纪委第二书记
获金质奖章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理事
开国少将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原理事
人民书法家
开国上将
开国少将
革命烈士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革命烈士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大校
开国少将
革命烈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