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克明[公元1906年-199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湖北黄石阳新人物 汪克明(1906年2月24日—1994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湖北省阳新县人。192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建国前曾担任红五纵队班长,中共湖北省大阳鄂中心县委白区工作团主任,鄂东南红三师第七团第一连班长、连党支部书记、机枪连班长、第八团第八连政治指导员,湘鄂赣红十六师第四十七团第八连政治指导员,湘鄂赣军区东北分区修铜宜奉县游击第三大队政委、平修铜独立营营长,中共江西省高奉边工委书记,湘鄂赣红十六师司令部参谋、第四十六团第三营政委、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政治部党支部书记,湘鄂赣抗日游击支队第三大队副大队长、第二大队政委,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第一营政治教导员、老一团第二梯队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第一师第三旅第七团政委、第七旅政委,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如皋警卫团政委、海启中心县警卫团政委,中共海门县委书记,晋察冀野战军冀晋纵队留守处主任、后勤部政委,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卫生部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俘训第二旅政委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十九兵团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干部部副部长,北京军区军事检察院检察长等职。他还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4年1月17日,汪克明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汪克明是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的杰出人物,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他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成长为共和国将军,为中国革命、建设事业奉献了一生。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贫苦出身与革命启蒙 1906年,汪克明出生于阳新县白沙镇汪添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原名汪承康。当时,清政府统治腐朽,百姓生活困苦,汪克明自幼便饱尝生活的艰辛。他天生力大无穷,且多年苦练让他身怀绝技,一掌能击碎三块砖石,五六个汉子近不得身。 1925年,汪承康成婚,但次年父亲积劳成疾去世,他不得不借高利贷埋葬父亲,生活更加艰难。1927年,革命风暴席卷南方,共产党领导的农民协会纷纷涌现,汪承康毅然加入村农民协会,点燃了心中的革命激情,迈出了革命征程的第一步。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投身红军与游击斗争 1928年,中共阳新党组织建立秘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汪承康秘密加入金龙区游击队,并改名为汪克明。他参与组织了上万人的农民暴动,正式踏上革命之路。同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也是在这一年,他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 1932年,国民党军队对阳新龙港大举进犯,汪克明一枪击毙敌班长,但自己也被流弹打中腰部。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他让战士拿来杀猪刀,强忍剧痛让卫生员做手术,最终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展现出顽强的意志。 此后,他历任红四方面军第3师7团班长、8团连政治指导员等职。1934年夏,红16师被敌军包围在龙门山,汪克明指挥8连突出重围,虽仅剩二三十人,但他带领这些战士挺进华林山,途中收留失散战士,保持了连的建制。 到达华林山后,汪克明建立了根据地,带领游击第3大队打土豪,革命斗争开展得轰轰烈烈,粉碎了敌人多次“清剿”。曾有土豪错把一担银圆送到他的部队,他借此找到附近游击队,两支部队合并后发展到200多人。他还通过商人在南昌购买国民党军服和手枪,化装成国民党军打土豪,筹集了不少经费。 1936年夏,第3大队编入红16师保卫营,汪克明调任平修铜独立营营长。年底,红16师遭敌伏击,损失惨重,汪克明营仅剩100余人,他又将余部带回华林山继续战斗。直到国共合作消息传来,他起初不信,后经红军代表带着省委文件和傅秋涛亲笔信证实,才带领部队离开华林山。汪克明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中的抗日英烈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方八省游击红军改编为新四军,汪克明所在部队接受改编。此前他担任湘鄂赣抗日游击支队第二大队政委,改编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第一营政治教导员。 1940年,汪克明率部在安徽芜湖,多次粉碎侵略者的“扫荡”,给予敌人沉重打击。因表现优秀,同年11月,他晋升为老一团政治处主任。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汪克明随左路纵队突围,在榔桥河地带苦战3天。发现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傅秋涛未突围后,他又指挥第一团杀入重围,集中火力掩护其突围。突出重围后,他负责将200多名不同建制的官兵集中起来,在山里打了40多天游击,后辗转到达苏北新四军军部。 此后,汪克明担任新四军第一师第三旅第七团政委等职,活跃在苏中一带,与日本侵略者及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坚决斗争。1943年,他被调到延安学习,毕业后留在延安,作为华中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党的“七大”。 解放战争时期:为解放事业转战南北 抗日战争胜利后,汪克明担任晋察冀野战军冀晋纵队留守处主任、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等职务。他率部参加了清风店战役、新保安战役、太原战役、平津战役等,见证了华北的解放。华北解放后,他又西进参加解放西北的作战,为全国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抗美援朝与军队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汪克明担任第十九兵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1951年,他入朝作战,担任19兵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干部部副部长,参与了第五次战役以及1951年阵地防御战与1953年夏季反击战等,表现突出,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回国后,汪克明任北京军区军事检察院检察长,继续为军队建设和法治建设贡献力量。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还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他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4年1月17日,汪克明因病逝世,终年88岁。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用行动诠释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其功绩和精神将永载史册。 |